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小记# 老书店里“淘”出了“新秘密”!
作为一位“淘书人”,有幸遇到了一家老书店,店里有大量库存书,有中华书局、海南等出版社的,我在这儿捡了不少“漏儿”。这家店成了我没事儿常去的地方,我也成了店里的“常客”,跟店员和老板熟络起来。
去的次数多了,店里的书“淘”了一遍又一遍,感觉己经无“漏”可捡了!但最近再走进这家店,又发现了“新秘密”!
一,耐心细致,拉网排查。
店里设了个阅读区,主要供中学生落座阅读,四周墙上摆有有一排供翻阅的书。之前来店里时大概浏览过,认为大多是学生读物,没什么可看的。
这次一本本书细看,忽然有了不少新发现:一些过去销路好,自以为店里己卖光的书,竟然又出现了,如《胡海牙仙学养生文集》(图一)、《深度禅修》、《非常坛经》、《图解金刚经》(图二)等,虽然只是一本两本,也是一个个惊喜!
还有不少新发现:如《本经疏证》、《文明的共和》(图三)、《慧心自在》、《兵家必争之地》等,这些书在阅读区放得久了,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在网上搜一下价格,溢价真不少!
心里自觉纳闷儿,自己几乎天天来,这么多好书,在眼皮儿底下,咋就看不见呢?看来,淘书时还要细心,要更有耐心。
二,关注零册,配零为整。
不少库存书残缺不全,成套的书往往缺失一些零册,甚至只剩下零册。这些零册往往看不出价格,很容易被“漏掉”。
发现《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图四),中华书局出版。知道这是著名的古籍整理成果,收藏价值高,这家店里有好几套,但都缺少第一册,最薄的那本。无奈我在咱孔网搜索,找到了两本第一册,配齐后挂在孔网小店,标800多元,很快便出手了。剩下两套配不齐,400元都无人问津。
《全清词·顺康卷》,整套20本,网上价格高得惊人,这家店里只有零星几本,还是咬牙买回来,说不定能慢慢配齐呢。
常见一本《管庭芬日记》(图五),属于“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这个丛书总体价格不高,这本书又是零册,看不到售价,也就没怎么在意。近日再看到这本书,网上搜搜,己溢价很多了,赶紧在书架上再找,很幸运,找到了三册,再配上一册就成全册了!
一套《文镜秘府论汇校丛考》(图六),是套名著,店里只两本,网上又配一本,终成全册。
三,过滤虚假信息,方能发现真“漏儿”。
这家店的书打八折出售,过去看到一本书,匆匆在网上一搜价格,如果发现比八折后的价格还低,随即便放弃了。网上购书多了,积累了点儿经验教训,知道网络上“虚假信息”还真不少,要想办法过滤掉。
首先判断一下书的价值。前段时间发现一本《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图七),中华书局出版,一看便知是学术性书籍,网上搜一下价格,己略有升值,便买了一本。过几天发现店里还有,就想多买上几本,再次网上搜索,竟然发现有几家店标新书,只卖十多块钱一本,心想这比实体店八折便宜多了,一口气在几家店都下了单,一两天内,几家店均回复“库存没了”,“请取消订单”等等。结合以前经验,我忽然明白:这些店提供的都是虚假信息,根本没货。先标个纸价儿,等人下了单,再去购货。如果购不来,只好说“仓库里找不了”等等。近日有好几次,有的店家在我网店购书,再填写我的地址发给我,弄半天才明白,我前些天在他的店里下了单,他找不来书,再到我店里买,殊不知收货地址就是我的!
以后看到一本有价值的书,要看看网络标的价格是不是低得离谱儿,会不会是虚假信息,或者看看低价的价差是不是很大,存货量多不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再进一步判断这本书有没有升值空间。
有了这些思想准备,再看到一本心仪的书,就要多方面考虑,综合判断是否值得入手。
再去这家店淘书时,就在原来“淘汰”过的书目当中,发现了新的“漏儿”,如《假如有人欺骗了我》(图八)、《魔鬼出没的世界》、《老子开讲》、《私人梦史》等等,这些过去看一眼就放在一边的书,其实都已经悄悄地升值了!我们也不能光用“老眼光”来看哪!
四,关注稀缺本、特别版本。
有些书虽然眼下升值不多,只要觉得书有价值,可留意一下网上的存量,看是不是稀缺,“物以稀为贵”,稀缺本,往往有升值空间。
最近在这家店里发现几本书,如朱正的《被虚构的鲁迅》、《卡尔·威特教育法》等等,网上只有几本,赶紧买了,机会稍纵即逝。
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像《李白全集笺注》(图九)等,深红色精装本,牛皮纸函套,很是养眼,但看价格没啥升值空间,有位书友出高价,问我要一版一印的,我去这家店细看,大多是一版一印,一囗气买了好几套!
