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新读的感悟# 刚读完黑塞的《温泉疗养客》,忽然想说点啥,读这本书纯属一个意外,前日,一个客人高价要买这本书,原价28元,现价98元,溢出好几倍,完全出于好奇,也因为卖掉我也就没有了,赶紧趁还没发货先读吧,加班加点陪着深受坐骨神经痛折磨的老年黑塞去了一趟巴登温泉疗养院,被他那段大病康复后忍不住笑的片段引的捧腹大笑,通常读黑塞文章是很难有这么轻松的时候的,前不久,书友愉飞说读了他的《荒原狼》想死的心都有了,我读了一点章节倒没这样的感觉,但是读《悉达多》《在轮下》《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也是挺沉重的。剩下的《玻璃珠游戏》《德米安》《园圃之乐》《盖特露德》什么时候读呢?估计又得碰到下一个读者买它们才会想起,要读的书实在太多,我已经好多天没有读《论语》了,今年计划读一百遍《论语》也才完成了一半,一年就剩一个多月了。本年度读完100本书的计划也烂尾了,满打满算读了50本,多一点,计划成了假大空,不是没有时间读,手机偷走太多时间了,说起时间,推荐大家都可以读一下关于大人时间被偷走的书,我很喜欢的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毛毛》。虽然读书计划没完成,但是按专家统计我国人均读书不到9本书,咱们是不是也不至于拖后腿,如果把读的字数当成人民币,晚上做个梦,都能笑醒的。
读书也真这么神奇,当你偏向想读哪些书,真就有一种我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感觉,一开始,我读《木心回忆录》木心对世界文学史娓娓道来,他特别推崇陶渊明,于是我就买了一本《陶渊明集注》正当要读时,有位书友买完店里的书,两人相谈甚欢,他让我拍一下英国文学,结果到最后他推荐我读书架上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刚开始我以为就是本描述四季的散文随笔,结果读了之后发现是本自传体,文章中嗜书如命的样子像极了现实在每个书痴啊,掏遍口袋各个角落只为买书我也干过,我和我这位书友一样,看到书店二字或者有关书的书名的书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岛上书店》《偷书贼》《二手书店的情书》《夜莺书店》《青鸟书店》……《四季随笔》才读了一半,又相约读普鲁斯特的《阅读时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此生不知道会不会读完,小小篇幅的《阅读时光》肯定可以,我也就算读过他的书了,可读到半截,又收了一批书回来,一堆易经八卦中医养生神算子算三世刘伯温诸葛亮,连鲁班符都出来了,从中又有一本感兴趣的《人间佛陀释迦牟尼》,又开始读这本,每一本都生怕被卖了就读不了了,我自己都快数不明白,到底有几本书读到半截,扔一旁,就跟郭德纲说书一样,留个大结局未完待续,到处挖坑不填,我也是有开始没结尾的读,接下来要开始填坑,读完剩下的,读完佛陀,我猛然明白为什么看到这本书想读,那是因为黑塞太热爱神秘而又伟大的东方哲学,比如佛陀的名字叫悉达多,而黑塞就写过《悉达多》,月初我还真又读了一遍《悉达多》,而我喜欢黑塞,是因为我也在读老子和孔子,他喜欢老庄文学,穿越时空,好像找到了兴趣相投的朋友。再说我那书友推荐我读的《四季随笔》作者竟然是被称为英国的“陶渊明”,而我正准备读《陶渊明》,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巧合呢?我那书友绝对算得上是个书痴,是不是所有爱书的人都有个怪癖,但凡喜欢某个作家,就非得收齐这个作家平生所有的作品才肯作罢,他也是,我也是,但是也许这所有作品当中你一生可能只读过最开始的那一本,当初我读米兰.昆德拉的《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彻底爱上昆德拉,之后疯狂收集所有作品,除了《玩笑》读了一部分,从此束之高阁,我也不敢保证余生还会不会读;南怀瑾先生的一大整套10册的,我也只开了个头,读完整本《论语别裁》,特别佩服丽玲竟然全部读完了,包括金刚经部分;木心的所有作品,毛边纪念版,完全未拆封,最早仅读过十多年前在北京工作老同事离别赠予的《素履之往》,此后也就是现在读了一半的《木心回忆录》;读了一本书收齐一整套的还有马尔克斯的,还算好的,读了《百年孤独》还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活着就是为了讲述》;读的最多可能是自称二流作家毛姆的,第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此书认识他的吧,我还是蛮喜欢这个二流作家的,我那书友说我店里有一本终于看着他没那么尖酸刻薄的肖像封面,他就买了,长相没注意,他的书可也真够辣讽的,《面纱》《人性的枷锁》《刀锋》无一不例外;当然加缪的也读了不少,
《鼠疫》《局外人》《快乐的死》《第一个人》,《西西弗的神话》没读下去,特别喜欢加缪的一张照片,都分不清楚到底是喜欢那张照片后读的他的书还是而后就喜欢他的作品;如果把马克•李维的也算上,马克•李维读的最多,马克•李维是写《偷影子的人》的作者,差点忘了我的简•奥斯汀,怎么能把她给忘了呢,论起来,她的作品不多,但我几乎全部读完了,《傲慢与偏见》读了不下五遍吧,《爱玛》《理智与情感》等等。
我特别爱收藏喜欢的作家所有的作品,无论好坏,哪怕不读看着这样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摆放着也过瘾哪!
