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所在城市的书店# 我所在城市的书店
——逛书店的回忆
我居住的城市是一个省会城市,书店当然不会少。而我要写的书店,只限于我逛过的书店,记忆深刻的书店。说到逛书店,早已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了。——保守来说,我至少已有六年没有正式逛过书店了。
我是二〇〇〇年来到这个城市的,那时我在北一环的十六所上班,每到星期日休息,我就到市中心四牌楼一带的新华书店、省图书城去看书。因为刚上班,收入少,往往是看的多,买的少。我早期的一些藏书便是在这些大书店买的。后来在我不断的走动摸索中,才发现了那些让我至今难忘的小书店,因为在小书店中能够买到更价廉物美的书。
两年后我搬到了南二环江汽厂附近,虽然离市内较远,但每逢周日,我忍不住还要到市内逛书店,不去的话,心里总是痒痒的,坐立不安。我常逛的书店是三孝口的科教书店以及它旁边的几个小书店,其实重点是那几个小书店。书店的名字是天天书店、爱知书店……往北走,省博物馆斜对面还有一个博学阁书店。我每月总有几次在这些书店里流连徘徊,最终拎着大包小包回家。这时老婆孩子也从老家来到城里,因为我逛书店的事,老婆没少和我生气。一来是因为她想逛商场而我却爱逛书店,二来怨我老是买书多花钱。记得有个周日天气阴沉沉的,还下起了小雨,看来不能外出了。但我的心里确实着急得慌,中午饭后,竟然雨过天晴,好像老天眷顾我似的,我不顾老婆的反对和生气,独自一人到市内去了。一路上其实我心里也挺愧疚的,觉得不在家陪老婆孩子,强硬的随着自己的性子出来,确实是不该。但是最终,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天还是买了四本书回去——《欧•亨利小说全集》。
这时,在我住的旁边,开了一家张俊旧书城。每到下班,我就步行去看书买书,不过几分钟的路程。由于张老板收书越来越多,二环路这个店面眼看难以容纳,于是张老板搬到了丹霞路大学城一个更大的场所。虽然离我的住处远了许多,我还是去了好几趟,买了好多书。直到我搬到离市内更远了,才没有去。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市内那几个小书店。某一个周日我去逛书店,才发现不知因为什么原因,那几个小书店同时搬迁了。只记得爱知书店搬到了金寨路和庐江路交口,博学阁书店搬到长江饭店附近。按图索骥,爱知书店我又去了几次,刚开始,书店面积挺大,过段时间,或许是因为不景气,让了一半面积给一家早点铺。每次去,即是没有我特别喜欢的书,我也总是买上几本。因为这家书店的老板非常规矩,也是一个爱书的文化人,好像是姓崔。书店里新书是新书,旧书是旧书,价格分明,即使旧书很新,也是标的旧书的价。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丛书、贵州人民出版社的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的一些,我都是从爱知书店买的。
后来因为我坐车不方便,便很少来爱知书店了。我一般坐车是直到三孝口,而爱知书店要往南往回走,而且较远。这时我主要是到长江饭店边上的博学阁书店。这家书店的书价更为便宜,有十元一本的,有半价的,而且都是正版书。大家都称老板为老赵,他不在时,他的老婆在店里照看,买的多还能再打折。我说我有六年不逛书店之前的两三年,几乎每月都要到博学阁去两三趟,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归,所以我对博学阁书店的印象最深。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因有事和姐夫到市内,从长江路南侧桐城路向四牌楼方向走,蓦地看到了博学阁书店,原来它从原址搬到了这儿。虽然是行色匆匆,我还是进店浏览了一会,和老赵打个招呼,然后恋恋不舍的去了。
另外,步行街上原来也有几家小书店,稻香楼对面有一家育才书店,五里墩,龙河路附近,南七附近也有几家小书店,都是我以前常常光顾的,只是没有市内的那几家频繁而已。如今,却都已经成为陈年往事了。
听说,非常有名的连锁书店钟书阁前段时间也已经落户本城,而我因为没有那份追逐繁华的心,始终没有去逛。——我好像一直没说我所在城市的名字,它是安徽合肥。
3万人阅读
1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6 115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6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