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经常淘书,而且在价钱方面又不是那么斤斤计较,书老板往往会对你产生好感,愿意将一些好东西留给你。有一位义气的书摊老板就多次对人说:一本书卖给X老师,放到他的书架上,是找到了好的归宿,是这书的福气。这种抬举我自然不敢当真,但我因此而多次受益却是不假。今天我要晒的这本书就是这位老板特别留给我的。
书是茅盾自传《我走过的道路》的上册。虽然只是个残本,却是茅盾的儿子沈韦韬和儿媳陈小曼的签赠本。要说这两人的签赠本,孔网现在也还有几家在售(售价自然不低,都是大几百上千的)。但我这本却有三点比较特别。首先,它是精装本,而且是1981年一版一印的。其次,它是签赠给茅盾表弟陈瑜清的,签赠时间也比较早:“瑜清叔叔惠存 韦韬、小曼敬赠 一九八二·十”。再次,后来陈又将此书转赠给了翻译家宋兆霖:“谨以此书转赠 宋兆霖老师 陈瑜清 一九八三·六·九”。因此,这本书上先后钤上了茅盾和他表弟的名章,比较难得。
这书应该是随宋兆霖的其他藏书一同散出的。我到杭州的时间比较晚,没赶上瓜分宋藏书的盛宴。终于有幸买到这本书的我,大概有点像《伊索寓言》中那位猛嗅空酒罐香气并想象美酒滋味的老太婆吧。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出过一本线装的《茅盾致陈瑜清书信》。这是“茅盾先生写给表弟陈瑜清的书信集,收集了保存至今的六十八封书信,绝大部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这些书信字里行间生动、真实地叙述了真挚的兄弟情谊以及许多旧闻往事。”书中第一篇就是《寿瑜清表弟》。
我也买到过《陈瑜清文存》,是他幼子陈毛英为他编的一本文集。由此书得知,陈本人也是翻译家,主要翻译法国文学。书中有一篇《我与浙江图书馆》,写到他是1956年9月,由茅盾致函浙江省文化局黄源局长后,被调入浙江图书馆工作,一直工作到1975年11月,由其幼子陈毛英顶替而退休。陈瑜清还是丰子恺的学生,与黄源也有学友加兄弟般的情谊。
由茅盾自传,我又想到一位叫秦德君的女子,就去网上随手搜来一篇:《秦德君:被茅盾“遗忘”的女人》 http://news.sohu.com/20101126/n277929697.shtml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