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唯book屋

实名认证
6 关注
22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转发动态
@siblings:
#神奇的大自然#
世界上有许多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其中的一些就是:神奇的自然景观。

最为感叹不已的是以下九种自然奇观:👇👇北极光;柱状云,张掖丹霞地貌;撒哈拉之眼;美国门登霍尔冰洞;委内瑞拉卡塔通博闪电;土耳其棉花堡;土库曼斯坦地狱之门;墨西哥的水晶洞穴。

这些不是童话世界,而是真实存在的神奇景观。每一个奇妙之作无不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他创造了一幅让人们享受的视觉盛宴。

让我们用真诚感受大自然,用爱心抚摸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善待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面对大自然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大声呼喊:我爱大自然!❤️
...展开全文
希望之光丛书之二 华夏之根
¥37 全新
2022-12-02
1 评论 18
25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转发动态
@siblings:
#岁月流淌#
时光微步,岁月静缓。悄然无声,11月终,12月启。11月再见,12月你好!

2022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了。莫道岁月晚,不蹉跎,不虚度,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不论以前怎样,毋需太在意。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1月已去,12月已来,愿所有的美好,都会不期而遇!❤️
...展开全文
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名人志
¥129 全新
2022-12-01
2 2 30
23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浮生六记(二)#
冬季,是很多北方人难以忍受的季节。北方的冬天,又漫长又难捱。

海南,对于怕冷,有哮喘,关节炎等疾病的北方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

很多北方人成了候鸟,夏天北方避暑,冬天海南避寒。

其实海南的很多市县镇都是冬日去享受的好地方。可以远离雾霾寒风,亲近海水椰风。

友友的父亲在北方一个城市居住,每到冬天总是喘不上气,时不时去医院吸氧;后来他在海南一个镇上买了个六十几平米的房子,每年冬天来临,就让父母去那里过冬。父亲身体状况好了许多,也不用再吸氧了。

海南的空气的确非常适合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他们还可以去海边散散步,适当运动,非常舒服惬意。

北方这几天大幅度降温,冷飕飕的风吹得人感觉刺骨般的寒冷,就更加想念海南现在温暖的阳光,新鲜又便宜的海鲜,凉爽宜人的海风…

看到友友父母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想起另一位友友的话:“我岂是不知道海南适合老人居住吗?只是囊中羞涩,无法尽孝而已!”而于我,虽有一些能力让父母海南过冬,但已经天人永隔,没有机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和遗憾,这就是生活…

无论怎样,还是认为尽孝需尽早,这样才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不会有余光中先生的“她在里头,我在外头”的失落感叹。❤️
...展开全文
晋商五百年 * 走西口
¥12 全新
2022-11-30
4 5 56
24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浮生六记#
一夜北风呼啸,降温了,这个城市变冷了。疫情原因,又增加许多小区静默了…

吃过早饭,穿上厚厚的棉衣,一出门还是被凛冽的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心里有些犹豫去不去收书,想了想还是咬牙出去,老吉还在等着呢,不能放人家鸽子…😂

挑挑拣拣,总算完毕。每次来前告诫自己要挑选一些可圈可点有价值的优质书籍,可当看到那些品相完好,被撇在一边等着送去打成纸浆的书籍,总感到于心不忍,再次把他们收入囊中。对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塞满后备箱,打道回府。回家路上车辆不是很多,风依旧呼呼地刮着,卷起地上的落叶🍂漫天飞舞。城市显得愈加清冷…

风一动,寒一重,愿所有人有衣暖身,有人暖心!❤️
...展开全文
风陵赞——河东八友书画作品集
¥27 九五品
2022-11-29
1 2 49
24人阅读
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
转发动态
@siblings:
#多读书,读好书#
也许你知道《菜根谭》是本很有名气的书,深受广大读者喜爱,那你知道它的书名从何而来吗?

《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咬得菜根断, 则百事可成”。其意是指一个人只要能够忍受清贫的生活,坚强而安然活着,他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

编著者洪应明非常认同这个理念,因此有感而发,写下“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的名句。且编著录集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教做人、修身、养性,实属一部旷世奇作。

毛主席对“嚼菜根”也颇为赞赏。他曾说:“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一个人若能修身养性,抵达“性定菜根香”的境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安然于喧闹的生活中;那么他一定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段读洪应明的《菜根谭》吧: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时长天宽风月好,何故缚己三寸天。踱步湖边,映云两朵,夕阳晚尽,手中书卷一本,破笔头一只,遇熟人三二,彼此催赶,疾步路上。吾停。仰首天外,忽觉己粗鄙嫌人,尽做自冗事…
...展开全文
菜根谭智慧新解(经典珍藏)(修订版)
¥3.7 九品
2022-11-28
1 评论 17
22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浮生六记#
今天的收获👇,够油钱了吧?💧

油价飞涨,一路飘升,每次开车出去收书,加油时难免嘟囔几句:“这是中国石油?!简直就是中国黄金!”😂

有时开车出去一趟,空手而归,徒劳无获。“不够油钱”成了这段时间的口头禅。自从油价飙升后,稍近一点的地方就不再开车,骑电动自行车,书多时就往返几次。生活就这样有点忙,有点苦,有点累,但也没有那么糟。

至少在疫情封控时,虽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孔网上依旧可以正常接单😍知足,感恩!