作为一位“淘书人”,有幸遇到了一家老书店,店里有大量库存书,有中华书局、海南等出版社的,我在这儿捡了不少“漏儿”。这家店成了我没事儿常去的地方,我也成了店里的“常客”,跟店员和老板熟络起来。
去的次数多了,店里的书“淘”了一遍又一遍,感觉己经无“漏”可捡了!但最近再走进这家店,又发现了“新秘密”!
一,耐心细致,拉网排查。
店里设了个阅读区,主要供中学生落座阅读,四周墙上摆有有一排供翻阅的书。之前来店里时大概浏览过,认为大多是学生读物,没什么可看的。
这次一本本书细看,忽然有了不少新发现:一些过去销路好,自以为店里己卖光的书,竟然又出现了,如《胡海牙仙学养生文集》(图一)、《深度禅修》、《非常坛经》、《图解金刚经》(图二)等,虽然只是一本两本,也是一个个惊喜!
还有不少新发现:如《本经疏证》、《文明的共和》(图三)、《慧心自在》、《兵家必争之地》等,这些书在阅读区放得久了,看起来有些破旧,但在网上搜一下价格,溢价真不少!
心里自觉纳闷儿,自己几乎天天来,这么多好书,在眼皮儿底下,咋就看不见呢?看来,淘书时还要细心,要更有耐心。
二,关注零册,配零为整。
不少库存书残缺不全,成套的书往往缺失一些零册,甚至只剩下零册。这些零册往往看不出价格,很容易被“漏掉”。
发现《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图四),中华书局出版。知道这是著名的古籍整理成果,收藏价值高,这家店里有好几套,但都缺少第一册,最薄的那本。无奈我在咱孔网搜索,找到了两本第一册,配齐后挂在孔网小店,标800多元,很快便出手了。剩下两套配不齐,400元都无人问津。
《全清词·顺康卷》,整套20本,网上价格高得惊人,这家店里只有零星几本,还是咬牙买回来,说不定能慢慢配齐呢。
常见一本《管庭芬日记》(图五),属于“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这个丛书总体价格不高,这本书又是零册,看不到售价,也就没怎么在意。近日再看到这本书,网上搜搜,己溢价很多了,赶紧在书架上再找,很幸运,找到了三册,再配上一册就成全册了!
一套《文镜秘府论汇校丛考》(图六),是套名著,店里只两本,网上又配一本,终成全册。
三,过滤虚假信息,方能发现真“漏儿”。
这家店的书打八折出售,过去看到一本书,匆匆在网上一搜价格,如果发现比八折后的价格还低,随即便放弃了。网上购书多了,积累了点儿经验教训,知道网络上“虚假信息”还真不少,要想办法过滤掉。
首先判断一下书的价值。前段时间发现一本《二十一世纪的儒学》(图七),中华书局出版,一看便知是学术性书籍,网上搜一下价格,己略有升值,便买了一本。过几天发现店里还有,就想多买上几本,再次网上搜索,竟然发现有几家店标新书,只卖十多块钱一本,心想这比实体店八折便宜多了,一口气在几家店都下了单,一两天内,几家店均回复“库存没了”,“请取消订单”等等。结合以前经验,我忽然明白:这些店提供的都是虚假信息,根本没货。先标个纸价儿,等人下了单,再去购货。如果购不来,只好说“仓库里找不了”等等。近日有好几次,有的店家在我网店购书,再填写我的地址发给我,弄半天才明白,我前些天在他的店里下了单,他找不来书,再到我店里买,殊不知收货地址就是我的!
以后看到一本有价值的书,要看看网络标的价格是不是低得离谱儿,会不会是虚假信息,或者看看低价的价差是不是很大,存货量多不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再进一步判断这本书有没有升值空间。
有了这些思想准备,再看到一本心仪的书,就要多方面考虑,综合判断是否值得入手。
再去这家店淘书时,就在原来“淘汰”过的书目当中,发现了新的“漏儿”,如《假如有人欺骗了我》(图八)、《魔鬼出没的世界》、《老子开讲》、《私人梦史》等等,这些过去看一眼就放在一边的书,其实都已经悄悄地升值了!我们也不能光用“老眼光”来看哪!
四,关注稀缺本、特别版本。
有些书虽然眼下升值不多,只要觉得书有价值,可留意一下网上的存量,看是不是稀缺,“物以稀为贵”,稀缺本,往往有升值空间。
最近在这家店里发现几本书,如朱正的《被虚构的鲁迅》、《卡尔·威特教育法》等等,网上只有几本,赶紧买了,机会稍纵即逝。
中华书局的“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像《李白全集笺注》(图九)等,深红色精装本,牛皮纸函套,很是养眼,但看价格没啥升值空间,有位书友出高价,问我要一版一印的,我去这家店细看,大多是一版一印,一囗气买了好几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