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wl5988@sina.cn

实名认证

爱看书大家互通有无

186 关注
121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防的住贼,但防不住斯文,印章没有盖在扉页,即使盖在了这里也难逃被毁尸灭迹。
15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只要品相好,其实还是很喜欢书口有这般年代感的味道。
190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购《情史》两册,系北京铁路局文化宫图书馆书籍,想必北京有很多图书馆消亡,定有大批图书流出,可惜远水楼台不得拣选。
此书缘于购买的《三言二拍资料》一书有提及,遂上网搜索,后孔网推荐看到卖家信息后所购。买来的老旧书稍加整理 ,在书脊处用加线胶带加固。
1140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18
读史书发现历史太容易被篡改,因统治者的因素无法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因书写者的喜好可能历史会被带偏,进入到现代社会仍难摆脱这些问题,如果一个民族重视和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真需要人人、家家写出自己的(家)史书,涓涓细水汇聚在一起,大概能反映出不同时期历史的本来面目。
21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2
俗语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把每个词条当做书来读也很有意思,记得文革时没有书籍可看,天天捧着本毛选或鲁迅的言论集专看里面的注释来增广见闻。
200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书到地头死,买书时因有读书的欲望,非为买卖,所以为方便阅读贴上便于检索的标签,这种做法怕书籍已不符合再次流通。
中华小字典应该是康熙字典的简写本吧,对词语既有解释,还有出处,适合我的阅读。
357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读文言文发现掌握字、词的本意很重要,陆续买了尔雅、说文和康熙字典,手边常用的却是中华小字典,似乎比现今出版的古汉语词典好用(指了解古字、词义)。又收了本《小说词语汇释》,老书拿回来先清理,最后一张是卖家的图片。
323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读者自己再装订
572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书籍的再装订与保养方法有哪位大侠给介绍介绍心得。
2717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31
有认识的朋友给解说一下。
1278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22
作为买家我会首选京东,除非京东没有的,才会看看孔网,但运费、书的品相和书的价格基本上都让我放弃了。以中华书局的一套诗经为例,京东99减十元,免邮费,这套全新诗经要了我34元多,刚在孔网看了一套,开价50,还没算运费。当然买卖就是愿打愿挨的事情,孔网更像是在卖古董,带价而沽,最后基本上是书老板们自己的一场炒价的盛宴。
1364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9 27
孔网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我分不清谁是自有书籍卖家,还是代购的买卖家。在这里看到京东四五十的书籍孔网敢卖一百多,搞不懂到底是谁傻。作为买家我往往因为邮费的原因放弃所要购买的书籍,不是邮费不合理,邮费确实是一个必然的存在,一句话就是相较所购的书籍而言不划算,不是因为我付不起。我支付过邮费最大的一单是72元,因为相较而言它是划算的。
698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