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睦汪氏遺書」~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编选苏轼诗共6卷,凡500余首。具考证汪氏家族自明末从安徽歙县迁到杭州丛睦坊,汪师韩属始迁祖汪然明的第五代裔孙。他少以文闻名,壮年习诗,晚年一意穷经。虽仕途不顺,但著述则是整个家族中最为宏富的。所撰《苏诗选评笺释》是乾隆年间《御选唐宋诗醇》底本,清光绪年间汪氏后裔汪簠搜罗家族残卷,重刊《丛睦汪氏遗书》,使《苏诗选评笺释》得以面世。第二章探讨《苏诗选评笺释》编选背景、编选宗旨及选诗特色。《苏诗选评笺释》应乾隆盛世“醇雅”诗风而出,属于清中叶宋诗风发展,官方折中唐宋诗的表现。选诗需符合孔门“六义”之旨,即有学问、性情,温柔敦厚;又能卓然自成一家,即有创变,能代表一代诗风。所选苏诗从题材上看,主要是长篇的写景状物类诗歌,蕴含了汪师韩古文家兼诗人的双重身份;从体裁上看,以古体诗、七律居多,符合苏诗创作特点。汪师韩肯定了苏轼古体诗气博体大、结构复杂、浑融流畅等特点,赞颂了苏诗七律精湛的诗艺和意趣。第三章论析《苏诗选评笺释》评点内容。汪师韩的评点十分全面,自成系统。首先,以起承转合方式分析苏诗章法特点,点明主旨;直觉感悟描述苏诗风格;论析苏诗抒发的情感。其次,论述苏诗艺术手法创新之处,用韵险中求胜,不走故常;语言上,用字声调,语言风格都有创新;题材方面,工于翻案,俗题材写得雅致,用艳体写雅题材。最后,辨明苏诗渊源,苏诗在承袭前辈诸多诗人诗体基础上又进行新变;苏诗还模拟借鉴古文、赋、史传、佛道经典。此外,汪师韩批驳旧注评家对苏诗的误解,维护苏诗。第四章探究《苏诗选评笺释》评点特点。《苏轼选评笺释》的评点,暗含了汪师韩“尊苏”倾向;彰显了汪师韩“学问”“创新”和“性情”相统一的诗学理念,是乾隆年间宗宋诗派特点。在评点方法上,相较于其他评点本,《苏诗选评笺释》更注重苏诗的整体评判,第五章也是重点阐述了成书的意义!纵观很多出版都是「苏轼选评笺释」而此版本冠以「叢睦汪氏遺書」很少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