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花事# 龙城花事(二)再上长腰岛 准备篇
2022年5月8日,我们一行植物爱好者登上了龙港外海五公里的长腰山岛看岛上植物,当时觉得意犹未尽决心来年再上岛一看,尤其是对面的冬瓜山未能上去一看更留下遗憾。距离农历春节很近的时候,我和同事发现了一处山里人家,遂觉得在这山沟沟里的农家乐聚会一次,要在长腰岛再行之后。于是我当日发到未解散的微信群中,大家响应强烈。纷纷表示要再上一次岛。按照我的计划,既然是看植物,就选择一年四季都上岛一次领略不同风景。于是乎下一次的上岛计划就安排在了2023年春天的三四月份。考虑到清明节扫墓大家时间不好安排,特地选择清明节前完成春日上岛。
上岛前群里预热了下,同事巧哥在植物爱好上以中草药为方向。他长期在舥艚山上寻宝。早在去年6月15日他就和白老师互动问白花蛇舌草(图4)和与之相似的银线草(图3,水线草,叶子稍宽些、软些,即伞房花耳草)。这次出行前,我们提前预热走了一次北岭,摘了些马兰头,他后来还多次上山摘了棉花肾,这是温州民间补肾七肾草之一。12月时,巧哥还对菌类产生兴趣,与白老师、素珍一起讨论起木耳和野外类似平菇的菌种。但菌类是最不好辨别的,轻易别去自己下判断。到3月初时,我已经把大概有兴趣上岛的人集合的七七八八。在3月8日这一天预告了清明前上岛计划。让大家讨论一统一时间。考虑到光辉和刘荣锋两位兄长去年未能参加,时间定在3-4月某周末。光辉兄周日常要礼拜,其他人周日晚常常要赶,避免时间过于急促,定在周六最佳。可惜经过讨论最后不能在3月定档,多次讨论后确认在了4月1日。
临近上岛时间有很多突发情况。一方面是雨天。在三月份最后两周里连续阴雨天气,很难保证1日那天天气,如果雨天则只能延迟或取消。因为再延迟接近去年的5月8日,时间过于接近意义不大。我们一行人中最早上过岛的是李小杨老师,21年十月份作协采风活动上岛。我最早萌生上岛计划并有了去年第一次长腰行也是源于此。另一方面是人员。预计划控制在15个以下,与去年保持一致。真正有兴趣的人通常有20来人,到真正出行时要减半。这次出行人员中刘、林二位反而照顾他们时间却因计划赶不上变化反而未能出行。铁打的倒是我和巧哥等同事三人。最后拉进来的后备两个同事也只有一个进来。小杨老师原本计划拉来的两位老师中有一位是隔壁县植物好友,本可以由她接平阳的白老师,但也最终未能参加。结果按照原计划由小杨老师驱车平阳接白老师,按照去年情况必然又是最后到达的两位。反倒是热衷户外的老金多带了两位邻居。最热心的阿初则更糟,前几日他被车压了腿严重变形需要养伤,临出发还表示遗憾。去年参与活动的缪老师私下问过,因为扫墓时间冲突错过。其实我自己也是同一天扫墓,与家人确认这次不去。临出发前一天,群里接龙去的名字及是否聚餐。最终,新同事夫妇+我和巧哥及另一位同事、白老师、小杨老师、苍南方向两位、老金三人、素珍共计13人参与这次上岛,聚餐报名8人;(聚餐私心为白老师祝寿,最后9人一起)。还有一个方面是工具和救生设备。这次上岛计划找船是交给舥艚本地新同事和巧哥一起安排。最终压力给了新同事,由他母亲找。最初说是安排旅游船,结果在临行前被告知换了船老大,对方以自己要出海捕鱼为由拒载。临时放鸽子只能接受(期间同事再寻这是漫天要价,这是当地一个不好的情况。)上岛设备上,救生衣按照15人配备,多出两个是作为备用。救生圈原本拿一个,最后都没拿。因为新同事掉链子,原本出发前一天就可提前放后备箱结果还是我先到办公楼取到楼下提前等他到。此外,户外设备也提前备好。包括割草的刀具、砍具。这是去年五月上岛的经验,开路需要。其实最实用的依然是军工铲,除了开路还能挖螺和植株。为了凸显可能开路的情况,我在老金朋友圈找了一张芒草齐身的照片发群里表面备工具的必要性。(图1)。这次临出发还到巧哥办公室拿了把螺丝刀,老金在船老大隔壁小店买了三把,都是为了挖螺赶海用。
以上突发和准备虽然都顾虑到也难保一切顺利。实际出海后对不上。比如发现我准备雨衣防止虫咬和雨水不需要反而不透气出了一身汗,倒是帽子没有戴被晒黑了;小杨老师的登山杖没用上;大家都带了干粮,我的反而留在船上没吃;但这些备用品仍然是必需品,绝不能因为这种情况反而不备!我甚至多带了几份雨衣给不时之需的同行人。出发当天,还有聚会点突发状况。一个是原计划在出海渔政码头碰头仅有老金一人到达目的地。东道主的我同事反而没找到码头。因为此段路从世纪大道到老堤坝再上新码头的路全是泥路不好上。最后大家回到去年上船的老码头依老办法大船换小船出发。这条路要从内码头(老码头)到新码头(渔政码头)。原本想早点出发定在新码头的计划泡汤。再就是新同事迟到救生设备晚了也导致出发迟了。清明节路上堵车白老师和小杨两人迟到。最终出发时我们比约定的上午九点晚了40分钟。庆幸的是我准备的惊喜一切正常,当天天气也不错。所有人也安全到齐。
