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书架# 读《中外历史年表》札记(10)
十二、阿拉伯版三国演义
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其历史分期:四大哈里F(632~661),倭马亚王朝(661~750),阿拔斯王朝(750~1258)。鼎盛期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领土面积超1000万平方公里,是继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后的超级大国。其主要历史前文已述,现在说同时期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和埃及建立的几个重要伊斯兰政权。
(一)后倭马亚王朝
早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势力已扩张至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711(唐景云二年),北非总督穆萨与西哥特贵族朱利安勾结,遣将塔利克入侵西班牙,于黑累斯大败西哥特军队,西哥特国王罗德利克投水死。至713,西班牙半岛被征服,西哥特王国终结。732,阿拉伯将军拉曼逾比利牛斯山,与法兰克王国军队战于都尔城近郊,阿拉伯人败,自此再未北进。至 759,完全退出高卢。而西班牙北部之西哥特残余势力也陆续建立基督教国家(如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开展收复失地运动。
750(唐天宝九载),阿拔斯家族推翻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称"白衣大食"),末王马万逃入埃及后被俘杀。倭马亚族八十余人遭杀戮,唯阿布.拉赫曼逃亡幸免。而西班牙半岛之阿拉伯人自高卢失利后,内部纷乱。755,伊斯兰教徒遣人自毛利坦利亚(非洲西北)迎回阿布.拉赫曼主政。756,建立后倭马亚王朝,以科巴多为都城,与东方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对立。
(二)法蒂玛、阿尤布、马穆鲁克王朝
中世纪埃及的重要王朝有图伦王朝、伊赫希德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等。其中,法蒂玛王朝(909~1171),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是由S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马赫迪建立的王朝,自称先知之女法蒂玛(Fatimah)后裔,故名。909(后梁开平三年),第一任哈里发阿卜杜拉.马赫迪在今突尼斯(马第之城)建立政权,自封为H里发,对抗阿拔斯王朝,和西班牙后倭马亚王朝一起形成三H里发并立局面。此后,法蒂玛王国逐渐向东扩张。973,穆伊兹迁都开罗,并修建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11世纪后期,由于军事贵族(如突厥人)势力崛起,削弱中央集权;加之塞尔柱突厥人的扩张和十字军东征(1096年始),赞吉王朝和努尔丁的介入更直接促其崩溃。1171,库尔德将领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1171~1250),恢复X尼派统治。 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萨拉丁和马穆鲁克王朝的拜伯尔斯(突厥奴隶将军)更是抗击十字军的著名领袖,被誉为埃及的民族英雄。
(三)蒙古铁骑和十字军的克星:拜伯尔斯
13世纪,蒙古西征所向披靡。1239,征服南俄草原。1240~1241,攻掠波兰、匈牙利、奥地利、日耳曼等地。1242,窝阔台汗卒,蒙古撤军,沿途扫荡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经黑海北岸退至伏尔加河下游,蒙古将领拔都建萨来为都城,号钦察汗国。汗国后分数部,嫡长部落为金帐汗,自此统治俄罗斯诸国两个半世纪之久。1258,旭烈兀征服波斯全境,建伊儿汗国。1260,旭烈兀部将怯的不花陷叙利亚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同年秋,怯的不花军队开赴耶路撒冷北部的平原,在艾因贾鲁与埃及马穆努克("马穆鲁克"原意为:高加索突厥奴隶雇佣军)王朝苏丹忽秃思及其大将拜伯尔斯军队决战,蒙古军队大败,怯的不花被俘杀。拜伯尔斯以功高赏薄,杀忽秃思,自任埃及苏丹。
