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藏书归何处# 死后藏书归于何处?这个爱书的,读书的,甚而是藏书的,都说了不算。你即便以遗嘱的方式写下来让子孙遵照执行,子孙都未必听话,那时你总不能从坟墓里跳出来或者是托个梦给他吧。你活着,你说的话他都未必听,说什么代沟及三观不同;你若死了,他更不会鸟你!所谓“人死不顾尸”,真到那时你连自己的肉身都顾不上了,又哪还有心思去顾这些藏书呢?此生与书结缘,君在缘生,君灭缘尽,如此而已。
以我的家族为例:我老二爷爷生前是苏大毕业,曲阜师范大学从教,抗战时期投笔从戎,任沛县县长,后收拢沂口会战败退下来的川军而成了抗日的一代名将,42年起义后将部队交接给共产党后随即解甲归田耕读乡里。他老人家一生嗜书,死后处理遗物时仅书就有四五大箱,真真让人眼馋不已啊!!!儿子辈忙着分家产没有爱书的,孙子辈中倒有。我二爷爷家的二叔说“我替我爸作主了,这些书归我了,其他的随便,不要都行!”主持分家产的老私塾说“那些书没人要!都给你了,其他的你当不了家。”他老人家的书总算有了一个好点的归宿。要知道这些民国以来的书品相绝佳,都跟新的一样!可能也只有他老人家一个人看过,我喜欢书,想找他借借也是别想!他总是推说是借人家的,借后即还了。他家我经常去,也没见哪有放书的箱子之类,就信以为真了,等他死后啥都出来了。在处理个人的笔记,信件类物品时大家都犯了难,因为大家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隐私还是抗战记录,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我顺手抄看了两眼,绝绝对对的抗战记录!但旋即被我二姑奶奶喝止“死人的东西你怎么能看?!”分家产当时都乱营了,我也没反驳她,只是从内心鄙视她:受过高等教育就这水平?!捐给国家档案馆的建议不被采纳,最后在我二姑奶奶的强烈要求下被付之一炬!我老二爷爷生前我问过他这个问题,他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天赋义务,是个中国人都应抵抗外族的侵略!我也是中国人,抗日是责我旁贷。抗日中牺牲的那些军人都是华夏赤子,我们劫后余生就比他们幸运,至少我们看到了抗战胜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功成身退最好,返朴归真。争名夺利于我不为。生活要删繁就简轻装上阵,没有必要都盯着历史,历史要留给感兴趣的人去研究,也没有必要把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千年之后关于抗日战争,中国的史书上也许只有一句:……这期间发生了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取得了胜利。人若死生有知,有此一句足慰平生足以让我含笑九泉了。”信然!
我爷爷是文盲,嫡亲大爷爷却是燕京大学毕业,少亡。处理遗物时,据我爷爷说,光书就替他烧了两天!可惜了!往下再数到我的父辈,虽都上过学但大多都是年纪轻轻十几岁就提笼架鸟的货色,重视教育的也只有我父母。我叔伯兄弟姐妹二十多人,也只出我一个985.其他的都初小毕业甚至是肄业。我儿子对我说,将来我的这些书处理起来是个大麻烦,现在谁还读纸质书啊?!我说,纸质的教材不可能一下就淘汱掉,纸质书还会存续一段时间。真到那时候,随便你吧!不过我的建议是最好能留下来,你不需要并不等于你儿子也不需要。你优秀并不能保证让你的子孙个个都优秀。传承优秀首先要传承重视教育的理念,载体并不见得至关重要,那时他们会想办法去保持优秀。现阶段我认为:优秀的人普遍都有一个保持优秀的习惯,而读书就是其一。厚积薄发,含英咀华,写个书给你,那是我的事。尤其是技术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不在少数,而我又是精通十几个专业的行家里手,专利类的我都不申请什么专利,再要是不传给你们那就白瞎了!私心自用,别跟我谈境界,我还没傻到让人不劳而获的份上,佛家讲修果,我选罗汉果,先自渡再渡他。不象菩萨果,度人的同时也在度已。现在的芸芸众生不信因果,如果他们都达到罗汉果,我自然是菩萨果,他们是菩萨果,我是佛果都没事。欲海横流,名缰利索恰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心随精英口随大众,在这个年月倒是无可奈何的事。
