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半年读了什么书#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弯曲的,方能成圆。(树木弯曲不成才的,反倒得到保全)
变弯的,必定变直。
低洼的,必会灌满。
老去的,必会新生。
缺少的,必会得到。(不足的必被填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繁复的,反倒让人陷入迷惑。
所以明白的人坚守这一对立统一的规律,作为处理繁杂事物的范本。
不争的东西,别人怎么和你去争。
(有人把“不争”理解为“争是不争,不争才是善争”,“争”成了目的,“善”成了手段,“不争”成了“暗争”,进而把“天下莫能与之争”理解为“天下人都争不过他”;把“曲则全”理解为“委曲求全”,提出要“走曲线”、“间接争”“暗里争”。这样以来,“不争”“曲则全”就有了“阴谋论”的味道。其实,老子讲的“曲”是顺“道”,不争是不以之为争,“无为”是“不妄为,不刻意而已”,不是圆滑和阴谋。)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这一些话,怎么会是虚言空话呢?
如果真能按照这一个规律,全心全意的诚心去做的时候,必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言外之意就是会心想事成
981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5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