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他书屋

实名认证

一次次邂逅,一次次相遇,书要找个爱它的人。

175 关注
465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废品站寻旧书# 今天,天气冷,有风,转了几个站点。啥也没有收到,在一家面馆吃面,嗳和暖和。不大一会,面馆进来五个扫卫生的人员,其中有一个认识。并说,我们有点老玩具,你拿去给盒云烟。我打开袋子瞅了一眼,行。回家一整理,收获不多,却回忆起童年,五十多年。分享玩具。
195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淘书小记# 今天,阴历初一,送完快递,走了几家书场,收获不少。有数理化丛书,以前,自知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下午这几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还有两本字帖,一本汾酒志。
190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淘书小记# 今天,去送一单快递,赶上下雨。去废品站躲雨,就看书,翻出一本予盾小说一集(1)和朗读者一套。书中有收获,真没有想到是车工貮元,书友们分享,评一评。
545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20
今天,山东临沂买书之人,发来回话,为了5元不值,仍然不见退书。还说,父母花了子女一分钱,子女要算帐。我回应,世界那有父母多花子女的钱,只有不孝子孙。每当我们看去世之人门前墙上贴一张告白,张张都是不孝之子,连这都不懂。
245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前几天,网上卖书,碰山东这么一个人,买书只问价不问书的质量,低价买书包邮到手了,又说书不行,又不想退书又想叫赔钱。大家说,这种人怎么处理呢?花钱赚便宜,没赚上还叫人赔偿。
27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9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一本玉匣记里有一外币,不知那国家家的。
731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淘书小记# 今天下午,在家正上书,来了一售书信息,急忙找出发货。完后骑车顺便在外转,跑了几家废铁站,也没淘到货。猛然想起有一老乡也收废品,就拐到那儿去了,见面祝贺中秋节各家团圆,回老家去吧。嘟嘟几声,来一三轮车给倒了四、五袋废纸,老乡也忙其他事去了。我坐下翻了半个来小时,收获满满,与书友分享。
809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姑嫂妯娌妍婵娟
@艺宝堂美术馆:
寂寞寒窗空守寡,…………这个对联如何对,考考大家的才情?

♚寂寞寒窗空守寡,男人对眼随便耍😂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秀成作品
¥568.00 全新
2023-08-31
1 7 45
597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这书是春明外史吗?
@tty453388:
#夏日絮语#
今早收到书友寄的书,在孔网寻了好久,保存很好,高兴。
吃着🍇继续看早书,列为猜猜是啥书?
2023-07-19
1 4 49
582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昨天,跟一朋友出去收货。转了好几个村,别说碰到货,连人也不见,好不容易来到一个大一点村子。到人家门口遮阴,也就是躲太阳光,我俩正喝水呢。突然,吱的一声,把我俩吓了一跳,原来大门开了,走出一老头。问我们干啥呢?我们说收书收古物,老头说:“我爷爷给留下一小箱破东西,你们等着。”不一会,老头果然给拿出来两包东西,朋友打开一看书给了我。我慢慢细翻,猛然发现一本民国书,完后拿其他书一夹放在一旁,然后若无其事又翻了一会其他书。朋友和老头说着话翻着其他东西,却没有发现我这秘密,后来完事,老头大体看一看书,说给二十元吧。晚上,我打开这本书后,却是民国善本三字经、百家姓等,真是不虚此行。让爱书的人瞧一瞧,怎样?
3.6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7 60
#五一小长假# 今天,都说五一小长假,还是摆摊在我们这儿动物市场一一“简称狗市,就是卖动物和其他古物等市场”。人流动不少,生意也好,主顾大多有时间都过来淘货。道是有一老太却送来了一包书,使我来了精神,好久没有碰到好货啦。五一劳动节惊喜,与大家分享货品。
1.3万人阅读
4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49
我上的书也没有通过,同感。
@业余书友:
#孔网审核系统出毛病了?#
早晨六点左右,我就上传的书,到现在还没审核过去,一本违禁书没有,为啥不给我通过?
希望客服看到这条消息,帮忙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就今天我起得早勤劲了一回。
到底是孔网系统审核问题还是我手机的问题,别的店铺有这种情况吗?
怎么感觉好像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呢?
???
2023-04-18
1 30 51
579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旧物件# 说起对书的理解,很多人就是学习。经常摆摊,有人一见我的书摊,这不是书,是钱,从经济说起。有人说,这是见识,从社会说起。有人说,这是岁月,从历史说起。有人说,这是团圆,从家庭说起。有人说,这是爷,从辈分说起,为什么呢?问,答,拥有书就是爷,不说岁数。有人说,这是最好的资产,比留下房子、票子强多了,从继承说起。
82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恭喜,恭喜。
抱歉,动态被删除或屏蔽,现已无法查看。
590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老家就母亲一人,老爸走了五、六年,过年回去母亲非常高兴。而我却时时叹息,童年长大的地方,虽然年年建设,却总是缺一点文化。记得小时候商店,有卖酒、烟、文具、小人书、布等纺织品和年画,现在空无所有,只留下门面上面八个字,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舞台,也就唱戏的地方,到了正月挂灯,点灯展和耍船、高跷等,也关门大吉。学校原来八百多学生,这时侯连老师也不够八十人,教室却比原来大了、高了,是二层楼。乡政府已有几年不复返了,拆乡并镇。过去全乡医院前前后后几排房,只剩下几个珍所似的和一个大门。全县有名的粮库没有粮,场地成煤场。我常想回老家,毕竟有母亲,又有父亲留下的房屋和场地。做一做事,却没有合作的人,联侯系几年也没成,事有时候也真难做。就好像诸葛亮找姜维,找了多半辈子,才把平生所学传给。什么时候回老家开一家书店呢?常常思考,也常思在父亲的房子创新,也常母亲,年又过去了。人还的旅途,在外又忙碌起来,人生啊。
5996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