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的书摊吖

实名认证

读书,写字,记录生活

45 关注
28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又是一年开学季# 《正念的奇迹》里有一段话,让我有些感触。它说:一个橘子有很多瓣。如果你懂得好好吃哪怕是一瓣,你大概会懂得好好吃整个橘子。但是,如果你连其中一瓣都不会吃,那么你是不懂得吃橘子的。

今天下午坐在书桌前的我总是会为了一些自己思想的干扰始终静不下心来。来来回回翻了有四五本书,每一本都看不进去。先是看看张爱玲女士翻译的《老人与海》,又看了看翁贝托先生的《文学这回事》,然后有拿起夏丐尊先生的《文心》,都是翻了几页。

《文心》这本书说是写给中学生阅读的,但是像我这样没有什么文学底蕴的人,读起来也还觉得有趣,今天最大的收获是它说:读书,不单单是看,是心、眼、耳、口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就像医学上检查患者一样,不能仅仅是问,还得望闻问切。

《老人与海》之前读过,这次也记不得自己是第几次读了。才开始读时,常常觉得书中出海的老人很可怜,很孤独,没有孩子的陪伴,就像“孤舟蓑笠翁”一样“独钓寒江雪”;再读好似领略了一点点硬汉海明威的写作方法——“以偏概全”的描述,比如,他写老人经历的岁月沧桑,没有从头到脚细细描写,只是写了老人手上的伤痕,他说:但是没有一个伤痕是新的,都是古老的,像一个没有鱼的沙漠被风沙侵蚀的地层一样。

翁贝托先生《文学这回事》,我翻了翻其中的章节,好像很深奥,当下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连读《老人与海》建立的信心也倒塌了,看来今天不适宜读这本深度的书。
...展开全文
198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又是一年开学季# 今天下午下着小雨,我去我们这里最大的古玩收藏中心转了转。我之前不知道我们当地的古玩收藏中心在哪里,有次坐公交车看到了竖在路边的牌子,就放在了心上,一直心念念想过来看。

也许是今天天公不作美吧,古玩中心只有四五家店面在开着,来看的人也是稀稀疏疏。我到达一个店家,里面有两位妇人在聊天,聊一些家长里短。看我进来,一位年纪稍长的女性和我搭话,让我随便看看。

这家店面不算大,店面有十个平方左右,店里面有绿松石,玉石,还有字画。因为是阴天,店家又比较节约,没有开灯,店里面难免有点阴沉,这些古玩也散发着不太新鲜的气味。我问了问摆放在门口的大小两串绿松石价格,店家告诉我,价格并不是很贵。

我从这家出来后,撑着伞,打算到前面一家去看看。原本不打算到她隔壁这家看的,看到店家摆放了几本书,来了兴致,心想进去瞅瞅也不妨。

这一家店面有那家店面两个大,陈列的品种也更多,有梨花木摆件,各种各样,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瓷摆件,还有好几个人物的像章,柜子里陈列的是,柜子外摆放的也是,地上,书桌上都有,但是整个店家并不显得凌乱,给人一种亲切,古色古香的感觉。

店家是一位收藏多年的老人,估计年纪在六十岁左右,精神矍铄,沉稳、干练、又不失亲切,看我进来,他刚好从铺子外面进来,热情的招待我,让我看看。

我小白一个,什么也看不懂,就问了问他钱币的一些价值,他一一做了回答。他说,价格要跟实物、品相相连接,单估是估不出来的。

我又看了看他放在桌子上的书,都是与收藏、鉴赏、历史等有关的。他也告诉我,这些都算做是他的专业书,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看,学习学习。

信步在店里转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离开店家。我想像他这样拥有一家品种丰富的收藏玩家,经济实力一定很强吧?还有收藏这些老物件,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是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我都想拜师学艺了,不知道这位老人愿不愿意收我呢?
...展开全文
3010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3
#又是一年开学季# 下雨的日子,格外困倦,早起看了一小会儿书,就上下眼皮直打架,躺倒床上,又习惯性开始刷手机视频,困意似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厌书吗?身体在说谎吗?
74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又是一年开学季# 家里的书想卖又舍不得卖,每次拿起又放下,都是自掏腰包买的书,看不完,根本看不完,想卖掉,几十买的书,卖只能卖个二三块,心痛又爱莫能助。
12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夏日絮语# 今天能卖20本书吗?哪怕10本也好啊😁
189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夏日絮语# 闺蜜最近处于焦虑中,有逢人便说的表达欲,起因是她将孩子送进了私立小学,半年至少将近一万元学费,而孩子却不像她期望的那样,让她省心。她在择校之前,已经多方听取了不同学校家长的意见,最后拿下主意,决定上私立小学。她说在私立小学,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好,还不用家长多操心学习。

