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动态
@一元随便买书店:
不知道孔网之前,我一直在淘宝京东上买书,偶尔会上当当。电子书盛兴那几年,买过电子阅读器,例如Kindle。IPad上当然也可以阅读,有各种便利的电子书APP,包括Kindle微信读书等。后来为了学习英文,下载过英文书的APP。
后来兜兜转转,还是喜欢买书来读。尤其是旧书。
有次在豆瓣看评论,瞅见了孔网这个名字,出于好奇,下了APP,很快买了第一单。
我个人很喜欢读汪曾祺。有次看他回忆读书经历,他说,由于书价越来越昂贵,囊中相形见绌,因此买书少了。即使买,也只买旧书,而且是最便宜那种。毕竟书是用来读的。品相好坏,当然也重要。但是和兜里的钱相比,还是务实为要。
他回忆小时候的经历,最喜欢在街边旧书摊上翻检。十几个钱或一块大洋就够。这种经历我也有。上初中那时候迷恋武侠,买不起书就租书读,好像是几毛钱租一天。当时金庸的小说很流行,出现了很多盗版的印刷品,一本书剑恩仇录给分割成五六册单行本,记得是蓝封面,上面毫无装饰,就一个书名和序号,形同连续剧。因为着急还旧借新,用这种方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我记得我初一还看过肯.福莱特的小说《针眼》,半个巴掌厚的一册,几乎看完的时候被老师没收了。如今故事情节几乎忘净,只记得是一本讲谍战的,且有男女交欢的场景。那时候已经有了朦胧性意识,所以读到那些文字就脸红心跳欲罢不能。后来,很晚我才知道,肯.福莱特小说迄今依然畅销,《圣殿春秋》,《巨人陨落》等更是各大畅销榜单的常客。
其实在孔网之前,我也在多抓鱼上买书。多抓鱼是自营收购旧书再出售的模式,首页有最近流行的或者供不应求的图书推介,内容介绍和书友评价都值得参考。而且多抓鱼买书后再卖掉,平台会提供免费上门收书服务,收购价格会在一两周后提示,倘若不同意,第一次退还的费用免除。整体体验还算不错。但是买过几次之后对比之下发现,价格还是偏高,甚至一些旧书比新书价格还高,不太合理。
孔网的优势是平台效应,全国的书友都可以成为书摊的主人,旧书交易非常便利,交易成功会支付一点费用给到平台,买卖双方都能接受。如果是专业旧书收购买卖的书商,可以支付年费(也不高)升级为功能更加齐全的书店。但我平时浏览来看,还是普通的虚拟书摊为主。这种书摊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图书类别,检索非常麻烦,因此,即便摊主愿意做客户维系工作,客户也没有太多忠诚度可言,何况几十万个书摊,大大方便了价格之间的比较,而单一书摊毕竟书的数量有限,再加上类别检索很麻烦,不一定正好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或者价格不一定最优。
在孔网,我最喜欢的功能当然就是价格排序,这一点,孔网的平均主义、一视同仁的做法,非常良心。特别是和淘宝、百度之类依靠竞价排名吸引商家投放广告的做法相比,孔网这种坚守,值得所有喜欢旧书的同好点赞。也正是缘于此,在孔网卖书的时候,我也得考虑价格有无吸引力。当然,买卖双方是无法同时利益兼顾的,考虑了买方的需求,卖方就只能靠在物流上动动脑筋。有次,有个卖家发我的图书出了点问题(被快递压坏),他说可以退书或者补偿,我说这样吧,我再买你几本书,能不能快递费稍稍便宜,他直截了当告诉我:他的书价几乎都是全网最低,赚的就是那么一点物流周转的差额(用更便宜的物流快递公司),可以便宜,但是真不能便宜太多。而有的书店店主走的高端路线,一旦降价,立马不客气地拒绝。当然,也有同意减免或者合并快递费用的摊主,包括我个人,为了吸引更多旧书成交,就这么干过。
如今,我几乎只在孔网买书,而且,孔网上不但有旧书,也有很多全新书的书,价格也能做到很低。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
我也在孔网卖书。虽然成交不多,而且基本都是我读过的书立刻转手卖出,卖得了更好,卖不了就家里书架放着。
