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燕

实名认证

书籍是一种乐趣。

30 关注
56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说说她的故事# 《瞿鸿禨家书》,原题“瞿子玖家书”,现藏上海图书馆,分装二十册,各册情况如下:第一册,签题:文慎公及傅太夫人;第二册,签题:文慎公及傅太夫人;第三册,签题:文慎公;第四册,签题:文慎公及傅太夫人 民国以后二;第五册,签题:文慎公暨傅太夫人三 民国以后三;第六册,签题:文慎公暨傅太夫人四 民国以后四;第七册,签题:文慎公暨傅太夫人五 民国以后五;第八册,签题:文慎公、太夫人家书 内有大姊、三兄手书;第九册,签题:三叔祖;第十册,签题:大伯;第十一册,签题:三伯;第十二册,签题:七伯;第十三册,签题:三兄上父母禀上本;第十四册,签题:三兄上父母禀下本;第十五册,签题:傅外祖寿彤;第十六册,签题:傅外祖;第十七册,签题:傅外祖寿彤;第十八册,签题:傅;第十九册,签题:傅;第二十册,签题:傅朱一。审其口吻,编次当出于瞿鸿禨子瞿宣颖之手。瞿鸿禨(1850—1918),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子玖,号止庵,晚号西岩老人。晚清曾任军机大臣。同治十年(1871)进士,授编修。光绪初年,大考名列第一,擢为侍讲学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升为内阁学士。先后出任福建、广西乡试考官及河南、浙江、四川、江苏四省学政。所行皆本功令,律下尤严。辛亥后流寓上海,旋卒,追谥文慎。有《止庵诗文集》《汉书笺识》等刊行于世。
115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值得入手的大部头# 重磅推荐:《李慈铭日记》(全14册)
 
《李慈铭日记》,李慈铭著,卢培基编,精装,16开,全十四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24年一版一印。
 
李慈铭(1829—1894),初名模,字式侯,号莼客,晚号越缦,又署霞川花隐生、花隐生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于道光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830年1月21日),逝于光绪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94年12月20日)。他淹通经史,以诗为能,其积四十年之功、铢积寸累撰成《越缦堂日记》。
 
《越缦堂日记》与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齐名,晚清学者金梁并称之为近代“四大日记”。钱锺书夸奖《越缦堂日记》“其书行世者既至五十一册,閟而弗睹者尚有二十一册之众;多文为富,日记之作自来无此大观焉”
 
《李慈铭日记》(《越缦堂日记》)起清咸丰四年(1854),迄光绪二十年(1894),汇集清季咸丰、同治、光绪三朝近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人物臧否和朋踪聚散,以及李慈铭积毕生心力所做的对史料的鉴定考证、对古籍的评介阐释等,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又有人评为“可继亭林《日知录》之博,”又谓“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尽读李公书”。为今人研究晚清政治史、学术史提供了大批珍贵史料。
 
遗憾的是,这一部巨制,从未有标点本行世。广陵书社于2004年影印出版,手稿辨认难度较高,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了。本次以《李慈铭日记》为总称对日记进行点校整理,系《李慈铭日记》(《越缦堂日记》)首次以点校整理本面貌呈现,实在是一件嘉惠学林的好事。
 
可能这一部恢弘大著的整理本出版,是今年文史学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毕竟,学界期待这么一部《越缦堂日记》的整理本,已经太久太久了。
 