可事与愿违,自从孩子开始上小学,她越来越忙。怀着二胎,每天下班了还要辅导大孩学习到九点,就这孩子还不愿意做作业,尤其不愿意做口算。她也与老师沟通,老师说她们家孩儿口算能力需要多练习,可无论她想尽办法,哄啊,鼓励啊,孩子就是不愿意学,还吵着闹着要转学。

闺蜜也有转学意向,她觉得交这么贵学费,孩子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并不像别人说的那样省心。

我则认为闺蜜太过于焦虑了,这才刚刚一年级,就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可想她的焦虑有多大?还有我认为上私立,并不是说交了很贵的学费,孩子学习就一定要名列前茅才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费,这种认知有些偏差。

让孩子上私立,可能孩子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可以因材施教,还有就是学习环境会宽松一点,毕竟私立学校一个班级最多只有四十名学生,而公立学校则有六十名学生。

这也让我想起最近看的这本书《原来如此的故事》,读起来充满爱、童趣、还真的很解压放松,作者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站在父母的角度,充分发挥了无条件对孩子的爱。

不信,你可以打开来读读:亲爱的宝贝,从前,大海里有一只鲸鱼,爱吃各种鱼,不论是雀鳝鱼、鲽鱼、比目鱼,还是鲮鱼、鳐鱼、鲸鱼......

每当作者在讲一篇故事的时候,都会俯首贴近孩子的小脸,轻轻地说道:亲爱的宝贝,从前......我想如果父母也这样做,那么亲子关系一定不会差,亲子共读也充满了乐趣,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非常有意思。
...展开全文
128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夏日絮语# 想不到与卡夫卡的《变形记》会以这种方式相遇,这是我在漫游鲸买的一本旧书,由作家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距离现在已经19年,书本原价28元,我以7.24元购买回来,当然这个价格是不包括邮费的。

因为阅读过一些人的读书笔记,我知道卡夫卡,知道他写作很厉害,也知道《变形记》很出名,但是要说卡夫卡这个人,还有这本书,我说不出另辟蹊径的深意。不过我看到这本书的第一眼,就莫名有种好感,有种力量,有个声音在对我说:“这本书你要留下,要爱惜,要自己保管。”

当我打开扉页,就有一双无助的双眼望向我,他仿佛在告诉我:“在某种意义上,善是无望的。”对,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善,是无望的。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大作家深刻的洞察,通过一件细致入微的小事,可以看向人心,看向人性的深渊,将人心剥离的淋漓尽致,似乎在诉说,似乎又在警醒,似乎在无奈,似乎又心不甘。
...展开全文
1801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7
#夏日絮语# 今天有一种茫然感。“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一直心念念地想去书店买两本书,其中一本是三联生活周刊出版的《废品生活》,这本书是我在向子光先生的朋友圈看到的,另一本是《没有个性的人》。

先到了我们当地新开的一个书店,确切的说这个地方更像一个书吧,里面有书,还有各种文创产品,像小饰品、发夹、帽子、咖啡等等。里面人不多,显得书吧有些空旷。这里面成列的书除了种类多,质量也不错,我大致看了一下,很多都是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书,却让我产生一种负重,负担感,这些都是知识,智慧的结晶呀,可是看看它们,一生又会被谁捧在手心读起呢?

我读书的门类偏窄,倾向于文学类的书籍,所以目之所及,都是文学作品。但是文学作品里也有优劣,如果让自己去学着推荐一本文学书,我又胆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看到这些装帧精美,摆放整齐的书,竟有种不相识的愁滋味。如果没有信任的人推荐,我是不会莽撞地买一本书的。

在这家新书店里闲逛了一会儿,又去了自己经常光顾的一家书店。一走进书店,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但是细看之下,好像没有上新多少书籍,自己期待的两本书这里也没有,看来今天只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展开全文
1903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
#夏日絮语# 每一次把数十本书装进黑色皮箱,好像都成了技术活。我有一次不想动脑筋装书,就把这数十本书随意放进皮箱,结果没有放下,害得我一只手拉着皮箱,另一只手毫不顾忌形象地抱着一大摞书,形象不好看不说,关键是书真是重呀,让我一度想放手不要了。

