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闲阁书友

实名认证

青年时开始买书读书,积四十年之功,希望这个人生也算完美。

8 关注
92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关店批量转让旧书

因退休带孙子,无力经营小书店,现大量自藏旧书低价批量转让,一口价格2元一本。书目参见图片,但不限于图片书目,有意向再补充。
19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0
#谈读书、藏书和售书# 【私人藏书出售】

出售各种新、旧文学、历史、哲学、社科等经典优秀作品。
因为书籍太多,无法上传目录,可根据书影先沟通,再选购下单。

品质保证,介意慎拍,欢迎到孔夫子旧书网其乐书店,和线下实体店选购。

五本以下邮费自理,五本及以上包邮,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谢谢体谅!
...展开全文
155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售书存照# 因需要照顾外孙女,没有精力再经营书店,现特别优惠批量转让新旧书籍,有意者留言协商。

所有新旧书籍都是自己的个人收藏,品质有保证。
225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读书偶得# 近日购读二书:

《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美)赫拉尔多·L.芒克、理查德·斯奈德编著。这部书虽然人物众多——15位该学科顶尖权威,内容广泛——近50年比较政治学思想梳理,篇幅巨大——达858页,毕竟只是访谈录,阅读起来会相对轻松若干。同样,因为比较政治学是当代每一个合格公民都应该多少懂得一点的必要知识点,领会这本书的启发意义就显得相当重要。据说,书内不仅有严谨的知识传授,也有较多学界八卦,这应该让我们放松了心态,何况访谈本身大多通俗浅显,我们不被自己的懒惰打败就行了。阅读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的序,自称见过书中多位教授,苦读并受教于他们,“对我而言,这书更有亲切感”。但通读全文,更多流露出一些言不由衷,颇不适宜的酸酸不爽感,奇怪之下,上网查询,方才感觉是不同意识形态斗争在作怪,或许出版社应该在版权页依旧例印刷上“供批判用”更合适,一笑。

《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选1997—2019》(英)詹姆斯·伍德著。此前出版的几种伍德书籍中译本都有收藏,本书是新出的一种,收录了从1997年到2019年的部分文学评论文章,是分别从其它文集中抽取组合而成。文章虽然多有重复,评论的却有许多我喜欢的作家,如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索尔·贝娄、约瑟夫·罗特、赫拉巴尔、奥威尔、科马克·麦卡锡、奈保尔、梅尔维尔、普里莫·莱维、伊斯梅尔·卡达莱等等。想当年阅读董桥多个选本,一样乐呵呵不厌其烦,好文不怕重录,一书在手,权当再读一遍。

...展开全文
1313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7
#我的书房# 旧房装修后,留了两个大的旧书架和电脑桌放书,孩子网购的旧书桌也正好。新书架被装修公司做成了古董架,书放了两层,看起来比较零乱。另有许多书被深藏在新书架上方门内空间,层层叠叠,很不方便拿取。
1.1万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59
#双十二活动劲爆来袭# 为答谢读者关注与支持,本店即日至11月11日止,开展满90元免快递费,满150元再减10元,满300元减30元的优惠活动,机会难得,谢谢关照!
1121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读藏之间# 近日购书两部,合计实付168.2元:

《天鹅之舞:普鲁斯特的公爵夫人与世纪末的巴黎》[上下](美)卡罗琳·韦伯著,马睿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丛书”,2021年6月1版1印,精装定价239元。这是一部有别于真实历史的大部头文学传记,从普鲁斯特长篇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涉及的三名重要女性入手,广涉十九世纪法国社会风情,深入生动地呈现了三位女性的社交网络生活。本书吸引我的有三点:一是我一直对描绘社会风情类的纪实类作品缺乏抵抗力;二是对普鲁斯特如何改造真实人物于小说中很有兴趣;三是这本书的文字细腻典雅而不缺活泼,阅读颇畅快,这是优秀非虚构写作的品质保证。

