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于心

实名认证
174 关注
5924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晒晒我的年度购书账单# 今早看关注,才知道孔网有这一统计功能。感觉好像自己没买多少书,可看了孔网购书统计,还是小小的震撼了一下,12100,平均一月1000。其实我在孔网开店,自己也有大几万的书,买的书有的到现在都还没翻翻。可能好书的人都这样吧,看到好书就像看见美女一样都想自己拥有。书友都有同感吧!元旦,寒冷的冬季,大多数都窝在家防羊抗羊吧,多看看书,孔网有海量的好书供大家拥有。虽然没有美女相拥,但我们精神拥有。看书吧,朋友书中自有…………大伙都懂。 最后再啰嗦一句, 收到快递一定先消消毒再打开。羊太多了,咬住不要命,可难受。
1.9万人阅读
4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3
童年的记忆

年后看冬奥会,看到滑冰赛,不仅对童年时的冬天充满着无限的眷恋和怀念。现在的冬天,没有漫天飞舞的大雪,没有屋檐上倒挂的冰溜子(冰簪),没有火炉,没有撑人的冰面;没有了到处撒野皮孩子;也没有了哪个年代的热闹。今天的孩子们在冬天玩的把戏,也就只有盼着下雪,堆个雪人,辛辛苦苦堆好了,一转眼就化成了水,令人沮丧。

我小的时候,赣榆天气非常冷,河沟里的冰结的厚而实,是我们儿时天然的娱乐场所。那时冬天一到,沟河全冻,不见水面,老天爷也经常下大雪,任何一条河,一个沟,一条小路、巷道都可以成为溜冰场地,因此溜冰成为冬天里最火爆的把戏。溜冰,我们赣榆叫“打滑子”。我们那时会不会打滑子,滑得远近,是对一个少年的胆量,能力的综合评价,不会打滑子是件很丢人的事。那时候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内衣,没有羊绒衫,大家都穿一件空心袄,大档棉裤。没有扣子的就用一根草绳子勒在腰上,家境好点的穿双做的棉鞋,没钱的就穿双“毛窝子”(用芦絮编织的一种鞋),唏嘘着两行清水鼻子在冰上比赛。赛场大都是家前屋后的沟、河面上,丝毫不用担心漏到冰窟窿里,那冰厚的可以上牛车。所谓比赛,就是比谁一次滑得最远;先要有一段助跑,然后双脚并拢,掌握好平衡,靠惯性滑行。技术高的在滑的过程中能够变换各种姿势,类似如今天的花样滑冰。谁得了第一名,赢得的不是奖品,不是掌声,而是在孩子群里的威望。
...展开全文
7744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6
#人间三月芳菲始# 今天天不错,暖和,一家3口出去溜溜,不能出远门,到青口到河边转转。一时童心大起,和儿子玩起了打水漂。 打水漂,又叫做打水跳,我们赣榆民间又叫撇光光,是古老的游戏之一,据说从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不知各位玩过没有?在河边找了些石子,瓦片,像小时候那样,弯腰把手中的石子,瓦片一个个地向水中掷去。只见小小的、薄薄的瓦片贴着水面“刷、刷、刷”地起伏飞着,使水面泛起串串涟漪。如何将水漂打得既多又远,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打水漂的质量,取决于石片的形状、人水角度、石片的直线速度和其自转速度等因素。出手的直线速度决定石片向前的能量大小,人水角度和自转速度决定飘离水面的能力。童年时,农村河沟多,小伙伴们常聚在一起,玩打水漂游戏。选一石片或瓦片,近圆形为好。母指与无名指捏紧石片,食指紧贴石片边缘。水边成侧弓步,上身下压,出手与腰平,引弓待发状。转腰,摆臂,力量集于石片之上,目标前方水面 6--7 米处甩出;出手瞬间,食指用力使石片以重心为轴自转。石块便如“蜻蜓点水”,溅起水花,轻快、敏捷地漂出很远。可现在只能说说,想想了,腰不行,玩了几片就不敢了,别再把腰突给搞出来了。教教儿子,看他玩的那么开心,似乎又见到了我的童年。
1.3万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整理出一套80.90年代的《文史知识》留存阅读,多余的上传到孔网给喜欢的书友选购。又在书里翻出一些有趣的夹带物,大小书签,年历卡,旅游纪念品,订阅收据,参观卷,邮票,成绩单,老师的补课费,剪纸,还有一张1984年中华书局赠送的年历卡,等等一个小惊喜,一上午没白忙活。
9463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4
#有年代感的收藏品# 管控在家,闲来无事,翻箱倒柜。嘿,倒腾出满满的记忆,儿时的小图书,老照片;学生时代的杂志,书籍;青年时收藏的邮票,毛像,钱币,老底片,年画……。天天忙店里的事,好多年都没动了,倒腾出来,感觉时光到退了几十年。喝着香茶,翻着记忆,回味往事,不知不觉,又是一天。
2.9万人阅读
7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2 73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按了暂停健,堵在家里一个星期了,开不了店,发不了货。少了忙碌,吃的好,睡得香,感觉又壯了些。每天一杯茶,一手机,一电脑,整理放在家里几年没动的书刊,旧藏,偶尔会发现夹在书中的小惊喜,小日子自我感觉挺惬意。但对在店购书的各位书友说声对不住了,管控太厉害了,到时路一通即给各位发货,感谢各位!
1.3万人阅读
4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