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夫子上淘到这书,品相非常好了,满意之外,还有些激动。说这本书仿佛是我失散又阔别的旧时好友,一点也不过分。
高中毕业考入军事学校,心气很高,一头扎进专业相关的书籍中。在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中,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我读书必记笔记,作摘抄,这本书差不多记了一本笔记本。还有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富勒少将的《战争指导》,也是这样读完的。几个寒暑,读、写、译,渐次而来,匆匆而过。这样读书,肯定慢,但能读进去,若没读进去,也不会读完,也没有毅力做那么多的笔记。
我是理科生,高二就分科了,史地知识本就掌握的非常贫乏,也不懂史地学习的方法,当时,也没有相应的地图,所以,读这些书也不容易。但是,好在这些书,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一场场战争或战役的过程,而且以浑厚的历史为大背景,相关时代的地缘格局,技术进展,政治争夺,也非常丰富。间入其中的评论,更是扎实精当,读来对何为"深刻"有了比较真切的体会,而“深刻"是引人入胜,令人着迷的。
毕业后,再也没见过这本书,也就渐渐忘记了这本书,近些日子,也许是年龄的原因,也许是俄乌战争的原因,又让我想起了这本书。
这本,也许是孔夫子上品相最上佳的一册了,已经四十年的书,还如此品相,实属稀少,可能比我当时读的那本还好。其实,我肯定不会再如当年那样下工夫读它的,当然了会翻翻,也重忆一番当时的专注与朝气,但这毕竟是别有怀抱了,“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让激动之中,渐渐地又生出了绵绵的怅惘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