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闻箫声

280 关注
78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活动 | 我的2021:一本书,一段记忆# 2021年的某一天,我正在孔网的一家店里搜书,看到了《红石口》这本书,一下子勾起了我少年时的读书记忆,便立刻下单,买了下来。
 
   这本书1975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反特题材的作品,故事的背景是:1972年在红石口市红石矿区,广大矿工、技术人员正在抓紧矿石的开采和实验室提纯工作。“红石”是一种稀有的矿藏,是国防、科技和工业建设急需的重要原料。然而,却遭到了暗藏多年的为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效劳的特务的觊觎和破坏,他们偷盗雷管炸药,炸毁实验室,破坏实验设备,并企图炸毁龙湾水库大坝,切断运输路线,淹掉红石矿区和红石口市……以洪剑峰为主的我公安战士,和敌人斗智斗勇,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工人、市民、学生、羊倌等普通群众,走访车间、居委会、学校,发现敌人活动的蛛丝马迹,使敌人在我公安干警及人民群众的火眼金睛及天罗地网中,无处遁形。
 
   从第一次读此书到如今,已近半个世纪,但书中的一个情节,却深刻于记忆中:洪剑峰在一个雨夜骑着摩托车执行任务,摩托车疾驰在狭窄的山路上,突然架在山路上的一座桥被山洪冲垮了。任务紧急,容不得迟疑,洪剑锋把摩托车后退一段,然后加大油门,从一丈多宽的崖涧间飞跃了过去……
 
我刚上学时的七十年代初,正闹书荒,连课本也发不全,更甭说课外读物了。我有个同班同学,他的父亲当时是隔壁公社的粮站主任,他父亲有时出差,就会给他买来几本当地见不到的连环画和文学读物,这便成为了我们共有的精神食粮,大家会挨个排队,等着阅读。记得《红石口》这本书到我手里时,我几乎读了一个通宵,一则应为故事的精彩,令人不忍释手;二则后面还有人排队等候。
 
还有几个和阅读有关的场景,一直记得。一次在本院的一个堂叔家,看到一本无头无尾的书,连书脊上的书名也没了,书页卷曲,整本书球球团团,像一个刺猬,但嗜好阅读的我,还是把书拿回家,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刚读个开头(对于这本书来说)就震到我了,书中说:老驴头要去赶集,卖点菜换点儿钱,好置办年货过年。但大清早天太冷,他不愿出被窝,露了一下身子,太冷,又缩回被窝睡了一会儿。后来,他媳妇老催他起床,他才把棉袄披在身上,袄太凉,从墙缝里吹进来的风吹在身上,更冷,他就把棉袄向上耸了耸,盖住头温了温。接下来,拿过烟袋,吧嗒吧嗒抽了两袋烟,棉袄还是没暖和过来。等到穿上棉裤,又觉得身上痒,就开始捉虱子,顺着衣裳缝隙,用牙齿咬虱子,咬得咯嘣咯嘣乱响…… 春兰娘又催了:饭都凉了,还不起? “老驴头穿上裤子,再穿袜子,才穿上袜子,裤腰带又找不见了。翻着被窝找了半天,一欠身子,原来在屁股底下坐着。” 读到这段儿文字我感到很是惊奇,以前从未读过这么土和俗,又感觉如此真实的文字。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是梁斌的《红旗谱》。
 
《大刀记》、《林海雪原》、《暴风骤雨》、《李自成》等,这些书初始不是读来的,是听来的, 准确得说,是从别人家的收音机上听来的。那时(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旬),收音机里有一个“长篇小说连播”节目,往往在正吃午饭和晚饭的时间点播出,那时我家里还没有收音机,于是,饭也不吃,就到邻居有收音机的人家“蹭”听。人家边吃饭边听,我兀自蹲坐在旁边,甚是尴尬。
 
