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书# 淘旧书的美好——花小钱,收获大快乐
我上中学时,我家附近开了一间小小的旧书屋。店主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他从早到晚,搬一把藤椅,坐在书店门口看人来人往,从不主动招呼客人,只在书店门口用一张旧纸箱做成简易的招牌,上面写了大大“旧书”两字。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书,或许是因为我是独生女的缘故,当我沉浸在书中故事的海洋中时,我从不觉得自己孤独,相反会有一种满满的充实感,有书相伴可以陪我度过漫长独处时光,可以说看书,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上学的时候,电子书并不达,即使发达,我爸妈也不允许我拿着手机或者是其他电子产品来看书,因为太贵并且费眼。所以我若想看书,就得买书。
可是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级,我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无论是衣食住行,都要张嘴向父母要,自己的零花钱有限的可怜,买书对我来讲,负担有些重。
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我走进了这老爷爷的旧书铺。
我刚进老爷爷旧书铺的时候是因为好奇,我并不知道这家旧书库里面会有怎样的书?旧书是不是很破旧,内容不是不是都是没人要的废书旧书?
但当我进去的时候,却发现什么书都有,有文学名著,有小说,还有历史类的书,甚至还有些畅销类的书籍。这些书的表面虽然略有些黄旧或破损,但书页的内容却是干净整洁,丝毫不影响阅读。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的价格,是超乎我想象的便宜。
一本原价30块钱的书,这位老大爷只要了三块钱,这对爱说的我来讲,真是一种意外之喜,所以,闲余的时候淘书就成为了我自己的一种额外的乐趣。
我一有闲余的零花钱,就会跑到老大爷的旧书屋里,看看他那里是否上新旧书,害怕自己下手晚了好书就被别人淘走。我曾经在老大爷这里花了两块钱,买了一本新凤霞的《少年时》,这本书在现在的书店里很难买到,这本书的出版年龄甚至比我的年龄都大。
后来我无意上网站查了一下这本书的价格,出乎我的意料,这本原价两块钱的书,现在市价竟然要到了70块钱。这真真是淘书的意外之喜,原来书籍还有收藏价值。
说到淘书,鲁迅先生曾经也是一名淘书客。鲁迅在赴日留学时,除却衣食住行费用后实在是囊中羞涩,可他一旦有闲余的钱,就立刻去书市淘书。每每从二手书摊淘得好书,鲁迅先生就高兴的犹如得了宝贝一般,把书捧在怀中,带回住所仔细阅读。
胡适先生曾经收藏一本潘用微的《求仁录》,这本书是珍本,他把这本书放在自家的保险柜中,不轻易外借。他的好友钱穆曾经借过这本书一次,钱穆在还书后念念不忘此书,偶然有一天,钱穆在书市上淘书,忽在一个摊位上惊见与胡适收藏的那本一模一样的书,他心中狂喜,只用了几角钱,就把这本《求仁录》珍本买了下来,这件事被他的朋友们传为趣谈,大家淘旧书兴致更加高昂。
我的好友小天,特别喜欢买书,她的书柜里放满了书,她会不定期的清理出一些不太需要的书籍,然后把书单放在朋友圈里,送给需要这些书的朋友们。
在小天看来,这样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解决了她书柜位置不足的问题,又能够把书送给需要的人,特别的环保,也特别的节约利用资源。书籍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之一,旧书的流通有助于我们提高书籍资源的利用率,这对我们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淘旧书,不买新书,不仅仅能够节省我们钱包里的金额还能够为节约资源做出一份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我上中学时,我家附近开了一间小小的旧书屋。店主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他从早到晚,搬一把藤椅,坐在书店门口看人来人往,从不主动招呼客人,只在书店门口用一张旧纸箱做成简易的招牌,上面写了大大“旧书”两字。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看书,或许是因为我是独生女的缘故,当我沉浸在书中故事的海洋中时,我从不觉得自己孤独,相反会有一种满满的充实感,有书相伴可以陪我度过漫长独处时光,可以说看书,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上学的时候,电子书并不达,即使发达,我爸妈也不允许我拿着手机或者是其他电子产品来看书,因为太贵并且费眼。所以我若想看书,就得买书。
可是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级,我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无论是衣食住行,都要张嘴向父母要,自己的零花钱有限的可怜,买书对我来讲,负担有些重。
在一次很偶然的情况下,我走进了这老爷爷的旧书铺。
我刚进老爷爷旧书铺的时候是因为好奇,我并不知道这家旧书库里面会有怎样的书?旧书是不是很破旧,内容不是不是都是没人要的废书旧书?
但当我进去的时候,却发现什么书都有,有文学名著,有小说,还有历史类的书,甚至还有些畅销类的书籍。这些书的表面虽然略有些黄旧或破损,但书页的内容却是干净整洁,丝毫不影响阅读。最重要的是,这些书的价格,是超乎我想象的便宜。
一本原价30块钱的书,这位老大爷只要了三块钱,这对爱说的我来讲,真是一种意外之喜,所以,闲余的时候淘书就成为了我自己的一种额外的乐趣。
我一有闲余的零花钱,就会跑到老大爷的旧书屋里,看看他那里是否上新旧书,害怕自己下手晚了好书就被别人淘走。我曾经在老大爷这里花了两块钱,买了一本新凤霞的《少年时》,这本书在现在的书店里很难买到,这本书的出版年龄甚至比我的年龄都大。
后来我无意上网站查了一下这本书的价格,出乎我的意料,这本原价两块钱的书,现在市价竟然要到了70块钱。这真真是淘书的意外之喜,原来书籍还有收藏价值。
说到淘书,鲁迅先生曾经也是一名淘书客。鲁迅在赴日留学时,除却衣食住行费用后实在是囊中羞涩,可他一旦有闲余的钱,就立刻去书市淘书。每每从二手书摊淘得好书,鲁迅先生就高兴的犹如得了宝贝一般,把书捧在怀中,带回住所仔细阅读。
胡适先生曾经收藏一本潘用微的《求仁录》,这本书是珍本,他把这本书放在自家的保险柜中,不轻易外借。他的好友钱穆曾经借过这本书一次,钱穆在还书后念念不忘此书,偶然有一天,钱穆在书市上淘书,忽在一个摊位上惊见与胡适收藏的那本一模一样的书,他心中狂喜,只用了几角钱,就把这本《求仁录》珍本买了下来,这件事被他的朋友们传为趣谈,大家淘旧书兴致更加高昂。
我的好友小天,特别喜欢买书,她的书柜里放满了书,她会不定期的清理出一些不太需要的书籍,然后把书单放在朋友圈里,送给需要这些书的朋友们。
在小天看来,这样做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解决了她书柜位置不足的问题,又能够把书送给需要的人,特别的环保,也特别的节约利用资源。书籍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之一,旧书的流通有助于我们提高书籍资源的利用率,这对我们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淘旧书,不买新书,不仅仅能够节省我们钱包里的金额还能够为节约资源做出一份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