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起床醒前后读昨刚购的烟台晚报之烟台街专栏合订本中一烟台前博物馆馆长王焕理的文章《话说福建会馆一楹联》,对王馆长以前早闻其大名。就其生平引申网上某信查读,意外读到关于烟台芝罘一座塔的《烟台建筑考4//寻塔记》考证文五篇,多为晚报2008.11-12刊载。一名为“大匠”者2023.7整理修改,图、照、文并茂。由起因第一篇文章《一张老照片 遍寻白姑塔》作者大匠11.20发表,接着11.26发表一位“武直”(本名梅植武)写的他解放前在烟台莱山远陵夼村山上写生白姑塔历险遇蛇旧事之《白姑塔历险记》,后11.28王焕理发文《是义犬塔不是白姑塔》称不是白姑塔应是市南山义犬塔,12.6大匠发表第四篇文《揭开老照片中塔之谜》真相始浮出水面。2008年12月15日,《烟台晚报》发表了第五篇也是当事人张孝光先生关于阳主庙古塔的文图并茂的文章《阳主庙最后的印象》,至此,持续一个月的系列文章,以这篇为本次“寻塔”事件做了圆满的收尾。精彩的还有:【“补记:解放后,阳主庙建筑和神像完好,1960年,因国防需要,部队入驻阳主庙区域,因修建营房等建设需要,除保留戏台及山门建筑外,其他建筑陆续拆除。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发展旅游,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烟台市综合规划中,决定在部队西边、大疃村西北新建了阳主庙。插曲:2008年去远陵夼村考察时,意外的拍摄到了时台湾首富郭台铭姥姥家的住宅,烟台莱山区有个永铭中学,就是由郭台铭和母亲初永真女士共同捐资3000万元,莱山区政府配套6000万元于2004年兴建的。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会给我们一些惊喜,后来认识了收藏与经营古玩的初征军,他竟然收藏着一张白姑塔的老照片——影於十六年(1927年)阴历三月廿号 同游烟台南白姑塔 午餐后摄影(初征军藏)六位身着冬衣的同好带着一条狗在初春到野外游玩,几个人分坐在不同的石阶上,侧后面的一个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疑似是一位看客。阶前两棵树,似乎指引着行人向上攀行,石阶后有一堵乱石墙,墙后露出寺庙建筑,建筑后面便是白姑塔。后记:2022年8月,我在“西洋镜”公众号读到了介绍北京日报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宝塔 II》一书,该书的作者是在研究中国古建筑史上大名鼎鼎的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又译为恩斯特・柏石曼)。柏施曼也是第一位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筑的外国人。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施曼(1873-1949)/网络资料1906年到1909年,柏施曼以德国驻北京公使馆官方科学顾问的身份,从北京出发,游历了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在历时四年的考察中,他行程数万里,对中国古建筑进行全面考察,拍下了数千张中国传统建筑和景观的照片。他还根据考察所获得的资料,连续出版了论述中国建筑的系列专著。由于历史的变迁,柏施曼的这些论著已经成为后人所无法逾越的中国古建筑史领域的里程碑。“本书是德国汉学家恩斯特.伯施曼1906-1909年中国建筑考察的成果之一,于2016年在德国出版,收录了430幅老照片。书中照片由伯施曼拍摄和搜集而来,文字也是伯施曼留下的第一手资料,由德国著名汉学家魏汉茂整理。本书是迄今考察中国宝塔建筑内容最为翔实的著作,书中所记载和描述的宝塔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更加凸显了本书的学术和文物价值。”(以上文字引自公众号)在公众号文章里,我意外的看到了烟台阳主庙塔的老照片,更罕见的是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下面备注“山东烟台芝罘的老黑塔 已无存”,经咨询烟台近现代史研究专家魏春洋老师,魏老师说目前没有发现有关柏施曼来烟台的报道,那么这张不同于老明信片角度的老照片,到底是柏施曼亲自来烟台考察拍摄的还是采用别人的,目前是个谜。最后,引用柏施曼在其所著《中国的建筑与景观(1906—1909年)》一书的前言中所说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现在是流动的,未来是隐藏着的,只有过去是准确而清晰的,只有通过过去我们才能学着理解我们自己多彩的生活,而没有它的帮助这几乎不可能。人类将他们灵魂和他们民族的永恒价值表现在艺术中。特别是在建筑艺术中,不仅体现出外部形态和日常生活的必要性,同时在其中还扮演着我们的存在的真实内容。通过建筑艺术作品,过去时光的灵魂生动鲜活、无处不在地作用在现实中,决定了我们的本质和我们的行为。”】【】内为引自某信。
“大匠”翔叙起因经过结果前后完整备细,读来晓畅明白过瘾。体现了作者及一众家乡人对一处消失的文物古迹的严谨考据精神,不知作者大匠何许人,最后还有引申出台商郭台铭的母子照片及文字(原来郭台铭姥姥家是烟台莱山远陵夼,他母亲初永真女士在这里出生)及研究中国古建筑、塔式建筑极完备而难以超越的德国人的内容等皆为点睛之笔!也更为家乡倍感自豪!读来拍案叫绝不虚此日! ...展开全文
“大匠”翔叙起因经过结果前后完整备细,读来晓畅明白过瘾。体现了作者及一众家乡人对一处消失的文物古迹的严谨考据精神,不知作者大匠何许人,最后还有引申出台商郭台铭的母子照片及文字(原来郭台铭姥姥家是烟台莱山远陵夼,他母亲初永真女士在这里出生)及研究中国古建筑、塔式建筑极完备而难以超越的德国人的内容等皆为点睛之笔!也更为家乡倍感自豪!读来拍案叫绝不虚此日!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