2022年5月8日,我们一行植物爱好者登上了龙港外海五公里的长腰山岛看岛上植物,当时觉得意犹未尽决心来年再上岛一看,尤其是对面的冬瓜山未能上去一看更留下遗憾。距离农历春节很近的时候,我和同事发现了一处山里人家,遂觉得在这山沟沟里的农家乐聚会一次,要在长腰岛再行之后。于是我当日发到未解散的微信群中,大家响应强烈。纷纷表示要再上一次岛。按照我的计划,既然是看植物,就选择一年四季都上岛一次领略不同风景。于是乎下一次的上岛计划就安排在了2023年春天的三四月份。考虑到清明节扫墓大家时间不好安排,特地选择清明节前完成春日上岛。
上岛前群里预热了下,同事巧哥在植物爱好上以中草药为方向。他长期在舥艚山上寻宝。早在去年6月15日他就和白老师互动问白花蛇舌草(图4)和与之相似的银线草(图3,水线草,叶子稍宽些、软些,即伞房花耳草)。这次出行前,我们提前预热走了一次北岭,摘了些马兰头,他后来还多次上山摘了棉花肾,这是温州民间补肾七肾草之一。12月时,巧哥还对菌类产生兴趣,与白老师、素珍一起讨论起木耳和野外类似平菇的菌种。但菌类是最不好辨别的,轻易别去自己下判断。到3月初时,我已经把大概有兴趣上岛的人集合的七七八八。在3月8日这一天预告了清明前上岛计划。让大家讨论一统一时间。考虑到光辉和刘荣锋两位兄长去年未能参加,时间定在3-4月某周末。光辉兄周日常要礼拜,其他人周日晚常常要赶,避免时间过于急促,定在周六最佳。可惜经过讨论最后不能在3月定档,多次讨论后确认在了4月1日。
临近上岛时间有很多突发情况。一方面是雨天。在三月份最后两周里连续阴雨天气,很难保证1日那天天气,如果雨天则只能延迟或取消。因为再延迟接近去年的5月8日,时间过于接近意义不大。我们一行人中最早上过岛的是李小杨老师,21年十月份作协采风活动上岛。我最早萌生上岛计划并有了去年第一次长腰行也是源于此。另一方面是人员。预计划控制在15个以下,与去年保持一致。真正有兴趣的人通常有20来人,到真正出行时要减半。这次出行人员中刘、林二位反而照顾他们时间却因计划赶不上变化反而未能出行。铁打的倒是我和巧哥等同事三人。最后拉进来的后备两个同事也只有一个进来。小杨老师原本计划拉来的两位老师中有一位是隔壁县植物好友,本可以由她接平阳的白老师,但也最终未能参加。结果按照原计划由小杨老师驱车平阳接白老师,按照去年情况必然又是最后到达的两位。反倒是热衷户外的老金多带了两位邻居。最热心的阿初则更糟,前几日他被车压了腿严重变形需要养伤,临出发还表示遗憾。去年参与活动的缪老师私下问过,因为扫墓时间冲突错过。其实我自己也是同一天扫墓,与家人确认这次不去。临出发前一天,群里接龙去的名字及是否聚餐。最终,新同事夫妇+我和巧哥及另一位同事、白老师、小杨老师、苍南方向两位、老金三人、素珍共计13人参与这次上岛,聚餐报名8人;(聚餐私心为白老师祝寿,最后9人一起)。还有一个方面是工具和救生设备。这次上岛计划找船是交给舥艚本地新同事和巧哥一起安排。最终压力给了新同事,由他母亲找。最初说是安排旅游船,结果在临行前被告知换了船老大,对方以自己要出海捕鱼为由拒载。临时放鸽子只能接受(期间同事再寻这是漫天要价,这是当地一个不好的情况。)上岛设备上,救生衣按照15人配备,多出两个是作为备用。救生圈原本拿一个,最后都没拿。因为新同事掉链子,原本出发前一天就可提前放后备箱结果还是我先到办公楼取到楼下提前等他到。此外,户外设备也提前备好。包括割草的刀具、砍具。这是去年五月上岛的经验,开路需要。其实最实用的依然是军工铲,除了开路还能挖螺和植株。为了凸显可能开路的情况,我在老金朋友圈找了一张芒草齐身的照片发群里表面备工具的必要性。(图1)。这次临出发还到巧哥办公室拿了把螺丝刀,老金在船老大隔壁小店买了三把,都是为了挖螺赶海用。
以上突发和准备虽然都顾虑到也难保一切顺利。实际出海后对不上。比如发现我准备雨衣防止虫咬和雨水不需要反而不透气出了一身汗,倒是帽子没有戴被晒黑了;小杨老师的登山杖没用上;大家都带了干粮,我的反而留在船上没吃;但这些备用品仍然是必需品,绝不能因为这种情况反而不备!我甚至多带了几份雨衣给不时之需的同行人。出发当天,还有聚会点突发状况。一个是原计划在出海渔政码头碰头仅有老金一人到达目的地。东道主的我同事反而没找到码头。因为此段路从世纪大道到老堤坝再上新码头的路全是泥路不好上。最后大家回到去年上船的老码头依老办法大船换小船出发。这条路要从内码头(老码头)到新码头(渔政码头)。原本想早点出发定在新码头的计划泡汤。再就是新同事迟到救生设备晚了也导致出发迟了。清明节路上堵车白老师和小杨两人迟到。最终出发时我们比约定的上午九点晚了40分钟。庆幸的是我准备的惊喜一切正常,当天天气也不错。所有人也安全到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