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莘图书

实名认证

每日下午五点之前买书可当天发出

16 关注
698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晒晒书架# 全10册 大师的手稿 伊丽莎白马琳艾瑞克乔治马克思弗兰克奥德凯绥约瑟夫亚历克斯外国艺术史艺术家经典手稿河北美术出版社 总定价:311元
291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康熙原版大图全彩高清国画(总定价:382.5元)
序号 书名 书号 定价
1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梅谱》 9787571807993 47
2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兰谱》 9787571808006 46
3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竹谱》 9787571808013 49
4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菊谱》 9787571808020 48
5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山水谱》 9787571808037 46
6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草虫花卉谱》 9787571808044 49
7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翎毛花卉谱》 9787571808051 49
8 《康熙原版全彩 芥子园画传 杂花》 9787571808068 48.5
...展开全文
351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晒晒书架# <中国山水画技法学谱>(升级版)定价:96元 河北美术出版社 书号:9787531033660
295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得法——从芥子园画谱到国画山水画创作》一书以《芥子园画谱》为基础,从不同类型的历代山水大师名作分析,解析技法、变体创作。让初学者能够很快地掌握中国画的创作原理,通过临摹、解构、重组、变体等方法画出完整的山水画。。
本书框架结构参考《芥子园画谱》的山水树石卷,分成两部分讲解,第一部分由国画基本常识、皴法、树法、云水法、点景法、设色法六章构成;第二部分由传统山水画构图三远法、山水创作常用章法、山水画创作常用幅式、山水画由临摹到变体创作四章构成。每一章节都有完整的技法步骤演示,同时配有对应的经典作品参考。希望通过对山水画技法的总结整理,给读者一个相对完整的山水画创作程式参照,有助于读者在传统经典作品的协助下找到规范的创作学习途径。
249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十七帖》是王羲之著名的草书代表作,帖为一组书信,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凡二十七帖,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六字。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原墨迹的情况在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有详细记载。
《十七帖》风格典雅,气象中正平和。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

南宋朱熹评:“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北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是人们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
6887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颜家庙碑》,立于唐建中元年(七八〇),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为其父颜惟贞所作。此碑碑阳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七字;碑侧各六行,每行五十二字。其字笔力雄健、结体庄密,通篇刚劲严整,雄伟挺拔,字里行间掺以篆籀笔意,点画中蕴含朴拙老辣之韵,可谓人书俱老,当为颜书中最庄重者。
2065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王铎草书法帖
《王铎草书法帖》系列选取了八卷王铎草书的经典之作:《王屋图诗卷》《自书诗五首》《临淳化阁帖卷》《杜诗六首卷》《秋兴八首卷》《唐诗八首卷》《赠沈石友卷》《泥金自书诗卷》。
1847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我国篆刻艺术的肇始,距今已有两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篆刻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秦汉和明清是三次鼎盛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篆刻作品给我们留下了独特的艺术价值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被历代篆刻家奉为圭臬,也为印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7人阅读
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
在世界素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列宾美术学院为代表的俄罗斯“素描教学体系”独领风骚,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选派出多批优秀的青年画家到该院学习、深造。这些画家毕业回国后,成为中国画坛和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美术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093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祝大家双十一快乐 ,本店不打折(◍˃̶ᗜ˂̶◍)✩
1729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我们虽然常以“一衣带水”来形容中国与日本之间地理位置及文化关系的密切,但是我们对这个近邻的研究与了解却远远不及他们对我们的研究与了解,甚至于简单地认为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派生样式或次文化,日本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文化或艺术独特性。

其实,事实远非如此。本书的基本写作思路就意在展示日本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它总是与继承性与延续性相辅相成,不断以动态的眼光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既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又维系传统文化的根本,这是日本文化得以发展的基本成因。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流行的风俗画,分为手绘和木刻版画,题材以江户市井生活和风景为主。浮世绘版画吸收了西方写实绘画的立体透视画法,但整体仍保留着日本传统绘画的平面装饰特色。

浮世绘版画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背离西方学院派传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对于日本浮世绘版画及其引发的这段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上双向互动的佳话,中国读者虽然并不陌生,但也不太熟悉,在中国美术界至今缺乏全面系统的介绍和研究。潘力的《浮世绘》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和研究日本浮世绘版画的专著。该书的出版,有助于增强
...展开全文
1464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虞恭公碑》,全称《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唐贞观十一年(六三七)刻,岑文本撰,欧阳询八十一岁时书。为欧阳询最晚年作品,原碑在宋代已残。此碑结体严谨清峻,体方书圆,书法方劲有格,深稔秀腴,气度雍容,格韵淳古,矩法森严,为欧书中典型之作。明赵涵《石墨镌华》评云:“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善小,而书法严整,不在二碑之下。”并叹:“时信本已八十余,而楷法精妙如此。”此作品已脱离了“欧体”在《九成宫》,《化度寺》中所具有的凝厚严谨的特征,而更趋于自然流畅。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楷书,因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回国后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此帖落款为贞观九年,当为后人集欧阳询字而成。
1932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
书法艺术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是学习书法的入手法帖。

★冯承素摹本(唐人摹本中最接近真迹者,最受推崇)
5876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