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不是真的没钱了
孔网开店十多年,今年是最差的一年。从年初开始,就感觉不对,同样的库存,还在不断增加,但销售日渐减少。到9月底,我对比了一下,几乎比去年少了近50%。是不是老百姓真的没钱了。
一个人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肯定是首先减少高消费以及可有可无的消费。而图书的消费除了教科书等考试用书,其他大概都可以归为可有可无之列。
我特意对小店这9个月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个分析,发现今年有以下特点:
1、标价高的图书好销,标价低的图书难销。这说明两点,一是经济下行,对有钱人的影响不大。二是标价高的图书越有价值,包括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2、文学类图书越来越难销。文学类图书的难销呈现出整体性。不管是名家的还是没什么名气的作者,不管是名著还是一般的文学著作,销量都越来越少,哪怕是你标很低的价格。
3、访问人数不少,但商品加购减少,真正实现销售更少。
4、下单以后讨价还价的人多了,许多要求免邮费或者打折。
5、销售越来越呈现周期性,往往一段时间天天有单子,一段时间连续几天甚至一周没单子。这个是不是与平台的推送有关?
孔网开店十多年,今年是最差的一年。从年初开始,就感觉不对,同样的库存,还在不断增加,但销售日渐减少。到9月底,我对比了一下,几乎比去年少了近50%。是不是老百姓真的没钱了。
一个人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肯定是首先减少高消费以及可有可无的消费。而图书的消费除了教科书等考试用书,其他大概都可以归为可有可无之列。
我特意对小店这9个月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个分析,发现今年有以下特点:
1、标价高的图书好销,标价低的图书难销。这说明两点,一是经济下行,对有钱人的影响不大。二是标价高的图书越有价值,包括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2、文学类图书越来越难销。文学类图书的难销呈现出整体性。不管是名家的还是没什么名气的作者,不管是名著还是一般的文学著作,销量都越来越少,哪怕是你标很低的价格。
3、访问人数不少,但商品加购减少,真正实现销售更少。
4、下单以后讨价还价的人多了,许多要求免邮费或者打折。
5、销售越来越呈现周期性,往往一段时间天天有单子,一段时间连续几天甚至一周没单子。这个是不是与平台的推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