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花事# 龙城花事(四)长腰岛冬瓜屿赏花行 岛上风光篇

四月的双岛本是植被旺季,今年上岛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两座小岛上都有了人烟。初登选择冬瓜屿主要考虑的是上回没能上来一窥,再来就是船临近两岛时就已经发现长腰岛上方光秃秃的一片。尤其是石屋周围的植被基本上已被肃清。同样的,在我们还没登陆小岛时在冬瓜屿的茅屋上就有人远远的看着我们过来。这应该都是养殖户在海岛上临时居住,与去年登临长腰岛时毫无人烟的感觉完全南辕北辙。向着凸起峭抛缆绳固定后我们开始脱去救生衣一个个上冬瓜屿探幽。

原来在茅草屋眺望我们的“岛民”和我们打起了招呼,他会三地方言,如我所料确实是养殖户。不过他们这次不是养殖,而是圈捕海货。主要还是打捞之前养殖的海带和以及近期溯游到这片海域的小海鱼。适逢午饭,他们还邀请我们共餐。小茅屋是最原始的五千年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干阑式小屋,搭配小锅灶就是一顿就地取材的食厨。因为距离陆地仅500海里,他们甚至还有啤酒下饭。总共是两个人,还有一位刚回陆地,下午迟点会回来一起打包行李回去。因为今天刚好是他们在岛上的最后一天,算起来他们已经在冬瓜屿上呆了一月有余。这位和我们交流的老大哥看起来四十多,实际上已有70岁!除了岁月在他脸上划下的类似山川河流的褶皱以及长期风吹日晒留下的黑色印记外,他一身的腱子肉下完全看不出来常年人理解的70高龄。我站在高处往下看,两岛边上海域插满了长竹竿,我脚下看到的也是来时看到的长竹竿区域就是他们围剿海货的区域。原本以为阴天不出太阳,甚至会下雨,我穿着的雨衣反倒因为不透气令我出了一身的汗,而此时正日上当头,阳光洒在竹竿区域内随着海浪波纹闪耀,别有一番风情。我们谢绝了“岛主”的午饭邀请。大家先把自备的干粮一块解决了先。同行中户外达人拿出了小型汽锅和新鲜的牛肉,加上点醋大快朵颐起来。另一波人因为一上岛就去赶海,也带来了不少海滩礁石边的海货,一块入锅煮海鲜汤。

冬瓜屿上看到的植物大体与去年在对面长腰岛上的相差无几。所以更多的乐趣反而变成了赶海。同行友人们一直以抓藤壶为乐趣。这玩意在大海里常寄居于海豚、鲸鱼、海龟等大型动物上,给他们造成不少伤害,但它本身又是天然的美食。除了辣螺外,到暗礁上遍布到让密集恐惧症患者发作的地步。我和白老师一组,专门为了学习植物。我好奇于金银花的未开,去年五月到长腰岛上已经遍布金银花。还有野生的薤白,这是真美味。只可惜时间关系加上冬瓜屿的绕道不便,我们不好寻路。准备早点到长腰岛上去。

长腰岛的风光和去年五月是没办法比的,也因此我们今年匆匆绕道一圈就回程了。上岛还是和去年一样,石屋下峭上挂绳而不走后面的码头。但我们完成了去年剩下的码头边上1/6的未完成路段,达成了全岛行。去年因为草木丛生,人要没于草中,完全野路子所以比较艰难。今年则是轻车熟路。而且同样的路这次没有了阻碍。因为有一青年上岛养殖把石屋周边料理了一番,屋后一大圈用火烧出了平底还圈养了鸡鸭鹅。这位小兄弟据说是墨城人,就是鳌江口的那个海边小乡,与龙港隔海相望。我们站在长腰岛上刚好处在两者之间。过去日本人抗战时的海军陆战队登陆鳌江口就是墨城和江口两处。今天阴晴不定,但我还能在长腰岛上看到墨城和临近墨城的坊间著名的“单身女子公寓”楼盘。

长腰岛的腰肌是一条大平路,去年我们用无人机已经看到了整座岛类似琵琶身的腰身,从码头山路上来可直接登顶。这次我们直接登顶走这条平路然后去往岛尾端灯塔方向。这条路也就是“青年岛主”烧出平路的一段。他没清理出全路。这次他和我们一起把这段路走了一遍。沿路走下去芦苇渐进式长高,最后人要么砍出路要么两手高举前进,还要注意脚下两边不要踩空。这段路白老师曾经找到一株稀有的兰花,今年是原址不可探了。到达目的地灯塔后第一次来的同行人员爬上了塔的最上方看风景。而我和白老师以及三位户外达人一起完成去年剩下的1/6路段。我们在长腰岛的海角分成三拨人。一波回到码头,一波在灯塔下方寻海货。另一波拍风景。

去年剩下没走完的1/6主要是峭壁,需要攀爬跳跃。好在有户外达人带队,我和白老师一起边寻着他们的路径绕岛行,边看植物。我在这片区域又看到了滨海珍珠菜、普陀狗娃花、滨海刀豆等滨海特有植物。而其他多肉爱好者也在灯塔下方周边再次看到了晚红瓦松、圆叶景天。只是很奇怪四月初却比不了去年五月中生长的好。我们缘岛行时还在一小片沙滩上救了一只小海龟,它搁浅了,不知道为什么翻了身。这也算是此次行程一个小插曲。最终大部队在码头汇合,因为我们是完成1/6未完成的路线,所以最快到达。我就和白老师求教并温习了这一路的功课。我发现岛上最多的小花还是韩信草和酢浆草。这个时候刚好是他们怒放的好时节。

呼唤船老大来接我们时我看到对岛的两位朋友也下了坡,来接他们的小船已经靠了岸。这是一艘无动力小船,他们竟然是划行回去的!回去后我们在山里完成了下午聚餐,顺带给白老师过初寿。
1458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