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
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22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蒙特梭利结合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研究的成果,以及对孩子教育的切身感受,从家庭教育的误区与缺失入手,全面揭示当前存在于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从盲目进行早教、过分依赖学校、过度娇惯溺爱、不懂科学教子、不会因材施教、忽视性教育、缺乏身体力行,并对其进行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论证,为深陷家庭教育误区的父母们,辟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子的光明大道。
生命之初的几年是人生的最重要时期,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科学的蒙氏教育,应伴随儿童生命的开始,在家庭中应用起来。
17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


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67年写作生涯,创作超过25部小说,被评为20世纪桂冠作家。1950年,第1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1976年,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1981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1986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功绩勋章。
16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村上春树的新长篇小说,也是他所有作品中“不一样”的小说,被媒体和读者誉为“村上春树突破之作”。
在名古屋上高中时,多崎作有四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两男两女,他们的姓氏都带有色彩——“赤”、“青”、“白”、“黑”,唯独多崎作的名字“没有色彩”,也只有他离开名古屋到东京读大学。大二假期返乡之际,多崎作突然被四位朋友告知要绝交,对原因没有任何说明。他深受打击,几至形销骨立,许久许久才恢复过来。
十六年来,他们始终没有见面。
如今已经三十六岁的多崎作,在女朋友的劝告下,终于下决心去拜访抛弃自己的四个朋友,以弄清真相。由此开始了他的“巡礼之年”。
当结尾一块拼图集齐,谜底揭开,十六年前的秘密、十六年间发生的变化,以及十六年后的结局,都令人震惊、伤感。
14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魔法师》被纳博科夫视作《洛丽塔》的前篇,预示了《洛丽塔》“着魔的猎人”的主旨。在小说中,纳博科夫把“魔法师”设定为一个好色的中年男子,他向一位寡妇求爱,为的是要接近她的女儿。“《魔法师》的情节和《洛丽塔》有相似之处,但魔法师用魔法把欲望变成了童话般的梦,从而创造了和《洛丽塔》截然不同的结局。”
13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这是余华全新长篇小说《第七天》的开篇,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悬念,一个走向殡仪馆、将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后还能留给读者什么呢?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
《第七天》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
13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中,作者想展示的便是女性性行为(男性性行为在另外一册中介绍),也即是许多世纪以来被主导各个社会的生育模式所忽略或压抑的性行为方式
13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日本怪谈录:民俗民家笔下的妖怪秘录》选编了日本著名民俗研究者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日本的传说》《妖怪谈义》等著作的内容。记录了姥神、山神、河童、天狗、夺衣婆等神鬼,以及弘法大师等历史人物的奇异传说,并考证了这些传说发生地的遗留痕迹,配合日本神社、灵异遗迹的照片及插画,展现了一个日本式的魔幻世界。
10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族长的秋天》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文学成就高的杰作,它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作品浓缩在其中,将魔幻现实主义发挥到,被誉为“近五十年所有语种里伟大的小说”。
《族长的秋天》运用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讲述了一个人无所不能却孤独落寞的一生。他在难以数算的岁月中享尽荣光,却无法改变“没有能力去爱”的命运,于是他一边用权力的罪恶补偿这无耻的命运,一边在只有母牛的宫殿里沦为自己孤独的祭品。在《族长的秋天》里,马尔克斯融入了自己对孤独的深沉感受:族长的孤独,正是在名望光环下马尔克斯孤独内心的写照。
9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神之简史:人类对终极真理的探寻(精装)》的导言介绍了对神祗信仰的背景,以说明信仰深深地浸润在人的大脑和身体中的方式。接下来一章的标题为“混沌初开”,此章考察了早期人类的艺术、性别、故事、音乐、舞蹈、建筑、礼仪、祭祀,以及对自然界的崇敬等,以探究神祗之性质与意义的方式。尽管这些主题出现得很早,但是它们仍然贯穿于全书。
15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佐渡三家朱鹮保护组织欢欣鼓舞。五颗卵意味着五只小朱鹮,到访保护中心的游客也为之雀跃。
然而,人们的喜悦与期待再次落空。4月30日,小绿突然死去。小绿留下的五颗卵承载了日本产朱鹮的血脉,是人们最后的希望。它们能否孵出,备受瞩目。
5月20日,环境厅公布:“五颗卵没有孵化的可能性,人工增殖失败。”
小绿之死加上孵化失败,日本产朱鹮的血脉就此断绝。仅剩的存世的日本产朱鹮小金,也已无生殖能力。凤凤于6月被送归中国。
平成七年,昭和七十年(1995年)。春雄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日本产朱鹮将迎来的巨变,竟然是彻底的灭绝。
35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冒险家、神奇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德刚刚结束一次环球旅行,四处搜寻Z为珍稀和不凡的神奇动物。他来到纽约,原本只想短暂停留几天,但他的旅行箱被人拿错,导致一些神奇动物从箱子里逃出来,惹出了大麻烦……
《神奇动物在哪里》是J.K.罗琳创作的D一个电影剧本,她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国际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这个一流的史诗般的神奇故事发生在1926年,也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故事发生的半个多世纪之前。它的关键词是“友谊”“魔法”和“大混乱”。影片展现了一系列富有魅力的角色,主角纽特·斯卡曼德由奥斯卡获奖演员埃迪·雷德梅尼饰演。
28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故事充满诗意而又复杂,融合了惊悚悬疑的元素,既令人心碎又令人难忘。也许,穿越荆棘就是成长,而伤口,恰恰代表足够坚强。
2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爱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完美爱情组合”?迷恋是源于真实,还是出自想象?爱情注定是“一年的火焰,三十年的灰烬”?爱情,是生命中少有的能够令人为之雀跃、神夺的乐事,然而一旦遭遇现实,爱情往往又变成了苦痛与折磨。如果我们能够以知性的态度剖析爱情。或许爱情的火焰就能得以不灭,或许爱情的灰烬里又能重现火苗。作者以冷调的打趣、旁征博引的解析,理智而知性地打造出一条恒久亲密的爱情之道。近乎不可捉摸的爱情,终于显出了可供揣摩的轮廓。如果你正在为爱苦恼,本书将为你扫除恋情酸涩的疑难,永恒之爱将不再难以企及!如果你正体验着爱的甜蜜,本书将带你去探寻更多的贴心和温暖,甜蜜之爱将更具永恒的魅力!
27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的成果也是对传统的教育子女的知识的重大颠覆。传统的知识来自一些个体的经验,那些经验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程序检验就被奉为金科玉律,所以害人匪浅,流毒时间也以百年千年计。而这《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却来自精密设计的科学计划,所以得出的结论配得上我们的敬重和信任。
2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