#返乡途中的感怀# 华佗墓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初二、六因公,初三下雪以外,从初一开始,我每天都对此前想去,又没有时间去的,身边那些常常听说的古迹、景点一一前往打卡。这些古迹中有的是第一次去,有的是回头再看,总体感觉,无论是去过的还是没去的,都在提升,都在越来越好,唯有华佗墓两次去都依然是那么破烂不堪,用荒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华佗墓,全国共有三座,一座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郊,一座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内。第三座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据专家考证,这座墓才是华佗真正的墓冢。
蛇年正月初五下午,我们离开天宝宫后,本来学生提出要去吃饭,我从地图上大概看了一下华佗墓与要去吃饭的地方,基本平行,于是提出先去看华佗墓,得到了他们勉强同意,用了约30分钟车程,就从天宝宫到了位于建安区苏桥镇张月庄村东北角石梁河畔的华佗墓园。
华佗墓园在十几年前,我们曾骑自行车去过一次,那一次给我的感觉就是偌大的墓园破烂不堪,杂草丛生,几个半拉子工程已经废弃,整个墓园除了那一个大大的坟堆供人凭吊外,再无任何可看之处。
不曾想,这一次去,甚至比上一次更加破败、荒芜,半拉子工程还在。原来在华佗墓前面的那一座供奉有华佗、老母等塑像的破旧房子已经拆除,在华佗墓四周矗立的一些捐款芳名碑也被移到了墓园的西北角。此前坟墓上生长的迎春花等郁郁葱葱的灌木也被除掉,华佗墓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土堆,只有乾隆年间树立的那块墓碑牌楼,告诉人们这是地地道道的华佗墓。
如果说没有一点新气象,也言过其实。在华佗墓的正前方,此前那个供奉有雕像的破旧房子位置,新树立起一座华佗站像,可能是为了对塑像保护,塑像外面又加了一个透明塑料玻璃外壳。见惯了那种高高大大台阶上矗立的雕像,再看黄土地上突兀的立起了一尊高约两米,又有塑料玻璃外壳的华佗像显得非常不伦不类。
由于我的手机没电,再加上学生的嘟噜着喊饿了,家属也开始怪我,“跟你出来太累了,带他们来看这个大土堆,白费了20块的油钱不说,连饭都不让吃。”在他们的责怪声中,我拿过学生的手机,拍了2张照片,就带着遗憾匆匆的离开了,
出门时见到门两侧竖立的一块施工牌,才知道原来这里正在重新打造,希望华佗墓能够在我们的手中得到传承和保护,期待施工早点结束,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除前2张照片为华佗墓外,其他的与此无关)
这个春节假期,除了初二、六因公,初三下雪以外,从初一开始,我每天都对此前想去,又没有时间去的,身边那些常常听说的古迹、景点一一前往打卡。这些古迹中有的是第一次去,有的是回头再看,总体感觉,无论是去过的还是没去的,都在提升,都在越来越好,唯有华佗墓两次去都依然是那么破烂不堪,用荒凉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华佗墓,全国共有三座,一座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郊,一座在华山脚下的玉泉院内。第三座位于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据专家考证,这座墓才是华佗真正的墓冢。
蛇年正月初五下午,我们离开天宝宫后,本来学生提出要去吃饭,我从地图上大概看了一下华佗墓与要去吃饭的地方,基本平行,于是提出先去看华佗墓,得到了他们勉强同意,用了约30分钟车程,就从天宝宫到了位于建安区苏桥镇张月庄村东北角石梁河畔的华佗墓园。
华佗墓园在十几年前,我们曾骑自行车去过一次,那一次给我的感觉就是偌大的墓园破烂不堪,杂草丛生,几个半拉子工程已经废弃,整个墓园除了那一个大大的坟堆供人凭吊外,再无任何可看之处。
不曾想,这一次去,甚至比上一次更加破败、荒芜,半拉子工程还在。原来在华佗墓前面的那一座供奉有华佗、老母等塑像的破旧房子已经拆除,在华佗墓四周矗立的一些捐款芳名碑也被移到了墓园的西北角。此前坟墓上生长的迎春花等郁郁葱葱的灌木也被除掉,华佗墓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土堆,只有乾隆年间树立的那块墓碑牌楼,告诉人们这是地地道道的华佗墓。
如果说没有一点新气象,也言过其实。在华佗墓的正前方,此前那个供奉有雕像的破旧房子位置,新树立起一座华佗站像,可能是为了对塑像保护,塑像外面又加了一个透明塑料玻璃外壳。见惯了那种高高大大台阶上矗立的雕像,再看黄土地上突兀的立起了一尊高约两米,又有塑料玻璃外壳的华佗像显得非常不伦不类。
由于我的手机没电,再加上学生的嘟噜着喊饿了,家属也开始怪我,“跟你出来太累了,带他们来看这个大土堆,白费了20块的油钱不说,连饭都不让吃。”在他们的责怪声中,我拿过学生的手机,拍了2张照片,就带着遗憾匆匆的离开了,
出门时见到门两侧竖立的一块施工牌,才知道原来这里正在重新打造,希望华佗墓能够在我们的手中得到传承和保护,期待施工早点结束,能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除前2张照片为华佗墓外,其他的与此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