...展开全文
9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值得入手的大部头# 👍🏼👍🏼👍🏼这书面世的太不容易了!
但是也真的了不起!
陈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唐诗,这书是最全、最全、最新的,值得一睹为快!
137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纽顿书话集》三卷本
纽顿的著作虽然已经有了汉译本,美中不足的是《藏书之乐》虽经补译,成为一个完整的译本,而《最伟大的书》、《搜书之道》两部书所收的四种尚非全译本,篇幅或不及全书之半,或仅译两篇,遗珠之憾,或不能免。纽顿关于英国文学、目录学、约翰生研究的很多文献都未能译出。为了更好地反映纽顿书话写作的原貌和全貌,我们将纽顿英文书话中的精品影印出版,包括《藏书之乐》《洋相百出话藏书》《世上最伟大的书》《搜书之道》《蝴蝶页:文艺随笔》《书志学与伪书志学》等。在我们的设想中,这将是我们的BIBLIOMANIA书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迪布丁、霍尔布鲁克、罗森巴赫、安德鲁·朗格等人的著作一起,构成西方书话著作的一个系列景观,或许会对国内的学者和读者了解西方的藏书文化以及书籍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帮助。
        一般认为书话主要是谈书的小品文,源自古书题跋,篇幅宜短小而有趣味性,以版本掌故为主,也可适当加以考证校雠。用这个标准来说,纽顿的这些文章不免有些长,然而掌故、版本、书价以及书中奥秘则是作者津津乐道的事,而且趣味性很强;虽然西人没有书话的名目,我们也可以用较宽泛的标准将它们称为书话吧。
12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值得入手的大部头# 《西方古典学术史》的稀缺价值
“他原打算写作一部通俗性学术史读物,结果却写成了一部鸿篇巨制。”
这样的阴差阳错在撰述中并不少见,却鲜少有作家能如英国古典学家约翰·埃德温·桑兹这般,用五年时间将一卷变三卷,也鲜少有作品能如《西方古典学术史》这般,出版后销售百年不坠。
这位非同凡响的作者的“通俗巨制”广征博采、系统详尽,被古典学研究集大成者维拉莫维茨誉为“这一主题唯一值得一提的著作”。
本书包含《西方古典学术史》(A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三卷本与《西方古典学术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一卷,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于20世纪初所著的关于西方古典学的学术通史,也是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呈现了从公元前6世纪至20世纪初的西方古典学发展历程。本书为英文原版影印出版,三卷本学术史原版是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21年出版的第三版最终定本,其在同类书中是涉及文献最为广博的,且包含丰富的学人形象与细节场景;简史原版亦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1915年出版,由桑兹本人在三卷本基础上删繁从略,内容简练又不失学术史的可靠性。本书对古典学研究者与爱好者而言,是学术史类必备参考书,版本珍贵且具有浓厚的人文学术趣味。
...展开全文
107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值得入手的大部头# 原来毛主席早年曾经给宫崎滔天写过信

宫崎滔天,本名寅藏,号白浪庵滔天,因此,世人称其为白浪滔天。

此名,他还有一个别号,叫做桃中轩牛右卫门。

宫崎滔天的爷爷宫崎政贤(宫崎长兵卫)是二天一流剑道的高手,为人豪爽,曾仗剑游历四方,罕逢敌手。

宫崎滔天的父亲宫崎长藏也是日本国内知名剑术大师。

宫崎滔天共有四兄弟,长兄宫崎八郎,是自由民权运动者,1877年殁于西乡隆盛的反明治政府起义中;三哥宫崎民藏专注于研究农民土地问题,著有《土地均享•人类之大权》一书。

宫崎滔天和二哥宫崎弥藏都是心怀天下的任侠之士。他们哥俩认为,世界文化中心在中国,要实现世界和平,必须先从中国强大做起。因此,他们立志深入中国,遍访英雄,共图大事。

1897年7月,宫崎滔天初识孙中山,便被孙中山之学识与见地所折服,许身以驱驰,倾尽己有支持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

1916年10月31日,与孙中山并称为“孙黄”的革命先驱黄兴病逝于上海。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归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宫崎滔天亲临长沙,参加葬礼。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毛主席久仰白浪滔天大名,兴奋不已,写信求见。信中每行行首除了代表宫崎的“先生”两字,其他各行都空两格以示尊敬,称“先生之于黄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泪吊之”,真可谓“高谊贯于日月,精诚动于鬼神”,自称“尝读诗书,颇立志气”,祈求能“一望见丰采,聆取宏教”。

可惜的是,宫崎滔天当时心情沉痛,来去匆匆,未能会面。
这封信首次发表在1967 年的《朝日新闻》上。
...展开全文
167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