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筑2008

实名认证

小摊所售,多为本人藏书,然已读者少,未读者多。前辈先贤个人藏书寥寥而学问令人叹为观止者不可胜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多读书少买书才是正途。问学一贯之,聚散两坦然。

2 关注
479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书店日记# 传统社会里,人们治学的范围主要是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都是文人的雅好和修养,至于经济、科技、农业、商业等等都很不发达,人们也不是特别重视这些学问。
比如,隋朝时主持修建赵州桥的李春,在历史书里,介绍她的身份是工匠,如果识现代的眼光,无论如何,他都应该是一名世界级的卓越的工程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也有非常丰厚的收入。可惜,在古代这一切都做不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代人读书做学问,如果仍然以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为范围,眼睛里没有经济、商业、科学、管理、心理学等等,甚至认为这些学科都不是学问,至少不是高尚的、优雅的学问,那眼光就未免太狭隘了。当然,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在经史子集,爱好在诗词歌赋,又喜欢琴棋书画,那也是很好的,一切随个人的自便。每个人都有权利,读自自己喜欢的书,研究自己喜欢的学问,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自己很非常喜欢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近几年对经济、商业、金融、管理等等,也有一些爱好,买过一些书。
依传统的眼光,这些应该属于经世致用的学问吧。
725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1
#店铺活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尤其是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受儒释道影响最多,中国传统文人,欣赏的也多是儒释道。另外,法家对中国政治,兵家对中国军事影响也非常非常大。
中国传统社会,在经济上是以农业为主的,在社会组织上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商业和科学并不发达。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政治伦理和人际伦理。当代社会,族聚而居的广大农村日益为城市所取代,科学和商业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本世纪初,我们取消了在中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那是因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贡献的税收,已经足够国家所使用。
在这种社会基础之下,儒学以及其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肯定也会不断演变与发展,传统文化消亡,我是不相信的,但如果说儒学复兴拯救中国,我也是不相信的。真是情况是什么?我没想懂,说不清,也不知道。时代呼唤伟大的思想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世界优秀思想文化进行整理,把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和世界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统一起来,开创适应新时代的新思想。
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虽然虽然表现了宋儒的气魄,但不过是书生的呓语,我一句都不信。
天地本无心,生民自有命,非圣无绝学,何来万世平。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的,是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生活。
...展开全文
702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店铺活动推荐# 人的阅读兴趣也是经常调整、经常变化的,最初我喜欢的是文史哲,对自传性作品或者回忆录,尤其是当代人的回忆录,不在我的阅读范围之内。后来我觉得读书要学以致用,既然要经世致用,就要研究当代,了解当代。依然要研究当代,那么就要关注和阅读当代人的回忆录和自传作品。
这里作品读多了,就有一些感受。许多重要政治人物的自传、回忆录,或者别人写的传记,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全面、系统,挖掘也不够深入,有美中不足之感。尤其是一些人的回忆录,读起来就像中学生的记叙文。一方面是条条框框太多,写起来不能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是一些档案材料还没有公开、没有解密。
虽有美中不足,作为亲历者的第一手材料,仍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它。
7006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60
#店铺活动推荐# 以前我非常喜欢文史哲类的书,喜欢那些经典著作。
现在,对现代当代的一些关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著作也开始喜欢起来,开始留心留意、收集收藏这方面的著作。
对于人物传记,我以前,主要读近代人物的传记,比如华盛顿、林肯、俾斯麦等等。现在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想更多的更准确的理解这场摩擦与冲突,李光耀的作品和著作也读了一些。
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小国,带李光耀却是一位伟大人物,不仅治理新加坡卓有成效,从一个殖民地的国家,从一个资源极其匮乏,连淡水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上生活水平非常高,社会状况非常好的国家。这是和李光耀的理念策略密不可分的。
