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后藏书归何处# 老后藏书归何处
这个话题,对于每一个真正的爱书人、藏书人来说,都会有一番自己的肺腑之言要倾诉。只不过整体的基调难免略显悲凉和无奈。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藏书人,大多并不是十分富有的人。他的每一本藏书都是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或从书店,或从地摊,或从网上买来淘来的。它们当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美好的期待,乃至长久的精神慰籍。
这些书在藏书人的眼里,已不单单只是一本本作为物体的书,而已化成具有人格精神的伴侣。当初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它们都犹如新妇一般,让我们倍加爱怜。时过境迁,也许有的已经色衰爱弛,有的如青春女神赫柏一般青春永驻,有的虽然年华已逝而风韵犹存,有的虽经岁月摧残而更显沧桑之美。不管它们的面容如何变化,我始终没有抛弃它们,坏者修之,烂者粘之,污者净之,变形者压平之,尽量让它们在我面前都保持较为体面的外貌。
囿于居住条件,书房狭小,原本的一排书架渐渐一层一层的客满,对于后来者,我不得不费尽心思,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添置尺寸适当的新书架,好让它们宾至如归。如今,我坐在小书房中,一面临窗,三面环书,窗子是飘窗,在飘窗台面的左侧,我又靠墙安置了一个一米高的四层小书架,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四面环书,坐拥书城。只不过这个城小一点而已。
目前我的书房容量几近于饱和,但购书藏书方兴未艾,所以骤然说到老后藏书归何处这个话题,实在是猝然临之而吃惊。人最宝贵的当然是生命和健康,但除此之外,人总得有点爱好和兴趣,这便牵涉到身外之物。我于身外之物中,最宝贵的便是我的藏书。从小喜爱读书,到长大了渐渐买书,如今人到中年,书虽然没读多少,但却收藏颇丰,即使说不上成千上万,也可谓琳琅满目。每一本书都是我当时的兴趣所在,都是我当时的喜爱所招,都曾经过我双手轻轻的抚摸,爱惜的翻阅。每一本书也都给我无尽的眷恋之情,仿佛我的知己一般。
我想我的一生将与书为伴。随着生命的渐渐老去,将来无论居住何处,我都会带着我心爱的书籍。当然有些书现在正在孔网上出售,希望最后留下自己最喜欢的,永远不会厌倦的一部分。
当我生命活跃的时候,书和我始终是紧紧相连的,和我的心一起跳动的。父母给了我一颗心,书却使我的心跳起来。
当我的生命渐渐被黑暗笼罩,我与书俱散,我与书俱忘,相忘于天地间,何来归处?
这个话题,对于每一个真正的爱书人、藏书人来说,都会有一番自己的肺腑之言要倾诉。只不过整体的基调难免略显悲凉和无奈。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藏书人,大多并不是十分富有的人。他的每一本藏书都是用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或从书店,或从地摊,或从网上买来淘来的。它们当时都带给我们无限的喜悦,美好的期待,乃至长久的精神慰籍。
这些书在藏书人的眼里,已不单单只是一本本作为物体的书,而已化成具有人格精神的伴侣。当初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它们都犹如新妇一般,让我们倍加爱怜。时过境迁,也许有的已经色衰爱弛,有的如青春女神赫柏一般青春永驻,有的虽然年华已逝而风韵犹存,有的虽经岁月摧残而更显沧桑之美。不管它们的面容如何变化,我始终没有抛弃它们,坏者修之,烂者粘之,污者净之,变形者压平之,尽量让它们在我面前都保持较为体面的外貌。
囿于居住条件,书房狭小,原本的一排书架渐渐一层一层的客满,对于后来者,我不得不费尽心思,合理利用每一寸空间,添置尺寸适当的新书架,好让它们宾至如归。如今,我坐在小书房中,一面临窗,三面环书,窗子是飘窗,在飘窗台面的左侧,我又靠墙安置了一个一米高的四层小书架,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四面环书,坐拥书城。只不过这个城小一点而已。
目前我的书房容量几近于饱和,但购书藏书方兴未艾,所以骤然说到老后藏书归何处这个话题,实在是猝然临之而吃惊。人最宝贵的当然是生命和健康,但除此之外,人总得有点爱好和兴趣,这便牵涉到身外之物。我于身外之物中,最宝贵的便是我的藏书。从小喜爱读书,到长大了渐渐买书,如今人到中年,书虽然没读多少,但却收藏颇丰,即使说不上成千上万,也可谓琳琅满目。每一本书都是我当时的兴趣所在,都是我当时的喜爱所招,都曾经过我双手轻轻的抚摸,爱惜的翻阅。每一本书也都给我无尽的眷恋之情,仿佛我的知己一般。
我想我的一生将与书为伴。随着生命的渐渐老去,将来无论居住何处,我都会带着我心爱的书籍。当然有些书现在正在孔网上出售,希望最后留下自己最喜欢的,永远不会厌倦的一部分。
当我生命活跃的时候,书和我始终是紧紧相连的,和我的心一起跳动的。父母给了我一颗心,书却使我的心跳起来。
当我的生命渐渐被黑暗笼罩,我与书俱散,我与书俱忘,相忘于天地间,何来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