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老子是个精明通透的人;在当时政治正确的背景之下被迫说了点实话;他也知道自己处境堪忧于是就西行归隐了。因为是隐,所以他后来的人生就没有人了解了。可以肯定的是老子至少是贵族后裔。诸子百家都基本上是这种情况。有人可能不服,说徐由是农民,墨子是手工业者,没错!那是职业,但是并不妨碍他的身份是贵族后裔。滕州车站广场上有个叫花子形象的雕塑说是墨子,取他“摩肩接踵以利天下”之意,实是对先贤不敬。
春秋时期比较尊重贵族,但对职业军人来说却不友好。孔子的父亲叔梁屹在攻打偪阳时卸下车轮率先登城,也没见孔家享受到什么好处。孔子姓姬氏孔。生母说是颜氏,鬼才知晓是不是。但正史说是野合,应该是叔梁屹违反战场纪律所得,野合之地是个坟丘,所有孔子叫丘。春秋那个时代起名不讲究,好养活!排行老二故为仲,曲阜北面为尼山。所以孔子字仲尼。宋儒明知却不深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实在太过誉了。
《春秋》是断烂朝报,《论语》是当年孔门的嘉言录。孔子崇拜周公旦极尽溢美之词,据我研究周公旦应该是个谋权篡位有史记录的第一人,只不过被“周粉”孔子之流洗白了。微子启子是叛国者,也是被洗白的。武王伐纣成功后第二年英年早逝,实是拜瘟役所赐。

孔子的一些教育理念到今天还被人所推重。只不过大家也象对老子那样一样存在误解。比如有教无类,孔子也没那么高的境界,他为自己的吃饭着想,降低了接受教育的门槛。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本来就是个事实陈述不存偏见的,意思就是女人和普通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接受教育的。现在你若说这话,就是骂人。看来自古先贤皆寂寞,唯有理解动雄心哪。(未完待续)
263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