读书也真这么神奇,当你偏向想读哪些书,真就有一种我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感觉,一开始,我读《木心回忆录》木心对世界文学史娓娓道来,他特别推崇陶渊明,于是我就买了一本《陶渊明集注》正当要读时,有位书友买完店里的书,两人相谈甚欢,他让我拍一下英国文学,结果到最后他推荐我读书架上乔治.吉辛的《四季随笔》,刚开始我以为就是本描述四季的散文随笔,结果读了之后发现是本自传体,文章中嗜书如命的样子像极了现实在每个书痴啊,掏遍口袋各个角落只为买书我也干过,我和我这位书友一样,看到书店二字或者有关书的书名的书自然也是不会放过的《岛上书店》《偷书贼》《二手书店的情书》《夜莺书店》《青鸟书店》……《四季随笔》才读了一半,又相约读普鲁斯特的《阅读时光》,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此生不知道会不会读完,小小篇幅的《阅读时光》肯定可以,我也就算读过他的书了,可读到半截,又收了一批书回来,一堆易经八卦中医养生神算子算三世刘伯温诸葛亮,连鲁班符都出来了,从中又有一本感兴趣的《人间佛陀释迦牟尼》,又开始读这本,每一本都生怕被卖了就读不了了,我自己都快数不明白,到底有几本书读到半截,扔一旁,就跟郭德纲说书一样,留个大结局未完待续,到处挖坑不填,我也是有开始没结尾的读,接下来要开始填坑,读完剩下的,读完佛陀,我猛然明白为什么看到这本书想读,那是因为黑塞太热爱神秘而又伟大的东方哲学,比如佛陀的名字叫悉达多,而黑塞就写过《悉达多》,月初我还真又读了一遍《悉达多》,而我喜欢黑塞,是因为我也在读老子和孔子,他喜欢老庄文学,穿越时空,好像找到了兴趣相投的朋友。再说我那书友推荐我读的《四季随笔》作者竟然是被称为英国的“陶渊明”,而我正准备读《陶渊明》,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巧合呢?我那书友绝对算得上是个书痴,是不是所有爱书的人都有个怪癖,但凡喜欢某个作家,就非得收齐这个作家平生所有的作品才肯作罢,他也是,我也是,但是也许这所有作品当中你一生可能只读过最开始的那一本,当初我读米兰.昆德拉的《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彻底爱上昆德拉,之后疯狂收集所有作品,除了《玩笑》读了一部分,从此束之高阁,我也不敢保证余生还会不会读;南怀瑾先生的一大整套10册的,我也只开了个头,读完整本《论语别裁》,特别佩服丽玲竟然全部读完了,包括金刚经部分;木心的所有作品,毛边纪念版,完全未拆封,最早仅读过十多年前在北京工作老同事离别赠予的《素履之往》,此后也就是现在读了一半的《木心回忆录》;读了一本书收齐一整套的还有马尔克斯的,还算好的,读了《百年孤独》还读了《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活着就是为了讲述》;读的最多可能是自称二流作家毛姆的,第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此书认识他的吧,我还是蛮喜欢这个二流作家的,我那书友说我店里有一本终于看着他没那么尖酸刻薄的肖像封面,他就买了,长相没注意,他的书可也真够辣讽的,《面纱》《人性的枷锁》《刀锋》无一不例外;当然加缪的也读了不少,
《鼠疫》《局外人》《快乐的死》《第一个人》,《西西弗的神话》没读下去,特别喜欢加缪的一张照片,都分不清楚到底是喜欢那张照片后读的他的书还是而后就喜欢他的作品;如果把马克•李维的也算上,马克•李维读的最多,马克•李维是写《偷影子的人》的作者,差点忘了我的简•奥斯汀,怎么能把她给忘了呢,论起来,她的作品不多,但我几乎全部读完了,《傲慢与偏见》读了不下五遍吧,《爱玛》《理智与情感》等等。
我特别爱收藏喜欢的作家所有的作品,无论好坏,哪怕不读看着这样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摆放着也过瘾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