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絮语# 太谷,位于山西省中部。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县治从阳邑镇迁于白塔村即今址。开始修筑城池,四周筑土为墙,周围十二里,高丈八尺,池阔一丈。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西南有山谷名为“太谷”,县名改为太谷县,一直沿用至今。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贼寇侵犯太谷,城墙颓坏,后重加修筑,仍为土筑。明万历四年(1576年)冀宁道刘汉儒以“土城易圮”请于巡抚郑洛奏诸朝。命知县贾西土改砌砖城。城基垒石高五尺,自基至堞高三丈七尺六寸,基阔四丈二尺有余。重修四角敌楼和四门城楼。所用城砖全部带有“官”字款,以示皇恩。明末清初,北部敌台三座战毁。清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十一年(1654年)于城西北隅开水门一座。至此以后,屡有修葺。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城墙瓮城均完好。1937年,日本侵占太谷县城后,重挖城壕,并拆除附近民宅修筑军事设施。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军队将大小城楼改为碉楼,至1948年太谷县解放时,城池弹痕累累,面目全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墙上碉楼逐步拆除,1957年开始,城墙砖石建材拆用作于西园、西街、南街路面,及剧团宿舍体育场池座等修建工程。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城墙已被拆除殆尽。大概2002年左右,随着残留在原糖酒付食公司的最后一段土城墙倒塌,历经1400多年风雨的太谷城池终于在历史舞台上谢幕了!2019年县城乡建设局整修东海市场路面,发现了明万历城墙马面基址,专门设立护栏保护,南街路面整修也陆续发现明万历“官”字款城墙砖。出于对历史的爱好,笔者时刻关注收集城墙砖。目前共发现八种“官”字体城墙砖,还有非常罕见带双“官”字的城墙砖。这些城墙砖的发现逐步见证了太谷县城的历史变革发展,也让这座千年古城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癸卯初夏惠人及己记于陋室弘书斋。2023.5.10
34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