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的藏书专题# 陶希圣(1899—1988),名汇曾,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主编《食货半月刊》,著有《中国社会现象拾零》、《当代中国史学》、《潮流与点滴》(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曾任汪伪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部长。后与高宗武逃赴香港,揭露汪日签订卖国密约内容。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去重庆,任蒋介石侍从秘书,起草《中国之命运》,任《中央日报》总主笔,成为国民党权威理论家。
提起陶希圣,就不得不提到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就是在高宗武与陶希圣,追随汪精卫政府,到最后幡然醒悟,并且将汪精卫政府与日本签订的卖国条约公之于众,揭开了日本想要分割中国的阴谋。
虽然在一开始,陶希圣误入歧途,追随汪伪。但到后来,他迷途知返,让众人也看清对汪伪政府的虚伪面孔,也算得上是一种将功折罪。书生出生的陶希圣,即使是晚年回想起此事。也认为是一种遗憾。满怀沧桑地道:“书生论政,论政仍是书生。”书生论政,的确容易沦为纸上谈兵,但也正是因为知识分子的特殊身份,书生理应背负精忠报国的碧血丹心。
1890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