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
台湾桂冠图书公司王牌产品,这一系列先后出版过200多种世界文学名著。

· 桂冠的世界文学名著系列是桂冠出版社的王牌,但是22年桂冠社长坠崖,出版社清算,后继无人,这套王牌系列的书后续不再会出了。· · 内地极少见到这个系列,在港台地区口碑很好,特别是翻译译者的认可度极高。

【🔍搜索“桂冠”二字,即可查看新书广场在售全部桂冠世界文学系列作品哦~】

超值礼包:
限量布面精装刷金本 · 台湾桂冠版 · 佛斯特 著;陈苍多、张平男 翻译、蔡振兴 导读《印度之旅(即《印度之行》)》(一版一印;繁体竖排左翻页;近三十年老书,刷金不完美,谨慎下单哦)自然旧 + 余秋雨钤印+限量精装毛边本·余秋雨《门孔》(精装 一版一印)

▼作者
——————————————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1),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他曾十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有五部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他不但被公认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同时又是拥有读者群的作家之一。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和批评家,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后被母校聘为荣誉研究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莫瑞斯》(创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两部短篇小说集《天国公共马车》(1911)和《永恒的瞬间》(1928),后合为《福斯特短篇小说集》(1947);以及广受好评的小说评论专著《小说面面观》(1927,原为在剑桥大学的系列演讲)。

福斯特作为小说家的力量主要体现在他将各种典型性格人格化的高超能力、他对于人性中卑鄙与高贵间激烈斗争的出色描绘、他所塑造的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圆形人物”以及极具个人色彩的明晰风格。作为著名人道主义者的福斯特在作品中高举“理解”与“同情”的大旗,强调精神与物质之间、人与人乃至不同的民族之间“只有连接起来”,人类才有希望。

福斯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饱含幽默和反讽,既有精巧严整的情节,又极富象征乃至哲理意味,将艺术性与可读性完美地融为一体。

▼内容简介
——————————————
本书论及的是殖民情境小说。全书分为三部分:“寺院”(西方的教 会)、“洞穴”、“庙宇”。佛氏宣称这三者代表印度一年的三季:冷季、热季、湿季,批评家认为这正是黑格尔的正反合的篇章结构。

“寺院”代表正命题,提出东/西、英/印之间协商及沟通之可能性。但实际上英国人从未有想搞懂印度的风俗民情。因进入“洞穴”后而产生的恐惧随之而来,于是各种问题衝不断发生。而在从中找到一种和谐稳定因子,建立彼此的人际关係。最后到达“庙宇”的嘉年华,让人认识印度的神圣不可侵犯,隐含著印度必须独立,以健全印度自身的“印度性”,由此才能与不协调的“英国性”区分起来,惟有如此英印之间在各自独立,打开心扉才能彼此认识,再做朋友。

这是一部诠释人性通衢的史诗。佛斯特藉著英、印人民之间的交往、衝突、误解和离散,透过山洞回音的暗喻,本书企图在政治与统治之外,说明人类情感与理智沟通的可能。
4万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2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