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书之教师篇 --
在古代,传承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口传心授。不像现在,老师在教室里讲上一天,学生还不一定愿意听。在古代,学习知识非常困难,所以学生都希望能够学到老师渊博的知识。提起老师,就必须提起一位古人,那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圣人。孔子可以说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历史上名声最大的人了。很多人想不明白,孔子为什么会名垂青史呢?他没有辅佐国君称霸天下,也没有中兴周朝,也没有领导过经典战役,也没有发明创造,也没有富甲天下,也没有做过大官。其实孔子之所以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孔子是华夏历史上,最出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修订编纂了很多典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三千弟子,而且这些弟子中,有七十二位非常出名的贤士,在当时都有了一番各自的成就。古人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基于师道尊严,所以古代弟子拜师的时候,除了学生要行三跪九叩大礼之外,学生的父母也要向老师行大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要尊重老师,老师的教诲必须遵从。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很多传统的文化已经被丢失了,师道尊严到现在已经变了味。学生们交了学费以后,就觉得自己学习老师的知识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没有了薪火相传的认识,有的学生还会对老师动手,这都是社会的悲哀,人性的凉薄。希望全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教育,更加重视素质。重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老师们都能洁身自好,学生们都能尊师重道,恢复传统文化,继承老祖宗的精神,让华夏文明能够薪火相传,在世界民族之林再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