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革命纪念馆·光辉的历程
1929年12月11日,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与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陈豪人、雷经天等在百色县城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给广西革命斗争带来了有利时机。桂系战败后,蒋介石委派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俞作柏、李明瑞到任后,要求中 共派干部到他们的军政机关协助工作。中 共中央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先后从中央和广东省 委派出邓小平、贺昌、张云逸、陈豪人等40多名党员、干部到广西工作,由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负责统一领导。邓小平于1929年7月到广西南宁后,积极探索统一战线新形式,一方面对俞作柏、李明瑞等地方实力派进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另一方面担负着领导广西党组织的重任。
9月下旬,俞、李不听中 共广西党组织的劝告,决定通电反蒋。邓小平领导广西党组织借故把我党掌握的部队留在南宁。不到十天,俞、李反蒋宣告失败。俞、李失败的消息传到南宁,引起很大的骚动。10月中旬,邓小平、陈豪人等率警卫部队的部分党员、干部,指挥装满物资的船队溯右江驶向百色。同时,张云逸等率警备四大队的教导总队,从陆路掩护前进。10月20日,邓小平率领船队和张云逸率领的部队,在恩隆县(今田东县)平马镇会合。10月22日,邓小平与张云逸率教导总队和特务营进抵百色。
进驻百色后,广西党组织紧锣密鼓地筹划武装起义。10月23日,邓小平在百色粤东会馆召开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部 署在右江地区的重要工作。10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到学校、部队、街道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动青年学生参加革命军队。10月28日,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第四大队和右江农军密切配合,分别在百色、奉议、恩隆等地同时行动,收缴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武装,俘敌千余人,缴获枪支千余支,拉开了百色起义的序幕。
10月30日,中 共广东省 委通知广西特委,决定建立中 共广西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由邓小平担任前委书记,统一左右江地区的党和军事指挥。11月初,前往上海向中 共中央汇报工作的龚饮冰秘密回到百色,向中 共广西前委传达中 共中央的指示和命令,批准在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
12月11日,中 共广西前委在百色城东门广场召开百色起义和红七军成立庆祝大会,工人、农民、士兵、居民和师生数千人参加大会。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光荣诞生。
按照中央的任命,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任红七军前委书记(1930年3月20日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军部设在百色城粤东会馆,政治部设在百色城清风楼。大会散发了红七军政治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宣传品,会后举行盛大的游行。
同一天,广西前委在恩隆县平马镇经正书院召开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领 导人,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等10人任委员。12日,前委在平马召开盛况空前的庆祝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和红七军成立大会。
百色起义与其他很多起义不同,它没有枪林弹雨、枪炮齐鸣的激烈的武装斗争场面。百色起义开创了党领导武装起义的一种全新模式。
百色起义是我党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之后举行的又一次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起义后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
1929年12月11日,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与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陈豪人、雷经天等在百色县城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给广西革命斗争带来了有利时机。桂系战败后,蒋介石委派俞作柏、李明瑞分别担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和广西编遣特派员。俞作柏、李明瑞到任后,要求中 共派干部到他们的军政机关协助工作。中 共中央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先后从中央和广东省 委派出邓小平、贺昌、张云逸、陈豪人等40多名党员、干部到广西工作,由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负责统一领导。邓小平于1929年7月到广西南宁后,积极探索统一战线新形式,一方面对俞作柏、李明瑞等地方实力派进行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另一方面担负着领导广西党组织的重任。
9月下旬,俞、李不听中 共广西党组织的劝告,决定通电反蒋。邓小平领导广西党组织借故把我党掌握的部队留在南宁。不到十天,俞、李反蒋宣告失败。俞、李失败的消息传到南宁,引起很大的骚动。10月中旬,邓小平、陈豪人等率警卫部队的部分党员、干部,指挥装满物资的船队溯右江驶向百色。同时,张云逸等率警备四大队的教导总队,从陆路掩护前进。10月20日,邓小平率领船队和张云逸率领的部队,在恩隆县(今田东县)平马镇会合。10月22日,邓小平与张云逸率教导总队和特务营进抵百色。
进驻百色后,广西党组织紧锣密鼓地筹划武装起义。10月23日,邓小平在百色粤东会馆召开部队党的领导成员会议,部 署在右江地区的重要工作。10月下旬,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等到学校、部队、街道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发动青年学生参加革命军队。10月28日,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第四大队和右江农军密切配合,分别在百色、奉议、恩隆等地同时行动,收缴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武装,俘敌千余人,缴获枪支千余支,拉开了百色起义的序幕。
10月30日,中 共广东省 委通知广西特委,决定建立中 共广西前敌委员会(简称前委),由邓小平担任前委书记,统一左右江地区的党和军事指挥。11月初,前往上海向中 共中央汇报工作的龚饮冰秘密回到百色,向中 共广西前委传达中 共中央的指示和命令,批准在右江地区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
12月11日,中 共广西前委在百色城东门广场召开百色起义和红七军成立庆祝大会,工人、农民、士兵、居民和师生数千人参加大会。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光荣诞生。
按照中央的任命,中 共中央代表邓小平任红七军前委书记(1930年3月20日任政治委员),张云逸任军长,陈豪人任政治部主任。军部设在百色城粤东会馆,政治部设在百色城清风楼。大会散发了红七军政治部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宣传品,会后举行盛大的游行。
同一天,广西前委在恩隆县平马镇经正书院召开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领 导人,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等10人任委员。12日,前委在平马召开盛况空前的庆祝右江苏维埃政府成立和红七军成立大会。
百色起义与其他很多起义不同,它没有枪林弹雨、枪炮齐鸣的激烈的武装斗争场面。百色起义开创了党领导武装起义的一种全新模式。
百色起义是我党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之后举行的又一次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起义后创建的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