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买书和藏书的把握标准很单纯和唯一,那就是它于我的可读价值,也就是我认为有用的、我喜欢的就买、就留存,否则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捐给单位图书室或卖了废品。捐给单位倒也算书有所归、物有所值,但每次淘汰的书籍报刊把往往返返、一次次搬运的收购工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于我也得不到一两本书的价钱,不觉叹曰:真是买时是珠玉,卖时是粪土啊。
记忆深刻卖出的是多年订阅的《演讲与口才》、《读者》、《特别关注》、《特别文摘》、《领导科学》、《南风窗》、《求是》、《新华文摘》等类杂志,图书因为品名太多基本不记得了,好像有一些是很早以前从文玩市场、旧书摊、旧书店淘来的毛选、语录等老旧书籍,因为品相不够自己标准,也就一同处理掉了。现在一查孔网,知道这些都是有着相当价值的,要早点知道孔网,也不至于让如此多的仍有很大价值的书刊明珠暗投啊。
今年偶然知道并注册了孔网,觉得好玩,也把自己的书籍放了一些上去。但对其价格的把握上,仍旧还是以自己喜好为标准,因为在售价的标注上不得其法,结果把很多好书卖了白菜价,比如近全新的放大本张芝冠军等五贴,标了个40,很快就被人买走了。后来慢慢学会了网内价格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该书大部分成交价都在300元左右,最低的也近200元的价格成交。问题是下单的朋友当时还给提了一大堆要求。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这就如同古玩市场交易,买卖拼的是各自眼力和认知。
现在,不论买书还是卖书,慢慢的也开始考虑并注重它的市场价值,而不仅仅是于我的可读价值。如果早有此意识,我想自己的藏书应该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档次提升,不仅于己可读有用,而且不论放到哪里,都会被市场和广大书友们高度认可的。我觉得这也是我接触孔网的裨益吧。
记忆深刻卖出的是多年订阅的《演讲与口才》、《读者》、《特别关注》、《特别文摘》、《领导科学》、《南风窗》、《求是》、《新华文摘》等类杂志,图书因为品名太多基本不记得了,好像有一些是很早以前从文玩市场、旧书摊、旧书店淘来的毛选、语录等老旧书籍,因为品相不够自己标准,也就一同处理掉了。现在一查孔网,知道这些都是有着相当价值的,要早点知道孔网,也不至于让如此多的仍有很大价值的书刊明珠暗投啊。
今年偶然知道并注册了孔网,觉得好玩,也把自己的书籍放了一些上去。但对其价格的把握上,仍旧还是以自己喜好为标准,因为在售价的标注上不得其法,结果把很多好书卖了白菜价,比如近全新的放大本张芝冠军等五贴,标了个40,很快就被人买走了。后来慢慢学会了网内价格查询,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该书大部分成交价都在300元左右,最低的也近200元的价格成交。问题是下单的朋友当时还给提了一大堆要求。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这就如同古玩市场交易,买卖拼的是各自眼力和认知。
现在,不论买书还是卖书,慢慢的也开始考虑并注重它的市场价值,而不仅仅是于我的可读价值。如果早有此意识,我想自己的藏书应该还会有一定程度的档次提升,不仅于己可读有用,而且不论放到哪里,都会被市场和广大书友们高度认可的。我觉得这也是我接触孔网的裨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