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网日志 五月八日
谚语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玩儿几乎所有门类的收藏,尤其是中高端收藏,机遇、风险和挑战始终并存。每一次的购藏,对于玩儿家而言,都是综合考验。表面上靠的是运气和机遇,背后拼的却是实力一一眼力、财力和魄力。
能否遇上和见到好的藏品,是多少凭借几分运气的。遇见之后,自己是否识货,敢不敢“下手",能不能顺利“拿下",则是关键。知识储备不足、眼力不济、财力贫乏,魄力不够,人缘不好,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让我们与好的藏品擦肩而过,空余怅然。
藏品折射人品。而那种自己从不买物件,没有藏品,却又喜欢到处“指点江山",对他人的收藏品头论足,丝毫不负责任的所谓“专家",是尤其讨厌和可笑的。他们往往通过包裝和某种关系,装腔作势,滥竽充数,混迹于江湖,“忽悠"那些未入门的菜鸟"级玩家,弄点儿“鉴定费",或做个“掮客",靠坑蒙拐骗混日子。可他们的“画皮′一旦被揭穿,便会现出“原形"。如某电视台鉴宝专家刘ⅹ之流,"合谋骗人祖传古画,更是臭名远扬。“宁可直中失,不可曲中求。"收藏,首先是做人,要在法理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做生意赚钱,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些为利益不择手段或没有底限的人,是不能做长期的合作伙伴的。也曾以“曾经我眼即我有"的洒脱,来进行自我安慰。但这与真正拥有,将"宝贝"收入箧中的满足,感受迥乎不同。比如说,N年以前的一个周六下午,我在市区北匣口鸟市儿的旧书摊儿上,曾遇到过一套两册的《范文正公全集》,民国廿五年(1936)出版的馆藏书,近乎全品,摊儿主报价才二十元。我因当天兜里无银,只好恳求摊儿主预留。待第二天早上再去,却有人“捷足先登"。此事令我久难释怀,遗憾至今。而我前文中提到过,曾见夏湘平、李立、李健强等诸先生佳作,则是因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或对市场价格把握不准,而错失了机遇。不过,摆摊儿期间收购书画作品,我还有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说起来也蛮有意思的。
谚语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玩儿几乎所有门类的收藏,尤其是中高端收藏,机遇、风险和挑战始终并存。每一次的购藏,对于玩儿家而言,都是综合考验。表面上靠的是运气和机遇,背后拼的却是实力一一眼力、财力和魄力。
能否遇上和见到好的藏品,是多少凭借几分运气的。遇见之后,自己是否识货,敢不敢“下手",能不能顺利“拿下",则是关键。知识储备不足、眼力不济、财力贫乏,魄力不够,人缘不好,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让我们与好的藏品擦肩而过,空余怅然。
藏品折射人品。而那种自己从不买物件,没有藏品,却又喜欢到处“指点江山",对他人的收藏品头论足,丝毫不负责任的所谓“专家",是尤其讨厌和可笑的。他们往往通过包裝和某种关系,装腔作势,滥竽充数,混迹于江湖,“忽悠"那些未入门的菜鸟"级玩家,弄点儿“鉴定费",或做个“掮客",靠坑蒙拐骗混日子。可他们的“画皮′一旦被揭穿,便会现出“原形"。如某电视台鉴宝专家刘ⅹ之流,"合谋骗人祖传古画,更是臭名远扬。“宁可直中失,不可曲中求。"收藏,首先是做人,要在法理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做生意赚钱,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些为利益不择手段或没有底限的人,是不能做长期的合作伙伴的。也曾以“曾经我眼即我有"的洒脱,来进行自我安慰。但这与真正拥有,将"宝贝"收入箧中的满足,感受迥乎不同。比如说,N年以前的一个周六下午,我在市区北匣口鸟市儿的旧书摊儿上,曾遇到过一套两册的《范文正公全集》,民国廿五年(1936)出版的馆藏书,近乎全品,摊儿主报价才二十元。我因当天兜里无银,只好恳求摊儿主预留。待第二天早上再去,却有人“捷足先登"。此事令我久难释怀,遗憾至今。而我前文中提到过,曾见夏湘平、李立、李健强等诸先生佳作,则是因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或对市场价格把握不准,而错失了机遇。不过,摆摊儿期间收购书画作品,我还有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说起来也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