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 吴伯萧:记列宁博物馆
早晨,从旅馆出来,我一个人走在莫斯科的街上。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但是我幷不感到孤单、生疏。从电影生动的画面,从文学作品细致的描述,特别是从几十年来燃烧一样的向往,对莫斯科,我仿佛早就熟识。那天在街上来来往往的苏联人,无论是男的、女的,或者是老的、少的,也无论是从你对面走过来的,或者是从你身边擦过去的,都像是老朋友、老邻居;他们用亲切的眼光、和悦的脸色,来欢迎你、招呼你,都仿佛在说:“早哇!”“您好,苏维埃的客人。”我俄文懂得不多,自然说不好俄语,但是真挚的感情怂恿我,却一个一个作了无声的回答:“同志,您好!”幷且进一步想吿诉他们:“我要到列宁博物馆去。”
……
我带着虔敬的心情,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过十六个陈列室。陈列室里不是张挂着一幅一幅关于列宁革命活动的照片、油画,就是陈列着一件一件属于列宁的纪念品和遗物。从列宁的幼年直到世界劳动人民向他最后告别,人们像跟着列宁度过了战斗的一生,是那么伟大又那么平凡的一生啊!
列宁获得金质奖章从中学毕业以后,进了喀山大学。在那里他参加了沙皇暗探所说的“极危险”的学生小组。他以满怀的革命热情,组织学生的革命活动。因为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做什么?》,也读了赫尔岑、涅克拉索夫那些民主诗人的作品,所以在学生中间列宁是以博学多闻著名的。一幅油画画着,十七岁的列宁带领青年学生进行反对“一八八四年大学章程”的斗争情况:他昂着头,眼睛望着远远的前面,步子迈得很大,一群青年学生就紧紧地跟在他后面,奋勇前进……
★★★★★
早晨,从旅馆出来,我一个人走在莫斯科的街上。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但是我幷不感到孤单、生疏。从电影生动的画面,从文学作品细致的描述,特别是从几十年来燃烧一样的向往,对莫斯科,我仿佛早就熟识。那天在街上来来往往的苏联人,无论是男的、女的,或者是老的、少的,也无论是从你对面走过来的,或者是从你身边擦过去的,都像是老朋友、老邻居;他们用亲切的眼光、和悦的脸色,来欢迎你、招呼你,都仿佛在说:“早哇!”“您好,苏维埃的客人。”我俄文懂得不多,自然说不好俄语,但是真挚的感情怂恿我,却一个一个作了无声的回答:“同志,您好!”幷且进一步想吿诉他们:“我要到列宁博物馆去。”
……
我带着虔敬的心情,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过十六个陈列室。陈列室里不是张挂着一幅一幅关于列宁革命活动的照片、油画,就是陈列着一件一件属于列宁的纪念品和遗物。从列宁的幼年直到世界劳动人民向他最后告别,人们像跟着列宁度过了战斗的一生,是那么伟大又那么平凡的一生啊!
列宁获得金质奖章从中学毕业以后,进了喀山大学。在那里他参加了沙皇暗探所说的“极危险”的学生小组。他以满怀的革命热情,组织学生的革命活动。因为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做什么?》,也读了赫尔岑、涅克拉索夫那些民主诗人的作品,所以在学生中间列宁是以博学多闻著名的。一幅油画画着,十七岁的列宁带领青年学生进行反对“一八八四年大学章程”的斗争情况:他昂着头,眼睛望着远远的前面,步子迈得很大,一群青年学生就紧紧地跟在他后面,奋勇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