《笔记文选读》吕叔湘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文库”,2021年7月1版1印,精装定价58元。笔记文体浅显随意,是质胜于文,又接近现代语体的文体,尤适合我这样没有专业古汉语训练的白痴,因而我阅读的偏好便有笔记文体,亦是我学习作文的最大资源。吕老这本小书初版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主要选辑自《世说新语》、《国史补》、《梦溪笔谈》、《志林》、《鸡肋编》、《老学庵笔记》、《岭外代答》、《癸辛杂识》、《武林旧事》等九本笔记名作,文后有注解和重点讨论提示,动机是给初学文言的读者提供一个范本。如今我等再读,似乎讨论提示部分比同类当代选本,形式更为别开生面,内容亦多新意。

$$
...展开全文
1094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读书偶得# 虽然当下生活平淡,却也有太多诱惑,需要自己不断调整心态,拒绝无聊事件的打扰,坚守初心,回归到有品质的阅读和写作生活。这个看似简单的希望,却也总是不能如愿,足以证明自己真是老了,虽有不甘,而无力反抗,有了更多随波逐流的心态。孙犁的晚年如是乎!
986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转发动态
@弓长张9:
#欢迎孟晚舟回家#
风向|揭秘打开孟晚舟回家之门的法律钥匙
原创 风向 凤凰网 今天
文/ 凤凰网《风向》特约作者、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 宋春雷
编者按: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已经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即将回到祖国,并与家人团聚。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应该是孟晚舟和华为方面,通过“辩诉交易”的方式与美国司法部门达成和解,从而获得美国司法部门的暂缓起诉协议(DPA),得以获释。何为辩诉交易?为何说这是打开孟晚舟回家之门的法律钥匙?凤凰网《风向》栏目邀请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宋春雷律师解读。
辩诉交易,英文是Plea Bargain。从Bargain这个单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涉及讨价还价的法律概念,讨价还价的双方是刑事案件中的检控方和辩护方,检控方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作出改用较轻的罪名起诉、暂缓起诉甚至不起诉的决定。
在很多人眼中,司法审判就应该是一个钉是钉,铆是铆的事,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半点含糊,怎么还能够像菜市场一样讨价还价呢?这也太不严肃了。但是现代司法制度和讲究非黑即白的传统司法制度是有区别的,现代司法制度,在坚持公平正义这些传统法律原则的基础上也引入了司法效率,司法成本这些概念。辩诉交易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司法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司法效率和司法成本的问题。
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审判制度程序繁琐,往往会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举个例子,美国有些州的法院,在正式开庭前,检察官和辩护人都有权申请更换对己方存在“敌意”的陪审团成员。这样的机会双方各有5到8次,换而言之,只要双方愿意,开庭前就可以把陪审团成员完全换一波。有时候光确定陪审团成员人选的程序就可能持续几周,而正式的审理还根本没有开始呢。这样的审判进程对检控方和辩护方乃至全体的诉讼参与者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任何一个国家的司法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计成本的诉讼行为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所以辩诉交易制度就产生了。
辩诉交易可以由控辩双方的任何一方提出,只要另一方同意方案,辩诉交易就可以达成。任何一方都无权强迫对方接受本方的辩诉交易方案。所以,一个案件,有没有辩诉交易的空间,取决于检控方与辩护方各自对案件审判结果的信心。如果任意一方对于案件的审判结果充满信心,那么他是不可能接受对方提出的辩诉交易建议的。比如章莹颖案件中,检控方曾经考虑就章莹颖遗体下落的问题与嫌犯克里斯滕森进行“辩诉交易”,以不要求死刑为条件交换章莹颖遗体下落的信息,然而被他拒绝了。因为克里斯滕森一方很确信自己不可能被判处死刑,所以这样的交换条件对他没有吸引力。所以控辩双方对于未来审判结果的不确定是达成辩诉交易的现实基础。
一般情况下,辩诉交易可以在最终宣判前的任何时刻进行(有些大陆法系国家要求在庭前完成),控辩双方可以根据诉讼的进行过程确定是否要提出辩诉交易或者接受对方提出的辩诉交易要求,但是法官不会介入双方的辩诉交易或者向双方提出进行辩诉交易的建议。辩诉交易只在检控方和辩护方之间进行。
以孟晚舟案件为例,之前关于是否启动引渡程序的诉讼就整整进行了快三年,如果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国,那么此后将会进行的诉讼毫无疑问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式的诉讼。而且由于本案的影响力,相比孟晚舟来说,美国司法部更加输不起。如果耗费了大量的司法成本仍然无法给孟晚舟和华为定罪,这对美国司法部声誉的打击是很严重的。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司法部提出进行辩诉交易也符合美方的利益。
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美国司法部就是以辩诉交易的方式与汇丰银行达成暂缓起诉协议(DPA),换取汇丰银行对美国司法部的合作,进而获取证据用于指控华为和孟晚舟。这次的辩诉交易中的暂缓起诉协议(DPA)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特别要说的是,西方法律制度中辩诉交易制度和这两年我们国家刑事诉讼案件中经常出现的认罪认罚制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种制度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西方国家的辩诉交易制度相比我们国家的认罪认罚制度来说,尺度更大,操作手法也更为“奔放”。我们国家的认罪认罚制度是不允许改变罪名的,就是我前面说得钉是钉,铆是铆,故意杀人就是故意杀人,不会因为认罪认罚就变成过失致人死亡。我们国家的认罪认罚制度是在嫌疑人承认检方指控的罪名的基础上,在量刑上给予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的处罚。而西方国家法律制度中的辩诉交易是一场真正的交易,以前的辩诉交易一般是以被告人认轻罪来达成协议,现在更进一步发展到连是否认罪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这就是最近几年经常出现的暂缓起诉协议(DPA)制度。
这种制度多见于企业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需要被告人承认控罪,只要承认存在相关的事实并愿意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遵守协议的约定落实整改措施,就可以最终获得不起诉。比如这次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门达成的就是DPA协议,孟晚舟并非认罪,但是依然与检控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并被释放。
...展开全文
祖国
¥3.00 八品
2021-09-25
1 6 41
635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读书偶得# 一段细节层次丰富,让人印象深刻的小说开头:
和布兰达第一次邂逅相遇时,她让我帮她拿一下眼镜。然后,她迈步走向跳水板边缘,模模糊糊地向游泳池望去;此刻要是池水已被排干,近视的布兰达也是不会知道的。她姿态优美地纵身跳入水中,一会儿又游回池边,她那有着金棕色短发的头向上昂起,在她躯干的前方,宛如一朵玫瑰花缀在长长的枝条上。她滑移到池边,坐在我身旁。“谢谢您。”她说,两只眼睛水灵灵的,自然,那水不会是游泳池的水。她伸手取回眼镜,但直到她转身走时才戴上。我望着她离去的倩影。突然,她把手放到背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拉了一下游泳衣的底部,又使其弹回去,隐约地闪现一下肉体。一阵热血涌上我的心头。——(美)菲利普·罗斯《再见,哥伦布》