其后,智勇兼备的拜伯尔斯和周边建立同盟孤立十字军,离间蒙古伊儿汗国和金帐汗国的关系。1262,旭烈兀拟进攻埃及为部将复仇,金帐汗别里哥袭其后,旭烈兀败,蒙古西征脚步戛然而止!西方对艾因贾鲁战役和拜伯尔斯的评价极高,认为挽救了整个伊斯兰文明。拜伯尔斯及其继任者后来更是先后攻灭了十字军组建的四个基督教封建国。1291(元至元28年),埃及苏丹卡利尔收复阿克、泰尔,其他城市闻讯乞降。西方基督教国家在东方之最后据点,至此全部被拔除。起自1096年之十字军,历时195载,至是终结。 ...展开全文
十二、阿拉伯版三国演义
阿拉伯帝国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其历史分期:四大哈里F(632~661),倭马亚王朝(661~750),阿拔斯王朝(750~1258)。鼎盛期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领土面积超1000万平方公里,是继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后的超级大国。其主要历史前文已述,现在说同时期阿拉伯人在西班牙和埃及建立的几个重要伊斯兰政权。
(一)后倭马亚王朝
早在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势力已扩张至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711(唐景云二年),北非总督穆萨与西哥特贵族朱利安勾结,遣将塔利克入侵西班牙,于黑累斯大败西哥特军队,西哥特国王罗德利克投水死。至713,西班牙半岛被征服,西哥特王国终结。732,阿拉伯将军拉曼逾比利牛斯山,与法兰克王国军队战于都尔城近郊,阿拉伯人败,自此再未北进。至 759,完全退出高卢。而西班牙北部之西哥特残余势力也陆续建立基督教国家(如阿斯图里亚斯王国),开展收复失地运动。
750(唐天宝九载),阿拔斯家族推翻倭马亚王朝(中国史书称"白衣大食"),末王马万逃入埃及后被俘杀。倭马亚族八十余人遭杀戮,唯阿布.拉赫曼逃亡幸免。而西班牙半岛之阿拉伯人自高卢失利后,内部纷乱。755,伊斯兰教徒遣人自毛利坦利亚(非洲西北)迎回阿布.拉赫曼主政。756,建立后倭马亚王朝,以科巴多为都城,与东方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对立。
(二)法蒂玛、阿尤布、马穆鲁克王朝
中世纪埃及的重要王朝有图伦王朝、伊赫希德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等。其中,法蒂玛王朝(909~1171),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是由S叶派分支伊斯玛仪派马赫迪建立的王朝,自称先知之女法蒂玛(Fatimah)后裔,故名。909(后梁开平三年),第一任哈里发阿卜杜拉.马赫迪在今突尼斯(马第之城)建立政权,自封为H里发,对抗阿拔斯王朝,和西班牙后倭马亚王朝一起形成三H里发并立局面。此后,法蒂玛王国逐渐向东扩张。973,穆伊兹迁都开罗,并修建著名的爱资哈尔清真寺。11世纪后期,由于军事贵族(如突厥人)势力崛起,削弱中央集权;加之塞尔柱突厥人的扩张和十字军东征(1096年始),赞吉王朝和努尔丁的介入更直接促其崩溃。1171,库尔德将领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建立阿尤布王朝(1171~1250),恢复X尼派统治。 阿尤布王朝的开国君主萨拉丁和马穆鲁克王朝的拜伯尔斯(突厥奴隶将军)更是抗击十字军的著名领袖,被誉为埃及的民族英雄。
(三)蒙古铁骑和十字军的克星:拜伯尔斯
13世纪,蒙古西征所向披靡。1239,征服南俄草原。1240~1241,攻掠波兰、匈牙利、奥地利、日耳曼等地。1242,窝阔台汗卒,蒙古撤军,沿途扫荡保加利亚、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经黑海北岸退至伏尔加河下游,蒙古将领拔都建萨来为都城,号钦察汗国。汗国后分数部,嫡长部落为金帐汗,自此统治俄罗斯诸国两个半世纪之久。1258,旭烈兀征服波斯全境,建伊儿汗国。1260,旭烈兀部将怯的不花陷叙利亚之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同年秋,怯的不花军队开赴耶路撒冷北部的平原,在艾因贾鲁与埃及马穆努克("马穆鲁克"原意为:高加索突厥奴隶雇佣军)王朝苏丹忽秃思及其大将拜伯尔斯军队决战,蒙古军队大败,怯的不花被俘杀。拜伯尔斯以功高赏薄,杀忽秃思,自任埃及苏丹。
其后,智勇兼备的拜伯尔斯和周边建立同盟孤立十字军,离间蒙古伊儿汗国和金帐汗国的关系。1262,旭烈兀拟进攻埃及为部将复仇,金帐汗别里哥袭其后,旭烈兀败,蒙古西征脚步戛然而止!西方对艾因贾鲁战役和拜伯尔斯的评价极高,认为挽救了整个伊斯兰文明。拜伯尔斯及其继任者后来更是先后攻灭了十字军组建的四个基督教封建国。1291(元至元28年),埃及苏丹卡利尔收复阿克、泰尔,其他城市闻讯乞降。西方基督教国家在东方之最后据点,至此全部被拔除。起自1096年之十字军,历时195载,至是终结。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