生活虽不易,依旧乐观面对: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 ❤️
...展开全文
永恒的瞬间--2002世界杯
¥27 九五品
2022-11-25
1 评论 22
25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懂得感恩#
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位意大利93岁的老人在医院病情转好之后,被告知要付一天的呼吸机费用,老人哭了。

医生看见就安慰他不要因高额的账单而哭,老人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所有人泪目。他说:“我不是因为要付的钱哭,我可以付所有的钱。我哭是因为我已经呼吸上帝的空气93年了,却从不付钱,在医院使用一天呼吸机要5000f,你知道我欠了上帝多少钱吗?我以前却并没有为此而感恩。”

当我们健康的时候,每一天享受阳光雨露新鲜空气时,是否感恩过?我们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得的。向这位赐下万物给我们享用的上帝感恩吧,为着你所拥有的而感恩吧!

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卖饭小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小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涕零”,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凡事感恩是一种美德。因此不要把别人的给予当作理所当然,不要把父母的付出当作本应如此;也不要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知恩、懂恩、感恩,这才是做人的根本。❤️
...展开全文
河东民间美术考释
¥47.7 全新
2022-11-24
1 1 22
24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致慢慢老去的我们#
俗话说:逢人减岁,遇货添钱。意思是说在猜测别人年龄时,少说上几岁,别人就会高兴;在猜测别人买的东西时,多说上些钱数,这样既肯定了他人的购物眼光,也称赞对方少花了冤枉钱。这是成年人世界惯用迎合人心理的伎俩。

然而小孩子们却是不明白这些,他们天真烂漫,童言无忌,会实话实说“皇帝没有穿衣服😂”。

朋友楼下遇见新邻居带小孩玩,相互问候之后,邻居忙让孩子叫阿姨,小宝贝看着她却喊“奶奶👵”,二人瞬间甚觉难堪,尬聊尬笑。事后朋友不停地问我:“我有那么老吗?我真的变老成奶奶了?太可怕了。”

我们都不愿意变老,或者说不愿意让别人“看老”我们。但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这都是一个自然规律,谁都无法改变,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岁月如梭,似白驹过隙。两鬓不知不觉开始斑白,皱纹也悄悄地爬上眼角,身体偶尔出现不适,精力体力都没有以前那么旺盛。

这世上,谁也敌不过岁月的沧桑,谁也拗不过时间的无情。没有“岁月从不败美人”一说,只是美人粉底摸得更厚,脸上开刀更多。我们要做的是正确认识变老,活好当下,不要纠结于变老这件事情。坦然接受变老这个事实。像吴彦姝、奚美娟一样优雅地老去…

欧阳修晚年时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人问他是哪六个一?他说:“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那人道:“是为五一尔。”欧阳修说道:“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即使成了一老头,欧阳修依旧活得乐观旷达。

老去的是岁月,不老的是情怀;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心态;老去的是故事,不老的是童心;老去的是身体,不老的是追求;其实只要“心”未老,就不会真老,更不会真“衰”。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强壮若是少年人的荣耀,那么白发即为老年人的尊荣。

优雅地自然老去吧!和心爱的人一起来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起慢慢变⽼ …”❤️
...展开全文
生命的力量---著名学者景克宁教授谈话录
¥6.7 九五品
2022-11-23
1 评论 30
24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生活感悟#
生活十“不”:不吃闲饭,不看冷脸;不掩己拙,不揭人短;不失童趣,不露媚颜;不笑人穷,不欠人钱;不求人喜,不招人烦。

别和小人过不去,因为他本来就过不去;别和社会过不去,因为你会过不去;别和自己过不去,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当读完这些十“不”,五“别”后,感悟颇深。

柏拉图说:“如果,不幸福,如果,不快乐,那就放手吧;如果,舍不得、放不下,那就痛苦吧。”

