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敦煌的命运竟然掌握在一个道士手中!
1900年,被荒漠掩埋了近千年的敦煌莫高窟重见天日。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偶然发现了藏经洞,他进洞翻查了一遍,却没有找到金银财宝,只有成堆的经卷。也许这些文献可以卖个好价钱,于是他找到敦煌当地的士绅来参观。结果这些士绅说这是神物,不可亵渎,告诫王道士封存好。后来王道士只好报告官府,希望得到一些赏赐。敦煌知县取了不少文献来打点关系,其余的让王道士负责保管。
1903年,英国人斯坦因闻讯赶来,他仅仅给了王道士200两白银,就盗窃了大量宝物,雇了40多头骆驼才运得走。他回忆说,驼队准备出发时,“满天晚霞,就像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正在流淌着鲜血”。这些国宝大部分留在大英博物馆,斯坦因也得到了女王的召见,被授予骑士称号。
他带回的宝藏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日本人都先后到敦煌掠夺。无知的王道士为了金钱,贱价出卖了大量国宝,究竟卖了多少,今天仍是个谜!直到1909年敦煌的价值被国人真正发现时,留下的文献仅残余8000卷。
季羡林说,世界上影响深远的四个文化体系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他哀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
所幸经过王国维、樊锦诗等一代代学者的努力挽救,敦煌的魅力得以焕发生机。敦煌艺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无数中外人士心向往之。
那么我们该如何欣赏自家的宝藏呢?那一座座石窟是什么时候建的?那一尊尊佛像都是谁?那一幅幅壁画画的是什么?传统学者的著作很厚,让人望而生畏。普通人该怎么快速入门欣赏敦煌艺术呢?清华大学的杨琪教授长期从事大众艺术的普及工作,他花了15年时间编写了这本精美的《敦煌艺术通识课》。从敦煌石窟中选取了最著名、做重要的作品进行讲解,通过浅显的文字,把那些晦涩深奥的佛经和有趣的形象,融化在生动的故事中。
这本书能让你轻轻松松走进敦煌艺术的大门,领略中国美学的瑰宝。杨教授说:“如果您读完,增加了一点点艺术自信,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89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