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 平山郁夫系列之三

1979年,平山郁夫第一次来到了敦煌,写生的同时,开始为敦煌的保护而奔走。中国文物法第一条就规定,中国的重点文物由中国人自己来保护,而他一个外国人,顶着当时繁琐低效的办事程序,为了使敦煌尽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动用了自己在日本和中国所有正式、非正式的关系,最终促成了敦煌合作保护项目。在当时,日本国总理大臣用于这类项目的金额是100万美元,而平山一人就捐赠了200万美元。在平山先生的压力下,日本政府最终援助了1000万美元。这一切,即使在今天,也很少为人知晓。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恐惧,最终平山郁夫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战争冲突地区的历史文物保护,在前南斯拉夫战争毁坏的杜布罗夫尼克旧城区中,在被摧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前,在伊拉克战后被大规模抢掠的古迹上,都能看到平山郁夫奔波的身影。他用他的画作赚来的钱,保护着人类文化史上难以再次复制的遗产。
(以上转自百度百科)

平山郁夫出生于濑户内海的一个小岛上,留下了许多为日本画赋予崭新内蕴的作品。他的艺术生涯就是求索个人绘画语言的旅途,支撑他创作的也是在他一生的绘画生涯中钟爱的三种颜色:故乡的大海中蕴含的神秘的「青」,在苦难的青年时代从佛教中获得救赎的「金」,疗愈伤病的旅途中寻求到充满自然生命力之美的「绿」。
507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