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版资治通鉴》当然算不上是各类资治通鉴解读书中解读的最好的,但在古今融合、通俗晓畅、明白易懂上做的绝对足够好。
试举一例,比如《战国策》,比如标题党,这两个相隔几千年的名词,被熊大那么一讲,才发现,还真是这个理儿。
不管过了多少年,注意力稀缺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吸引君主的注意力,还是读者的,古今同理。
所以我们会看到,《战国策》里那些说客们动辄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鲁仲连对辛垣衍表示:“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比如颜斶对齐宣王士比王高贵。
齐宣王见颜斶,曰:“前!”亦曰:“王前!”并表示:“士贵耳,王者不贵。”
再比如王斗对着齐宣王一上来就表示对方是乱君,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还比如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我们也可以看到,上面这些位辩士,一上来就用这些惊人之语最大限度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然后再长篇大论,陈述自己的观点,后面也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就是自家的观点基本都得到了对方认可,说服结果基本都以成功收尾。
也会看到,网上一些标题党的文章为了吸引流量,欺骗读者点进去,在起标题这件事上是如何无所不用其极的了。
说客们要说服君主,标题党要挣流量,于是对客户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忽悠,几千年过去了,一直没有变过。
285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