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种地农民

实名认证

回收旧书 资料 老物件 老电器 13384361236

117 关注
49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童年武侠梦# 古代的武侠是非常自由的,生活更是十分的愉快,大家在看很多的古代书籍,或者是古装片之中的武侠人物,是对于他们其实是非常羡慕的。不过,大家最开始羡慕他们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有着较强的武功,而武侠人物最为关键的便是有着一颗行侠仗义的决心。
1950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3
用你的名字呼唤我 王立国
诗人王立国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校友,本书是他为母校百年华诞所出版的一部诗集,从不同角度叙述了作者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本书共5卷,第一卷为呼唤,主要包括作者对母校的依恋及怀念等内容;第二卷为泥土,主要包括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赞美等内容;第三卷为炊烟,主要包括作者对故乡的怀念等内容;第四卷为忧郁的黑百合,主要包括作者对母爱的赞美等内容;第五卷为流浪的斗笠,主要包括作者在出游过程的一些情感的抒发等内容。

作者简介
2428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增像全图三国演义
《增像全图三国演义》最早1909年由上海章福记石印出版的图书。
此次版本为1985版一版一印全新库存品实属难得

内容介绍
古时候的书籍很少有插图,只是有的佛经上配有扉画,后来民间有些画匠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书籍,就在小说里每几回加几幅图,看着就生动了好多,这些图刻法不一,被称为增像、镌像、绣像等等。增像,其实就是古书的插图本,多出自于民间的书坊、书铺,充满了活泼生趣。单调的文字配上生动的插图,立刻变的丰富有趣,雅俗共赏,这或许就是我们小时候所看的连环画、小人书的前身吧。最早的插图本,例如平话五种在元代就有了,其中就有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平话是小说的雏形,元末明初的时候,罗贯中根据《三国志》平话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明清时候出现了各种版本的《三国演义》插图本。明代插图风格古朴,线条流畅,人物生动。清代早期由于线条过于细腻显得呆板,而到了晚期则流于草率。近代,有十部小说、戏曲被称作才子书。《三国演义》就是第一才子书,另外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水浒传》是第五才子书,戏曲《西厢记》是第六才子书。
...展开全文
2982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东北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劲松

本书根据东北地域特点,城市分部、经济类型、总结建国以来的改造发展,深刻地探讨研究、东北城市的发展方向。
3045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千山诗集》:二十卷,释函可著,收录了作者流放东北后创作的诗歌。《千山诗集》初刻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乾隆年间被禁毁,因此流布不广;道光年间有重刻本。本次整理以康熙年间刻本为底本。
《不二歌集》:二卷,张春著,收录了作者创作的诗文及他人撰写的有关作者生平事迹等文章。《不二歌集》最早辑录于道光年间,刊入《关中两朝文抄》。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收入陕西通志馆编的《关中丛书》。本次整理以《关中丛书》本为底本。
2967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东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又说在今吉林延吉东南城子山山城或和龙西古城),称“震国王”(一作“振”),建立政权。[1]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并加授忽汗州都督,始以“渤海”为号。762年,唐朝诏令将渤海升格为国。此外还有“靺鞨国”、“渤海靺鞨”、“高丽国”等别称。
2965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扶余国,又作“夫余国”等,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是朝鲜半岛北部与今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扶余人政权国家。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其国故城叫濊城,本属濊貊之地。夫余统占其中的地盘,自称是“亡人”。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此外,沃沮、东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东胡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
3136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东北工业大学纪念书签
2971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3010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