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读与藏# 读书与藏书
清代学者‌洪亮吉将藏书家分为五种:‌考订家、‌校雠家、‌收藏家、‌赏鉴家和‌掠贩家。‌这一分类标准在清代藏书界具有重要影响。‌
考订家‌被认为是藏书家中的头等,强调对古籍的考证和订正。
‌校雠家‌则专注于古籍的校勘和编辑工作,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收藏家‌侧重于收集和保存珍贵的文献资料。
‌赏鉴家‌则注重对古籍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鉴赏。
‌掠贩家‌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藏书家,主要通过买卖古籍来获取利润。
不厌其烦,大篇幅引用了洪亮吉这段广为人知的论述,想弄懂读书和藏书的关系。藏书本不应有高下之分,可是藏书的意义在那里呢?如果连大藏书家黄丕烈都不能算太高明的藏书家,那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说了。
自从孔网开始卖书以来,觉得自已买书太功利化了,渐渐忘记了藏书是用来读的,每次选书先网上查一下,价格高的才买,导致胡乱买进,自已本不十分爱好医学,但看医书价高,见了也乱买。同时又胡乱卖出,自已喜欢文史,如毛泽东批注精装本全套《资治通鉴》,看到网上价格颇高,也随手就卖掉了。忘记了自已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迷失了本心。也许藏书是有一种得到的快乐,读书是为了那种沉迷书中的愉快心情。
今后还应回归到读书的状态,进而发展到有所领悟,有所研究,专注一些领域,考订校读一下,也许才能有点收获。
6856人阅读
5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53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4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