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群书荟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淘孔网之书,捡疏忽之漏。
孔网淘书捡漏一万本必备书目:(71-75)
71.《十四经发挥》
元·滑寿著。3卷。刊于1341年。本书是研究经脉专书。卷上手足阳明流注篇,论述各经脉循行的规律。卷中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滑氏根据《金兰循经》等书有关十四经资料,详加训释,并有所发挥,还补入各经所属经穴。卷下奇经八脉篇,论述奇经八脉循行问题。
72.《十竹斋笺谱》
明·胡正言编印。共4卷。崇祯十七年(1644年)刻成,并有李于坚(介止)的《笺谱小引》和李克恭(虚舟)的《十竹斋笺谱叙》。笺谱之内容包括:卷1分7类,共62幅;卷2分9类,共77幅;卷3分9类,共72幅;卷4分8类,共68幅。其特点为用拱花法印制而成。1934年,鲁迅和郑振铎根据通县王孝慈之藏本,对此笺略加整理并交荣宝斋翻版。后编入《中国版画史图录》。
73.《十种唐诗选》
总集。清·王士禛编选。20卷。有康熙、乾隆间刻本。《四库全书》据山东巡抚采进本收入。编者取唐人选编的8种诗歌总集及宋姚铉《唐文粹》所载诗,加以精简删汰,编成17卷。计《河岳英灵集》1卷,《中兴间气集》1卷,《国秀集》1卷,《箧中集》1卷,《搜玉集》1卷,《御览集》1卷,《极元集》1卷,《又元集》1卷,《才调集》3卷,《唐文粹》6卷,并附王士禛自己选编的《唐贤三昧集》3卷,共为10种20卷。其弃取以王氏主张的“神韵说”为标准。《四库全书》馆臣认为其中《才调集》、《唐文粹》删汰未清,门经丛杂。王氏自选的《唐贤三昧集》,弃取较为精审。
74.《十一家注孙子》
春秋·孙武著。曹操等注。有南宋刻本。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上海图书馆南宋刻本藏书为底本,进行整理标点,由郭化若作“代序”并翻译《孙子》本文,排印发行。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中华书局本修订,改写代序,增加注释,修改序文,附录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重新排印出版。孙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此书是他的军事思想著作《孙子》的注释本,凡三卷。南宋宁宗时汇集自曹操以来十一家对《孙子》的注释而成。所谓十一家即:曹操、李筌、杜佑、王皙、杜牧、张预、贾林、梅尧臣、陈魄、孟氏、何氏等。其中,注中引及杜佑为《通典》之说,杜佑本不注《孙子》,所以宋代又有《十家会注》本。诸家注释繁简不一,特色各异,其中以曹操注释突出。备注除对原文进行诠释外,还结合著名战例对交战双方得失进行评论,并引述历代著名军事家如尉缭、崔浩、李世民的言论,保留了一些军事思想资料。
75.《十一朝东华录》
清·王先谦撰。625卷。其中《东华录》195卷,《续东华录》430卷。共记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11朝10帝之史事。所据资料大部分来自诸帝本纪、实录、谕旨、圣 训及方略、会典、御制诗文等。其中前五帝六朝多据蒋良琪《东华录》增补,咸丰朝多据潘福颐《咸丰东华录》增补。此书资料丰富,叙事详备,与《清实录》相比亦有增益。原书陆续刊出,并无全刊本。光绪十三年(1887)广百宋斋本594卷,缺同治朝。存古斋本525卷,缺咸丰朝100卷,前6朝和乾隆以下各朝《东华录》均有单行本传世。
266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