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fekyiLau

实名认证
59 关注
23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任何运动太过了都不好。比如曼德拉的民族革命在当时很积极,但现在看看南非成了啥样
@二手传播:
封建王权在不断的分封或集权中更替,不断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从儒术被应用推广,更像造成了这样一个“天下大势”。
八百年的周王朝从分封开姶,于教化穷尽时孔子横空出世。秦的统一,在各个领域翻天覆地,也在短时间内耗尽“王气”,留下万世遗憾。
汉的建立从分封开姶,失败的项羽如此,成功的刘邦亦如此。不同的是刘邦戮尽异姓,确立同宗。可惜同姓而不同心,同心又不同心戮力,景帝时终于爆发了“清君侧”的七国之乱,使晁错成为列王的牺牲品;武帝惮于同室操戈,皇权无为。正当时,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之契合,武帝同时颁行“推恩令”,展开了悄无声息的集权计划,为汉家400年大业夯实基础。
三国时儒教已深入人心。三国的两个主角曹操、刘备,一个“挟天子令诸候”;一个标榜皇室正统。说到底他们都是在争取儒家思想的同情,争取民心所望。
西晋到隋满打满算315年。司马皇族的“八王之乱”,导致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五胡乱华”。所谓民族大融合,是“五胡”坐享中原文明,接受儒术教化的过程。
隋是秦之第二,一样被解释为不施仁政,不能领教儒家,故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
大唐王朝存在289年。节度使、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受到损害。梁王朱温的谋反,让历史进入短暂的五代十国。
大兵赵康胤黄袍加身,不忘儒的“禅让”礼。“杯酒释兵权”的谋术,不亚于任何一场血雨腥风。而偏于“文治”的宋,只得容忍与辽、金、西夏长期并存,于夹缝里维持了319年。
宋之后,蒙元入主中原。蒙元将儒的农场险些变成牧场。说铁木真“只识弯弓射大雕”,千古绝评!轰轰烈烈的马背江山,在中国存在了不足100年。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鄙视蒙元,追念周、汉。他逐个生杀功臣分封亲王;他补修长城封闭海疆;他在各种制度的朝令夕改中寻找完善的治国之策;他诏告邻邦永不侵夺,井水不犯河水——但他做藩王的儿子朱棣却不干,夺了他孙子的帝位后又开始“削藩”。
帝王家历来信奉祥瑞,注重龙脉。刘伯温斩龙却没有斩断兴安岭的脉,当奴尔哈赤的铁骑从关外踏来,明朝守住的只有流寇的造反和戍边的将士叛乱。明朝存在276年。
在大清统治中华260多年的历史中,遗老遗少从未放弃抵抗,从未天声寂寂。强大的儒学根深蒂固,造成了千年错觉。革命如同盟会者,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反清口号。
——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到1923年,历经了八年。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个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是以彻底的“反儒”为已任。
要找到中国王朝周期性覆灭的根源,也是开国领袖们的议题。广阔的中国历史画卷,同时在思想和行动中徐徐展开
...展开全文
2020-08-21
1 3 30
129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与皇帝没有关系,感觉china的省域划分是长期思索下来的地理均衡
@ForrestMen:
为什么中国所有的省界都是弯曲的?
#我与孔网#

我们看中国地图,会发现所有的省界都是弯曲的,非常不规则。为什么呢?因为划分省界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山川形便”。就是把天然的大山大河作为界线,这个很好理解。因为这样很方便,所以湖南和湖北就是以洞庭湖为界,河南与河北就是以黄河为界,山东和山西以太行山为界。但是中国政治家划分省与省之间的界线,还有另一条原则,叫“犬牙相入”,又叫“犬牙交错”,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山川形便,对皇帝来说有不利的地方:以山川为界,经常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所谓“四塞之国”,周围都有天险,一旦宣布独立,凭险割据,就会变得很难控制。所以皇帝就要打破大山大河的界线,把你的一块地方划给我,我的一块地方划给你。这样,你要是闹独立,你的险要地方在我这儿,我就很方便地越过天险去打你。比如秦始皇征服岭南地区后,发现要控制这个地方很难,一个原因是很远,另一个原因是,五岭是天然的分界线,所以秦始皇就最先想出了“犬牙相入”的办法:让长沙郡一块叫桂阳县的地方越过岭南,让岭南的象郡的一部分越过岭北。有了这个地理优势,后来汉武帝才能够很容易地出兵平定南越国,让岭南地区重新统一到汉王朝中。这个原则在元朝应用得最广泛。蒙古在征服南宋的过程中发现地理因素太重要了,经常一个关口拿不下来,一座山越不过去,征伐之路就要费很多劲。所以元代就广泛运用犬牙相入的原则,让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比如陕西行省越过了秦岭,把原来四川的一块划入陕西。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四川的独立问题。四川盆地北边有秦岭,东边有巫山,关起门来自成一统,易守难攻,是天然的独立区,所以中国历史上凡是天下一乱,四川都会出现一个割据政权:两汉之际,公孙述在四川称帝;三国时期,蜀国虽然又弱又小,但是能与魏、吴鼎足而三;东晋十六国时期,这里又建成了一个汉国;到了五代,又出现前蜀、后蜀两个政权。所以元代就一定要把秦岭以南的一大块区域划到陕西,这样,从北边出兵四川就方便了。果然,从元代之后,四川没再出现割据政权。元代行省面积和权力都很大,但没有出现过地方分裂。
...展开全文
"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
¥20 九品
2020-05-26
1 6 36
122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