所以学会选择放手,不要纠结,与自己和解,别和自己过不去。❤️
...展开全文
中国当代教育家文存.潘懋元卷. 周远清卷、杨福家卷 纪宝成四卷合售 内页干净的
¥48 九五品
2022-11-21
1 评论 13
24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苦难是祝福#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孔子厄而著《春秋》;曹家败而有《红楼》;阿炳苦而岀《二泉》;屈原放逐赋《离骚》;左丘失明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著《说难》、《孤愤》;司马迁遭宫刑写《史记》。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上帝关上一道门,必然开启一扇窗。苦难其实是化妆了的祝福。

因此遭遇挫折,毋需气馁,擦一擦汗,拭一拭泪,站起来继续前行,你也会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展开全文
运城市实验中学校志(1990-2020)
¥177 九品
2022-11-19
1 3 21
28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收书人的苦与乐#
收书回来,开始整理消毒,选书上传k网。今天的书不少,用哥的话说“够你喝一壶啦”😂😂😂

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不知是人过中年,体力不支;还是干得过于精细,似乎感觉不怎么出活。收拾停当,上传一些书,又遭冻结驳回了几本🥺直接按了暂停键。

回家路上买了两捆葱,今年的葱很便宜,七毛钱一斤。卖葱老哥说:“这个价格不够工钱,一车葱孩子的学费都不够”。因为口罩原因,不只葱运输不出去,还有好多农产品都滞留本地,可怜了农民兄弟的辛勤付出🙏

是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家里暖气已经送上,这下还真应验作家苏心的那句话“一地葱皮,一屋子热气,才是一个家最美的状态”。❤️
...展开全文
崂山民间故事/连环画(彩色英汉对照)
¥267 全新
2022-11-17
2 13 43
13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买家卖家理解万岁#
看了书友分享的文章《买书买成了仇人》,感同身受。

其实买卖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退换实属正常,更何况是正常的退书呢。因此需要换位思考;买家卖家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是人们时常用的一句话。之所以被人常说,足以可见人和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弥足珍贵;也反映出人和人之间做到相互理解是相当困难的。

这就需要气度。一个人如果有宽广的胸襟,不去计较,他在生活中一定多了一份温和,一份宽容,一份理解,更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

气度并非人人都会拥有,它是一种学问,一种修养,一种谦虚的美德。我们这一行更需要拥有它!❤️
...展开全文
中医优势治疗技术丛书:火疗
¥19.9 九五品
2022-11-16
1 评论 12
13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家常饭#
又到了午饭时分,最喜欢吃家常便饭,面条是其中不错的选择。~菠菜手擀面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很难改变。生长在北方,总觉得没有面条🍜馒头,好像不是一顿完整的饭。

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火的一塌糊涂时,也曾跟风过。不过总觉得吃得不够实在,似乎还缺点什么。

喜欢家常便饭,家的味道很浓,烟火气息十足。

一位哲学家说:⼀味追求⾷物精美是⽣活奢侈的标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饭是精神病症的预兆。

哈哈哈😂😂看来精神很正常!
...展开全文
绛州澄泥砚 砚谱(作者签名本)
¥68 九五品
2022-11-15
1 评论 11
11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生活与读书#
周日淘书依旧,久违了的地摊书真不少。

无意中看到最好的一段话: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低配你的生活,高配你的灵魂。

少买一些新款的衣服,多读一本书;
少买一个时尚的包包,多听一门课。

低配人生,不是要你衣衫褴褛,吃糠咽菜。
而是更加重视内在的修养,重视精神的成长,灵魂的丰富。如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

中年人最好的自律,是过低配的生活。当你能给欲望设置底线,不受外物影响,才能真正的感受生命的真谛。

学会低配的生活,让生活回归本真。这种低配的人生,其实是才是高贵地活着。❤️
...展开全文
园林建设工程(上、中、下)
¥298 九五品
2022-11-13
1 评论 28
19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转发动态
@siblings:
#时间过得真快#
一大早就听到“赶快下楼做核酸,八点半准时封箱”的喇叭叫声,赶紧穿衣下楼排队做核酸。回到家匆忙吃完早饭🥣,然后出去收书。

今天书不是很多,几乎都是一些比较厚重的“志”、“年鉴”、“辞典”等。从车上搬到书屋来回几次累得气喘吁吁😮‍💨知识就是力量,一点不假的重量😂。接着清理消毒上传,一系列工作几乎一气呵成。

入冬后白天变得格外短,不知不觉间已是黄昏时分,又到了关门打烊,去快递驿站发货时分…

突然想起那年春晚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

庄子诗云:“人生在世,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望着排排书架上一天天增多的书籍,看着孔网一天天增多的订单,我知道了我的时间去哪里了~充实的工作和生活中❤️
...展开全文
中国教育大系:现代教育理论丛编(一、二)
¥198 全新
2022-11-12
2 4 56
20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