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健康书品

实名认证

营养师以书会友,同频共振,感恩美好的不期而遇! 关注专业营养师,收获更多干货知识.

71 关注
48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传播健康正能量# #传播健康正能量# ☀️天气晴朗啦
运动加饮食管理后体重就会马上下降吗?NO!
同样重量的肌肉和脂肪体积差几倍哦.
经过运动以及饮食控制之后,
减少了身体内的脂肪并增加了肌肉.
所以从体重上看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因为小小的一块肌肉和很大一块脂肪虽然体积不同,但重量却是差不多的.
减肥减的是对身体有危害的内脏脂肪,
而不是体重本身.
因此,减肥不能只关注体重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关注体型和体脂率,
充分感受健康瘦带来的全身变化.
🤔『减肥误区』
外行减体重,内行减内脂.
外行饿自己,内行讲营养.
外行看斤两,内行看体型.
节食可控制热量摄入,
但,会发生营养不良和反弹的结局,
且日后减肥会更加困难.
...展开全文
5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传播健康正能量# ☀️今天阴凉,周末愉快
运动可以替代药物,没有药物能够替代运动.
🤔现代人坐多动少,静久成疾.
缺少运动是产生亚健康和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定要适量的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替代药物,
却没有药物能够替代运动.
生理衰老和疾病都不可怕!
可怕的是心理衰老,自我设限!💗
多大年龄开始锻炼都不晚.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健康效果.
而只知道运动,不注重营养也不行哦.😇
...展开全文
95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传播健康正能量# ☀️今天风大
国家都喊我们减肥了😜
🍵减肥误区之—不吃早餐或晚餐
“不吃早餐可以少摄入一餐的热量,对控糖有好处吧?”
这个想法听起来有道理,但科学研究结果却显示,
事实恰恰相反.
发表在《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吃早餐的人在午餐后血糖会显著升高,这被称为「第二餐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跳过早餐,下一顿甚至下下顿,
血糖都可能会报复性的更加激进飙升.
同样,跳过晚餐也不是好主意.
一项涉及121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
合理安排晚餐时间和内容可以显著改善次日早晨的空腹血糖水平.
所以,建议:三餐要规律,早餐应该包含优质蛋白、健康脂肪和适量的复杂碳水化合物,
这样不仅有助于稳定全天血糖,还能提供持续的能量和饱腹感.一定要配合运动哦!💪
⚠️如果每天运动不能达标,运动量非常少,
那就不能吃太多,或者三餐可改成两餐:
早餐+傍晚餐.午休可加餐健康零食.
看看👇不同体脂率的体型🤭
...展开全文
129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传播健康正能量# ☀️天气真好,这个时间晒太阳最好.
芦笋的钾含量达304mg/100g,
比我们常吃的荠菜、娃娃菜、香菜、苦瓜、莴笋、苋菜、西兰花、白菜等更高,
对改善血压很有帮助.
菌类的钾含量也较出众,如口蘑、双孢蘑菇等.
还有嫩豆类蔬菜也具有高钾的特点,
如毛豆、嫩蚕豆、嫩豌豆、油豆角等.
血压高的人要多吃高钾食物哦.