网上拍卖只参与过一次,特意比较了一下,有点浪费时间,这种抬价模式,更适合商家,不大适合像我这种单纯读书的买家。当然,我只是就读书而言,不涉及收藏。收藏书籍字画等,属于另一范畴的学问,我不懂,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展开全文
后来兜兜转转,还是喜欢买书来读。尤其是旧书。
有次在豆瓣看评论,瞅见了孔网这个名字,出于好奇,下了APP,很快买了第一单。
我个人很喜欢读汪曾祺。有次看他回忆读书经历,他说,由于书价越来越昂贵,囊中相形见绌,因此买书少了。即使买,也只买旧书,而且是最便宜那种。毕竟书是用来读的。品相好坏,当然也重要。但是和兜里的钱相比,还是务实为要。
他回忆小时候的经历,最喜欢在街边旧书摊上翻检。十几个钱或一块大洋就够。这种经历我也有。上初中那时候迷恋武侠,买不起书就租书读,好像是几毛钱租一天。当时金庸的小说很流行,出现了很多盗版的印刷品,一本书剑恩仇录给分割成五六册单行本,记得是蓝封面,上面毫无装饰,就一个书名和序号,形同连续剧。因为着急还旧借新,用这种方法,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我记得我初一还看过肯.福莱特的小说《针眼》,半个巴掌厚的一册,几乎看完的时候被老师没收了。如今故事情节几乎忘净,只记得是一本讲谍战的,且有男女交欢的场景。那时候已经有了朦胧性意识,所以读到那些文字就脸红心跳欲罢不能。后来,很晚我才知道,肯.福莱特小说迄今依然畅销,《圣殿春秋》,《巨人陨落》等更是各大畅销榜单的常客。
其实在孔网之前,我也在多抓鱼上买书。多抓鱼是自营收购旧书再出售的模式,首页有最近流行的或者供不应求的图书推介,内容介绍和书友评价都值得参考。而且多抓鱼买书后再卖掉,平台会提供免费上门收书服务,收购价格会在一两周后提示,倘若不同意,第一次退还的费用免除。整体体验还算不错。但是买过几次之后对比之下发现,价格还是偏高,甚至一些旧书比新书价格还高,不太合理。
孔网的优势是平台效应,全国的书友都可以成为书摊的主人,旧书交易非常便利,交易成功会支付一点费用给到平台,买卖双方都能接受。如果是专业旧书收购买卖的书商,可以支付年费(也不高)升级为功能更加齐全的书店。但我平时浏览来看,还是普通的虚拟书摊为主。这种书摊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图书类别,检索非常麻烦,因此,即便摊主愿意做客户维系工作,客户也没有太多忠诚度可言,何况几十万个书摊,大大方便了价格之间的比较,而单一书摊毕竟书的数量有限,再加上类别检索很麻烦,不一定正好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或者价格不一定最优。
在孔网,我最喜欢的功能当然就是价格排序,这一点,孔网的平均主义、一视同仁的做法,非常良心。特别是和淘宝、百度之类依靠竞价排名吸引商家投放广告的做法相比,孔网这种坚守,值得所有喜欢旧书的同好点赞。也正是缘于此,在孔网卖书的时候,我也得考虑价格有无吸引力。当然,买卖双方是无法同时利益兼顾的,考虑了买方的需求,卖方就只能靠在物流上动动脑筋。有次,有个卖家发我的图书出了点问题(被快递压坏),他说可以退书或者补偿,我说这样吧,我再买你几本书,能不能快递费稍稍便宜,他直截了当告诉我:他的书价几乎都是全网最低,赚的就是那么一点物流周转的差额(用更便宜的物流快递公司),可以便宜,但是真不能便宜太多。而有的书店店主走的高端路线,一旦降价,立马不客气地拒绝。当然,也有同意减免或者合并快递费用的摊主,包括我个人,为了吸引更多旧书成交,就这么干过。
如今,我几乎只在孔网买书,而且,孔网上不但有旧书,也有很多全新书的书,价格也能做到很低。这真是读书人的福音。
我也在孔网卖书。虽然成交不多,而且基本都是我读过的书立刻转手卖出,卖得了更好,卖不了就家里书架放着。
网上拍卖只参与过一次,特意比较了一下,有点浪费时间,这种抬价模式,更适合商家,不大适合像我这种单纯读书的买家。当然,我只是就读书而言,不涉及收藏。收藏书籍字画等,属于另一范畴的学问,我不懂,就不再班门弄斧了。 ...展开全文
2022-10-22
1 20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