我现在还没有更好的运输旧书的工具,就把家里闲置的皮箱拿过来装旧书。每一次到达摆摊的地方,就使出很大的劲儿把皮箱从车后备箱抱上抱下,每一次抱起时,总要深吸一口气,一次性把皮箱抱起,如果中途松泄,大概率这个皮箱放不到车后备箱里去。

上次下雨时,匆匆忙忙走,书没有放进皮箱,而是散放在车后备箱里,我这两天一直有点魂不守舍,担心车子在颠簸过程中,把书磕角或者弄坏了。

今天下班就赶紧在地下车库,把书小心翼翼从后备箱抱出来,拍一拍,看看她们是不是还好着?有没有被雨淋湿?有没有磕碰?这真应了有句话:“当爱好一旦泛滥成灾,爱好就变成了负担。”是不是这样的呢?
...展开全文
244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夏日絮语# 昨天周五,傍晚的时候,天空还在飘着雨。有些不喜欢下雨的人,撑着雨伞,阻挡雨水飘在脸上,头发上;有些喜欢雨天的人,则任性地由雨调皮地亲吻着脸颊,亲吻着皮肤。

上次卖书的时候,遇到一个五年级的小男孩,他想买那本介绍各种战役的书,可是当时没带钱,他妈妈当天也没有答应给他买,所以他跟我约好,让我周五再到学校周边,他到时候会来买这本书,还答应给我带几个同学一起卖书。

等我下班赶到学校附近,已经五点半了,学校早已放学,我在原来的地方等待小男孩,用目光搜寻他的身影,可是来来往往,稀稀疏疏的人们中,并没有看到他。我想他今天不会来买书了。

这天我没有把书摆在地上,怕小雨把书弄湿了,我把汽车的后备箱打开,用抹布把后备箱垫子擦干净,把书整整齐齐地摆放上去,我想今天我可能一本书都不会卖出去,人少又下着雨,似乎天公也不作美,不是卖书的好时机。

就在我刚刚把书摆放整齐,走过来母子两个人,孩子正上三年级,她们来到车尾开始打量书。先是妈妈积极的翻了翻书,孩子只是撑着雨伞站着,看着。妈妈说:“你看这里有许多书,看看有没有喜欢的?”

孩子好像并不想看,在妈妈和我的鼓励下,才下意识地拿起了一本《儿童文学》。他没有打开书看里面的内容,只是选择了喜欢的一个封面,就让妈妈把这本书买下来。我有点高兴,想着在这样的下雨天,还能卖出去一本书,已经达成愿望,心满意足了。
...展开全文
176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夏日絮语# 今天不知道能不能卖几本书?上午休息在家,看了半天书,下午不想在家待了,就想找个地方摆地摊卖书。

像我这样不是专业卖书人,卖书,有时候还真讲究缘分。

我第一次动念卖旧书,是家里有一套孩子看过的旧书,书籍几乎全新,送人吧,遇不见合适的;当废品卖掉吧,又舍不得。

我先在朋友圈发了书籍出售信息,无人问津。后来无意中听母亲说家乡要新开一个夜市,晚上有活动,我就想着把旧书带上,试试看能不能卖掉。

第一次摆摊,我有些紧张,既担心遇见熟人,也担心不会卖,卖不出去。

渐渐有一个老先生看了看,走了……接着又过来一个宝妈,她选中了一套书中的一本书,我犹豫了,没有卖给她,想着如果有人要一套,我就不好卖了。

又陆陆续续过了几个人,有的是看,有的是问,但真正有购买意愿的几乎没有😭

看到隔璧卖臭豆腐的小摊客人络绎不绝,我真羡慕他有那么多顾客呀。

我心里想着,再等等吧,实在卖不掉,就回家去。正在这时有一个女性的声音在耳边想起:‘’看,这有卖沈石溪动物小说的。‘’

我扭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妈妈,她正带着自己的女儿和亲戚的儿子逛集市。她和女儿之前了解过沈石溪的书,所以没有什么犹豫,她打算购买全套沈石溪先生的动物小说。

这套书原价515,我打算320元卖掉,最后她还价还到280元成交。

这是我第一次卖书经历,书转手遇到它的另一个有缘人,我很开心。
...展开全文
136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