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书摊
九十年代末,为了糊口,我每周六上午,都会去旧书市场淘书,渐渐地结识了很多书友,其中不乏精通版本目录学的资深买家。众所周知,常年逛旧书摊的,绝对都是爱书成癖的人,然而有一个却是例外,我一度认为,他不应该出现在旧书市场上。
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总是穿着某机械厂的工作服,袖口还沾着油渍。当然,我绝没有任何职业歧视的意思,主要是因为,他对面前的每一本书,都要通过电话,介绍该书的内容和价格,逐一咨询是否要买,哪怕是一本司空见惯的工具书或者毫无价值的垃圾书,这个奇葩的行为,逐渐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按我的估算,他一上午的电话费,应该超出了所购书籍的价值。他的电话是打给谁的?为什么一个对旧书一无所知的人,却热衷于逛书摊?
有一天,在一个熟悉的书店中,我目睹此人耗时二十六分钟,只买了四本书,总价五十五元。他走后,我好奇地问店主,认识这人吗?店主说不认识,他每次来都是这样,先询问这周新来的书,然后逐一咨询,或买或不买,也许他的电话不花钱。
时隔不久,我终于通过一个书友,了解了此人的情况,原来他是张老师的儿子。在我们这儿的旧书市场里,提起张老师,可谓无人不知,他是一名退休教师,也是旧书市场上最忠实的顾客,无论刮风下雨,只要有卖书的,就会看到他的身影。“张老师得了半身不遂,卧床不起了,他让儿子替他来逛书摊。”原来如此!难怪这些天没见过张老师。我暗自唏嘘,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买书还有意义吗?尤其是他的儿子,显然并不热衷于此。
半年之后,那个张老师的儿子,忽然在旧书市场上消失了。
2914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27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4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