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 读书会(十七)龙港市第二届读书论坛

九月五日晚七点,龙港市第二届城市读书论坛在龙港市文化中心召开。会议由李玉信主持,第三项内容的圆桌会议由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良好主持。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让阅读点亮城市文明之光”。参加活动的除了邀请的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外,还有一日读书会会员和新联会会员等广大文学爱好者。

开场表演是古筝和当地书画家现场创作。在九岁姑娘的古筝演奏和两位朗诵协会的老师的助力下,本土书画老师现场泼墨,创作了山水和诗词。

第二项内容的分享私阅读经验是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阿成先生。他通过大白话的方式以缓慢的说话方式来弥补普通话口音的问题,这样的方式凸显了和读者拉近距离的考虑。在讲话中他提到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经验,又提到了自己关于阅读改变人生的意义。

会议的轴心还是圆桌论坛。支持人孙良好先生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他抛出来的两个问题比较适合大众口味,一个是请在座的嘉宾谈及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书籍。另一个是如何看待网络文学。诸多嘉宾中,有两位是职业编辑。点评独到。尤其是苏沧桑和荣荣两位女士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写作经验谈到了网络文学的进步意义。嘉宾团领团人王巨才先生表示自己因为眼睛问题一开始就没有接触网络文学,他的一个遵医嘱逗乐了全场。但他提到的《青年近卫军》却是他那个年代的文学青年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一。本土作家代表中来自龙湾的嘉宾令我印象深刻。他是军绿出身,却提到少年时代读的第一本书是关于爱情小说的。在那个年代,保守和闭塞与开放同时存在、同时前进和发展,却又在一些文学青年身上熠熠闪光。

孙良好先生总结到很意外大部分人对网络文学的态度并不是排斥,而是带着赞美和期望。他还举例说明了温州本土的网络作家、《芈月传》的作者蒋胜男来说明网络作家并不认同网络作家的名头。蒋胜男刚好挂职在温州大学,孙先生有过交流。这一点也是我一直认同的。八零后作家中,安妮宝贝就一直在努力隐去自己曾经是网络写手的过去。在转型期间,甚至更名“庆山”作为笔名。

我注意到这次来的嘉宾包括王巨才先生在内有两位陕西黄土地来的作家,倍感亲切。陕西的五千年帝国文明史,十三朝古都为历史人文写作奠定了一些基础。而这次来的嘉宾老中青三代同堂,却都谈到了经典著作。阅读经典之作,看来是所有作家和读者共同的关注点。

本次嘉宾团有鲁迅文学奖评审组组长王巨才、荣荣(褚佩荣)、苏沧桑、阿成、蒋建伟、王益军、王久辛等。此前,包括叶弥(周洁)、苏兰朵、高鸿、王涘海在内的嘉宾在舥艚和白沙等地采风,和此前第一届高洪波主席领携的第一次论坛嘉宾团一样,他们相关龙港的采风作品将发表在《散文月刊》和《海外文摘》中。
2.2万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