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记忆中的年味# 五豆饭里的"爱恨情仇"
腊月初五的第一顿饭,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能外,已形成一种既定的风俗习惯。
五豆饭的具体吃法,因食材条件而略有不同。传统做法是,在前一天晚上,取出五样豆子,如大豆、黄豆、绿豆、豌豆、豇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夜,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淘米煮粥,放进已泡好的五样豆子同煮,就熬成一锅丰盛的"五豆粥"了。吃五豆饭预示着米、豆丰收。还有俗语说:"吃了五豆就糊涂。"意思是,全年辛勤劳动,节俭过日,但到了过年时,要舍得花钱,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年。
据说,五豆饭还和大文豪欧阳修颇有渊源。欧阳修自幼家贫但聪慧好学,曾在顺阳地区的破庙里靠卖诗文为生。一日,他上街卖诗,巧遇李员外女儿抛彩择婿,彩球不偏不倚地砸在了欧阳修的怀里。李小姐不惜与父亲决裂,毅然决然地在破庙里与欧阳修成了亲。
抱得佳人归,欧阳修开始有点飘飘然,不再那么用功了。李小姐看在眼里,对欧阳修进行了一番批评,并与其约定:欧阳修只管勤读诗书,钱财用度由李小姐全权负责。
此后,小两口各司其职,小日子过得倒也滋润。两人每天必有一顿豆饭,即使是欧阳修诗文卖不出去的时候,豆饭也从没间断。日子久了,欧阳修不免生疑,但问过几次,李小姐都是敷衍搪塞。
几年后,京城开科,欧阳修想大展宏图,但恐无盘缠,日夜忧愁,不料,李小姐早就为其准备好盘缠,并在欧阳修的再三追问下道出了实情。原来,李小姐在破庙附近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了些瓜豆贴补家用,不仅小两口改善了伙食,还省出些钱来。
临行前,李小姐又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和豌豆做了一份五豆饭给欧阳修吃,告诫他不要忘记苦日子。
欧阳修进京一举得中,做了大官,逐渐开始贪图享受。腊月初五,李小姐让厨子做了一顿五豆饭,欧阳修一见,甚为光火。李小姐乘机说:"这是我让做的。绿豆绿,做官莫忘破庙里;黄豆黄,做官莫忘写文章;豇豆豇,做官莫忘瓜菜汤;蚕豆蚕,做官莫忘三更寒;豌豆豌,做官位高志莫短!"欧阳修幡然醒悟,从此,他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终成大器。
后来,五豆饭逐渐被民间效仿,相沿成习。目前,腊月初五吃五豆饭的习俗只在陕西、甘肃一带继续沿袭,更多地方认为过年的第一个节令是腊八节。且因五豆饭和腊八粥虽名不同,但做法相近,且时间也相差无几,故而腊八节吃粥的习俗流传得更广些。
763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