$$
732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读书偶得# 书香闻过录:连苏东坡都不愿见的牛人

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宋人王元甫,江州(今江西九江)人,常居于庐山。哲宗绍圣间被圣上赐雅号高尚处士,有名诗《景阳井》流传:“动地隋兵至,君王尚晏安。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楼外锋交白,溪边血染丹。无情是残月,依旧照阑干。”诗歌借景讽喻史事,更有人世感怀的升华,确是功力不凡。苏东坡当时亦颇欣赏其诗才,其跋云:“我听说江南王元甫、郭功甫都很有诗名,因此南归过九江时,向道士胡洞微请求引见,元甫却回答,吾不见士大夫五十年了,竟拒绝见我。”字里行间颇流露出苏东坡的失落,看来,这王元甫真不是浪得虚名,竟傲娇得连天下闻名的文坛全才领袖都懒得见了。

联想当今中国文坛和学术界,太多自吹自擂,攀附名流权贵金主的丑态,真是斯文扫地矣!

$$
...展开全文
74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购书记# 或许是购书习惯,又没有特别动心的新书,近来买了多部收藏有旧书的新版,过过买书瘾。当然,旧书遭淘汰是物理生命的正常现象,也是知识的回顾与更新,亦是一个经济贡献。
6426人阅读
3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5
#读书偶得# 如果说诗引入了陌生,它是通过熟悉的途径达到的。融入陌生之中或将我们与它相融,诗意是熟悉的。它从不彻底剥夺我们已有的一切,因为支离破碎的词语和形象带给我们的感情是已经被体验过的,固定在已知的客体之上。

人抛弃生养他的大地母亲的行动打开了奴役的道路。人的生命陷入平庸的绝望。于是生命表现出不足,不足和贫乏把他化为丑陋的虚荣,压垮了他。大地在他脚下像一堆垃圾。在他头顶上的天堂是空无。由于缺乏足够强大的骄傲站立在这空无之中,他匍匐在地,目光被束缚在地面上,对天堂致命的自由感到恐惧,他在自己和无限的空无之间确认了奴隶和主人的关系。像盲人一样绝望,他在一种可笑的放弃中寻求可怕的安慰。
——乔治·巴塔耶《内在经验》

##
...展开全文
410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细读《金瓶梅》(第一回)[下]
#以书会友#
561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