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
有助于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
进而对情绪、记忆和认知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下降,
引发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同时对于改善高血压等慢性病都会有确切的帮助.
...展开全文
470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6
#控体重预防慢病# ☀️柳树发新枝了
吃饭🥗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改变一下吃饭的习惯就会有效的控血糖控体重.
🍵吃饭之前先喝几口汤,
再吃点菜,然后再配着主食吃点肉或蛋,
体验一个月,控制餐后血糖,控体重的效果就出来了.
因为喝汤能快速增加饱腹感,
而蔬菜富含膳食纤维,
肉类、蛋类、奶类富含优质蛋白和脂类,
营养均衡了,代谢就会更好.
正确的饮食顺序,身体吸收糖的速度被延缓,
从而延缓了血糖上升的速度,
体重的调控与胰岛素息息相关哦.
...展开全文
476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2
#传播健康正能量# 🥗假期家人团聚餐桌丰盛,注意饮食有节哦.
衡量肥胖有三个国标:BMI,体脂率,腰围(腰臀比)
需要减肥的伙伴千万不能饿着减💪
用忍耐的方法对抗饥饿感,
没有多少人能最终坚持下来.
减肥要常常保持七分饱的感觉,
科学膳食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多饮水,三餐之间可吃健康的零食加餐,
既能缓解饥饿感,又能补充营养.
控制好体重,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展开全文
115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踏春好时节# ☀️假期天气不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玉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是清明的前一两天,是古时的重要节日.
据说这天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是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名臣介子推,故被称为寒食节.
青团用青艾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
可以保存 3-5 天,满足人们不炊而食和祭祀的需求,慢慢的寒食节和清明合二为一,吃青团的习俗也被保留了下来。
...展开全文
257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3
#踏春好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此时万物欣欣向荣,天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叫“清明”.
“清明”是春季节气中气温升幅、日照增幅“双冠军”,但降水增加并不显著.
“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更符合江南的气候特色.
清明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两大传统礼俗.
239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传播健康正能量# 🥗很多人吃水果比吃蔬菜要多
其实蔬菜比水果更有营养,水果不能替代蔬菜哦.
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平均含量普遍比水果高,品种比水果更丰富.
而且蔬菜还是我们体内益生菌的主要食粮.
人体从蔬菜中获得的健康益处远比水果要多.
水果吃多了同样会囤积脂肪.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家里有不爱吃菜的小朋友,建议家长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了解蔬菜的健康益处,
带孩子一起买菜、洗菜,让孩子爱上彩虹🌈蔬菜,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展开全文
134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传播健康正能量# ☀️天气回暖了
胃肠道疾病影响营养素补充效果。
就是说虽然我们吃的食物很健康也很营养,
但是,如果脾胃肠道有问题,还是不能保证食物正常的被消化吸收利用代谢的,
还是会造成营养不良的结局。
因此,营养不良问题除了膳食不合理,
还可能是因为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如: 钙离子释放需要胃酸帮忙,铁离子吸收需要胃因子协助,吃进去的营养素大部分都在小肠被吸收。
食欲不振,胃酸不足,消化道炎症,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便秘腹泻等情况,都说明身体吸收能力下降。
在补充营养素的同时,更要注意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
...展开全文
16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传播健康正能量# 🥗中老年人这样吃肉有益健康...
动物肉类富含优质蛋白和血红素铁,对于防控中老人蛋白质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效果佳。
1. 多选瘦肉与蔬菜搭配烹调成荤素菜,
如胡萝卜炒肉丝,莴笋溜鸡片等;
2. 优选鱼虾肉,鸡鸭等白肉,低脂烹调,如清蒸鱼、白灼虾;
3. 平均每天吃肉不超过二两(一巴掌大小).
动植物混搭更营养.
📍红肉吃的太多会促炎症,过犹而不及哦.
...展开全文
220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传播健康正能量# ☀️周一工作顺利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利于皮肤、骨骼等的健康;
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增强免疫力;
促进铁的吸收,辅助预防缺铁性贫血.
建议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
β胡萝卜素它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
有助于保护视力,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
降低某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多吃橙黄色果蔬.
...展开全文
35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2
#传播健康正能量# ☀️周末愉快
便秘人群每餐应多吃些粗杂粮薯豆、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比如猕猴桃、火龙果等带籽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足量饮水及适当运动.
春天适量食用春笋.春笋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较高.
但是,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消化不良、腹胀或腹泻.
注意,春笋中的草酸可能影响钙的吸收,最好在做菜之前焯水一下.
那老年人每餐食用春笋的量不宜过多,
以每次不超过100克,每周食用1~2次为宜.
...展开全文
148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传播健康正能量# ☀️今天温度低
春季肝气旺盛,应选择有疏肝理气、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山楂、陈皮、麦芽等;
脾虚的人可少食多餐,选择一些补脾益气升阳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红枣、生姜、羊肉等。
食物多样化是基本原则。

避免熬夜。熬夜会让人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会导致交感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脂血糖升高的风险增加。
长期熬夜,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诱发斑块破裂,直接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展开全文
170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传播健康正能量# 💞春分喝点三花茶,平肝降火,安神明目。
春季是花粉过敏、湿疹、荨麻疹的高发期。
“花茶”对于缓解春季皮肤瘙痒,眼睛于涩刺痛有效果。
金银花 3 克,菊花3克、茉莉花3克直接冲水代茶饮用即可,也可略加冰糖调味。
金银花清热解毒,菊花疏风散热,茉莉理气解郁。三花茶既可内服,也可外敷,
平肝降火,安神明目。
📍重点要吃对食物,养好肠道益生菌,
肠好肝才好哦😇
...展开全文
135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