以我的家族为例:我老二爷爷生前是苏大毕业,曲阜师范大学从教,抗战时期投笔从戎,任沛县县长,后收拢沂口会战败退下来的川军而成了抗日的一代名将,42年起义后将部队交接给共产党后随即解甲归田耕读乡里。他老人家一生嗜书,死后处理遗物时仅书就有四五大箱,真真让人眼馋不已啊!!!儿子辈忙着分家产没有爱书的,孙子辈中倒有。我二爷爷家的二叔说“我替我爸作主了,这些书归我了,其他的随便,不要都行!”主持分家产的老私塾说“那些书没人要!都给你了,其他的你当不了家。”他老人家的书总算有了一个好点的归宿。要知道这些民国以来的书品相绝佳,都跟新的一样!可能也只有他老人家一个人看过,我喜欢书,想找他借借也是别想!他总是推说是借人家的,借后即还了。他家我经常去,也没见哪有放书的箱子之类,就信以为真了,等他死后啥都出来了。在处理个人的笔记,信件类物品时大家都犯了难,因为大家不知道这里面到底是隐私还是抗战记录,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我顺手抄看了两眼,绝绝对对的抗战记录!但旋即被我二姑奶奶喝止“死人的东西你怎么能看?!”分家产当时都乱营了,我也没反驳她,只是从内心鄙视她:受过高等教育就这水平?!捐给国家档案馆的建议不被采纳,最后在我二姑奶奶的强烈要求下被付之一炬!我老二爷爷生前我问过他这个问题,他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天赋义务,是个中国人都应抵抗外族的侵略!我也是中国人,抗日是责我旁贷。抗日中牺牲的那些军人都是华夏赤子,我们劫后余生就比他们幸运,至少我们看到了抗战胜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功成身退最好,返朴归真。争名夺利于我不为。生活要删繁就简轻装上阵,没有必要都盯着历史,历史要留给感兴趣的人去研究,也没有必要把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千年之后关于抗日战争,中国的史书上也许只有一句:……这期间发生了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取得了胜利。人若死生有知,有此一句足慰平生足以让我含笑九泉了。”信然!
我爷爷是文盲,嫡亲大爷爷却是燕京大学毕业,少亡。处理遗物时,据我爷爷说,光书就替他烧了两天!可惜了!往下再数到我的父辈,虽都上过学但大多都是年纪轻轻十几岁就提笼架鸟的货色,重视教育的也只有我父母。我叔伯兄弟姐妹二十多人,也只出我一个985.其他的都初小毕业甚至是肄业。我儿子对我说,将来我的这些书处理起来是个大麻烦,现在谁还读纸质书啊?!我说,纸质的教材不可能一下就淘汱掉,纸质书还会存续一段时间。真到那时候,随便你吧!不过我的建议是最好能留下来,你不需要并不等于你儿子也不需要。你优秀并不能保证让你的子孙个个都优秀。传承优秀首先要传承重视教育的理念,载体并不见得至关重要,那时他们会想办法去保持优秀。现阶段我认为:优秀的人普遍都有一个保持优秀的习惯,而读书就是其一。厚积薄发,含英咀华,写个书给你,那是我的事。尤其是技术类,理论和实践脱节的不在少数,而我又是精通十几个专业的行家里手,专利类的我都不申请什么专利,再要是不传给你们那就白瞎了!私心自用,别跟我谈境界,我还没傻到让人不劳而获的份上,佛家讲修果,我选罗汉果,先自渡再渡他。不象菩萨果,度人的同时也在度已。现在的芸芸众生不信因果,如果他们都达到罗汉果,我自然是菩萨果,他们是菩萨果,我是佛果都没事。欲海横流,名缰利索恰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在,心随精英口随大众,在这个年月倒是无可奈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