更为重要的是,李光耀比较早、比较准确的预言了中国的崛起和中美之间的冲突,非常公开的表达了出来。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李光耀观天下,这两部书寒舍也有收藏。这两部书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李光耀的观点。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南亚小国来说,在中美冲突之间,选择什么样的策略,对于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最近李显龙在外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包括现在包括官方的更本声明,都可以在李光耀的著作中找见理论上的影响和渊源,我们甚至可以说,新加坡的继任者还没有超出李光耀的见识。
在中美冲突中,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和德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大国同样发声,表明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这对中国是一个好现象。
或许在未来,新加坡可以做到更多更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至少我是充满了期待。
...展开全文
1444人阅读
3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35
#店铺活动推荐# 我的投资理财书
有一断时间,我迷上了投资理财,购买了不少投资理财书,但浅尝辄止,食而不化,也没怎么认真读过几本。也曾牛刀小试,结果是有盈有亏,当然盈是浮盈,亏也是浮亏。投资理财与买书读书是毫不相关的两种生活方式,人生也未必只有一种兴趣和追求,能够做好其中之一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如果一定要在投资理财和收书售书之间找出一点相通之处,依个人粗浅的认识,可以这么表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人只能做自己懂的了解的,只能挣自己能力圈之内的钱;超出自己的能力圈,可以偶然得之侥幸得之,但拉长时间来看,怎么得来的,极有可能再怎么还回去。
1102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34
#书店日记# 最近几天,好几位代购造访,可惜只有一个人付款,另外几位留言也不回复。从现在开始,我决定最多为代购保留2小时,超过2小时不付款就取消订单。
562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7
#店铺活动推荐# 在中国当代军事史上,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为中国的海军现代化,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著作或回忆录的前提下,别人的回忆性文章,就是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了解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的非常有用的资料。会读书的人,可以从中考证梳理出许多有用的知识。这本书可惜没有通过审核。
508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店铺活动推荐# 人,由男女两性构成;战争,以男人为主体,但从为让女人远离。
这是一部独特的以战争为题材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没有描写军事统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没有刻画将士奋勇杀敌,悲壮牺牲,它浓墨重彩,描写战争中、战场上女人的命与运,女人的爱与恨。
读过这本书,我们既可以反思战争,也可以窥视人性。
695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
#店铺活动推荐# #阅读与推荐#购买这部书,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过程。我没多少金融学知识,平时囫囵吞枣看过一些书,一直想找机会好好弥补差距,第一次见到这部书,以为是讲金融史的,心里充满了希望,没有仔细看就买下了。到家之后,迫不及待翻了翻,原来是讲金融收藏的,我对收藏不感兴趣,不免有些失望,心想又花了冤枉钱。后来又认真看了看,并不是纯粹的收藏,而是以收藏为线索,还连带了许多金融学方面的知识。别具一格,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576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店铺活动推荐# 给小摊改了个名字,反正没人认识我。小摊价格公道合理,邮费便宜
848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生活与读书# 简体字与繁体字
在日常生话中,我们主要使用简体字,书籍多以简体字印刷。现行简化字对于推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谓居功至伟。但繁体字却不能废除,书法家应该会写繁体字,历史,考古,古典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认识繁体字,也应该会写繁体字,和港澳台人士交流比较多的人,亦应该会写繁体字。至于普通人,能认识繁体字最好,但当不认识也没什么妨碍。
我本人能识繁体字,比较喜欢繁体字印刷的书籍,无论古籍还是港台版书籍,有机会就收藏一些,就是喜欢读书的那种感觉,可以说是趣味,也可以说是个人的一点小癖好。
398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爱书人书之痛# 救助,心爱之书,保管不善,泥水所污,惨不忍睹。用什么材料,按什么程序,该如何清理?
3021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32
#书店日记# 汪曾祺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我零零散散读了一些。所谓零零散散,意思就是顺其自然,在平时的阅读中,碰到他的作品就读,但没有刻意购买或搜求他的全集,一篇不落地阅读。他的散文和小说,我都喜欢。这部作品集,85年第一版,直到10年后才印刷,不知什么原因。
4825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44
#生活与读书# 爱书读书,买书藏书,本人生之常态常情。爱读者勿尽信,勿拘泥,多增长学问、见识、智慧;俄人高尔基说,书籍乃人类进步之阶梯。爱藏者勿成癖,勿上瘾,多培养兴趣、品味、性情;作家孙犁说,不为所累,是高水平。
484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