俱往矣!半个世纪过去,书荒早已不在,但读书好像又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因为,有心境、有欲望,能静下心来,捧一本纸质书阅读的人,真的不多哇。像我少年时,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那样几乎全民如饥似渴阅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红石口》后来还出了连环画,还不止一种,我看到的有:其一,由《红石口》连环画创作组编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一卷本;其二,1978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赵宝林、关景宇绘画的上、下册本。
...展开全文
1.1万人阅读
5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54
转发动态
年终活动 | 我的2021:一本书,一段记忆
#活动 | 我的2021:一本书,一段记忆#
2022-01-10
1 67 190
104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安身且安魂,迷人诱人的去处,天堂般的存在。
@潇湘文史金石旧书摊:
#未来的书店#
〖书山访肆之麦家理想谷〗美丽的杭州西溪湿地,有一栋临水的独栋小楼。一年四季,这里都掩映在树木和翠竹之中,静谧又低调,这里不是西湖,却貌比西子。
几年前,著名作家麦家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一家公益书店,这就是麦家理想谷。如今已是众多文艺青年的好去处。
多年前,麦家在巴黎圣母院对面,邂逅了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历史悠久的书店,曾留下无数文人的足迹“迷惘的一代”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垮掉的一代”作家金斯堡、威廉经常到这里讨论文学和创作,后来便一直是文人和艺术家的聚集地。据说,书店里还有一张小床。当年,书店主人曾收留拮据的海明威,他在这里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传统也继承下来。海明威的小床保留至今。
从那以后,麦家就想:能不能在国内也打造一处地方既能看书、又能交流文学,还能搞文学创作呢?(这想法很疯狂有没有)
后来,他把自己在杭州西溪的这栋小楼加以改造便有了这个集文学、梦想和公益于一身的麦家理想谷。这里的书只供阅读,但是不卖,咖啡免费喝。门外栽满了绿植,好些是麦家亲手所种。一块小黑板写着麦家的话:读书就是回家。一楼就是阅读区,有沙发、顶天大书架、咖啡吧,这里有近8000册图书。是当年麦家花了四五十万购置来的。
他愿意为这些书买单,说这算是对出版业和作者的一种支持。
麦家对书的要求也很高,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卢梭文集、钱锺书文集、博尔赫斯文集……全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最好版本,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更新。还有“谷主麦家推荐书单”《东方快车谋杀案》《肖申克的救赎》《博尔赫斯小说集》等,都带着浓浓的私人阅读品味,与其说这里是书店不如说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家庭书房因为这里的书只供阅读,但是不卖哦!来的人也不叫顾客,都唤作书友,茶水和咖啡全都是免费自助。一切像在熟悉的老朋友家那样自在,有一些茶盏,是麦家特地从西班牙带回来的,之前去巴西,他也特地带回了一大包咖啡粉和书友们分享。麦家希望,理想谷是一个纯粹的阅读空间,所以这里没!有!wifi!(天呐噜)
刚刚开始,有的人刷不了手机不习惯。但当拿起一本书读起来,真正沉浸进去,就能不受干扰地坐上一整天。喜欢上这里的人有的人不玩手机不习惯,但当拿起一本书读起来,真正沉浸进去,就能不受干扰地坐上一整天。看来这是真正收容读书人的地方!
喜欢上这里的人,渐渐地就会常来了。理想谷里的气氛静谧又自在,寻一处安静角落的沙发,或者在旋转楼梯上随意坐着,都有家的感觉。
遇到一个姑娘从北京来,只有5天假期,却有4天都泡在这里。一个人安静地临字帖、翻阅唐卡图册。有的读者会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贴在墙上,或挂上小卡片。不经意间,理想谷就长满了故事。至于读书会和文化沙龙,自然是经常举办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聊一聊文学和人生,岂不乐哉?麦家却说这是他的一点小私心,因为写作经常需要闭关。大多数时候的他,其实都很封闭(禁欲系男神),他希望可以通过理想谷与更多的人交流,听到更多人的故事。
在二楼,麦家模仿莎士比亚书店,特意辟出两间客房,每年邀请8~12个客居作家过来,两三个月里食宿全包。作家们只需安心写作,累了就看看书。理想谷开放了公共投稿平台,所有人都可以投稿。如果作品获得理想谷的认可,就可以获得邀请资格了!
谋生和写作,对无名作家来说本就是两难选择。因为理想谷,便有了暂时抛开一切,食宿无忧地静心创作,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
打造理想谷,就是麦家给自己找的一根拐杖。这里让他有机会和更多文学爱好者交流,有了这些人作伴,他才能走得更远。所以,读书就是回家,这句话,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通过读书获得精神上的回归。如今,麦家每年花近百万运营理想谷(有钱真好),更是希望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年轻人都能回到“慢生活”里来。在几十年如一日匠人般的创作后,麦家悟出一个道理: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花功夫,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一个人要经历多少磨难
走过多少弯路才能真正遵从自己的内心?才能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有一天你迷失了不妨也寻一方静谧的所在静下来,慢下来,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可惜,我最终也没有能见到麦家,但通过别人的娓娓道来,在电光火石间,猛地看间他的身影掠过了窗台,他的正面是麦郎,背面却是杜子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展开全文
商品专题
线装影印
18件
2021-05-06
2 9 71
182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7
#活动 | 晒年度账单,得百元好书# 读鲁迅、唐弢、郑振铎、孙犁、叶灵凤、曹聚仁、黄裳那代人的书话,每每羡慕他们常常有逛旧书店的体验和享受,读到他们能在旧书堆中捡漏般地淘到一本中意的书,为他们的欣喜不已而快慰。吾生也晚矣,难以亲历体验旧书业当年的繁荣景况。当下的实体书店日渐衰败消减,更遑论旧书店,这难免让爱书,尤其对旧书情有独钟的读书人感到些许遗憾。好在还有孔网这个全球最大的旧书店,可以让淘书人聊解些许惆怅与失落。尽管网上购书,不能满足眼耳鼻身意全方位体感一书在手的视觉、嗅觉、听觉、手感体验,但也有几种妙处: 一是孔网书多,想找的书、品相不同、版本不同、价位不同之书,以及无意间碰到的书,真多,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二是购书方便,打开APP,翻翻找找,点点厾厾,下完单,付完款,即可坐等送书上门了,方便快捷;三呢,可以了解更多买书人、卖书人、读书人的甘苦分享及他们的读书体验,长见识开眼界。常常在卖家上书图片上看到他们皲裂粗糙沧桑的手;常常听到买书人抱怨囊中羞涩;也能亲自感受到: 周围的人把我们这些整天鼓捣书的人看做另类…… 或许,和书打交道的人必然是孤寂落寞的一群吧,也或许唯如此,方能有静气慢慢地淘书、整理——熨平书角、去掉脏污、包上书皮、压上藏书章,然后展开书页,慢慢地读,就像品一味佳肴美食…… 和书打交道的人,贫穷也富有,吝啬也慷慨,迂腐也通达,木讷亦灵动……
1.1万人阅读
54人点赞
收藏 1 10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