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夏日絮语# 话说插队
公司食堂不大,只有两个打菜窗口,但吃饭的人却很多,每天饭点时都排着长长的队伍。现场无人维持秩序,人多杂乱,所以插队的事时有发生。
插队,北京话叫夹塞儿,无论是从社会道德,个人素质,还是公司形象来说,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应该大力遏止的。 我长期混迹在众多循规蹈矩的队列里,对于插队的情况见多不怪,和大多数人一样,始于愤怒,既之无奈,终于麻木。不过对于这些插队者,经过我长期的观察和分析,倒是总结出了这样几种类型:
一是“直奔主题”型。这种人进了食堂,不管队伍长短,旁若无人,径直走到打菜窗口,看哪边菜适合自己口味,便和哪边前头第一人并列,接着递出饭盒,打好直接拿走,一副“白发三千丈,脸皮一堵墙”,“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是牛二我怕谁”的傲然姿态。这种人是可恨之人。
二是“遮遮掩掩”型。这种人进了食堂,也是不管队伍长短,蹭到队伍中某个熟人处,顺势插进队里,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这种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心智摇摆,如同身处一潭污水边缘,摇摇欲坠,如果有人拉他一把,他就是清白的,否则他就会被玷污。这种人是可怜之人。
三是“最终堕落”型。这种人是排队的,还暗暗发誓绝不插队,但见到别人插队,心里不免着急,蠢蠢欲动,最终在前面还有三四人时,把持不住,挤到前头抢了先。这种人犹如古时候的寡妇,矢志不嫁,即将修成正果时,却为外界所扰,方寸错乱失了身。这种人是既可怜又可恨之人。
据说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今年便要停止出版了,原因是中国人的文明已经进步了。当年他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无情的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很能给人以警醒的。但如今看来,劣根难除,我忍不住也想对夹塞儿的说一句:丑陋的中国人!
2212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38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5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