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懒洋洋书店
“曾经以为30岁很遥远,却发现18岁是很久之前的事……”,很喜欢作者的这句话,也许生活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我们一切都太过焦虑了。
就像很多的90后,00后一样,称自己老阿姨、老叔叔。可仔细算算,他们也才二十几岁,为什么要把自己说得好像快走完人生的岁月一样呢。
可能有人会说,身边的同龄人有的已经结婚了、有了孩子,或者已经买车买房,而自己却什么都没有,从而认为自己过得很失败,再怎么努力追赶也已经晚 了。
殊不知作者在书里写到了自己二十几岁时吃过的亏、走过的弯路,到三十岁才想明白如果那会儿,有人也能这么提点自己,是不是就能少浪费很多时间。
读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篇没有营养的毒鸡汤,其实不然,下面这6件事,你一定要坚持去做。下一秒,也许就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秒,就像太阳总会升起,一切也都才刚刚开始。
1、不要丧
2、多读书
3、多运动
4、定期给父母打电话
5、每年至少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6、存钱 ...展开全文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苏童自选集》@懒洋洋书店
天气渐凉,挑书闲暇之余,忽然想起,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曾今的记忆瞬间就和这个小说重叠了起来,这种体验还是蛮有意思的。就好像曾今做过的一场梦,然后在现实生活里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看过张导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家有没有发现,电影里“是没有春天的章节的”。在电影中分成了夏、秋、冬三个章节,唯独没有“春”,也许春天象征这个女孩19岁前受宠爱的大小姐生活,在颂莲的父亲破产后,这个女孩的春天就结束了,直接没有任何过渡的走进了女人的成熟期,接受了小妾应有的生活。
从这一点看,不愧是张大导演,用季节来分章节式的叙述这个女人的一生,很精准独到。
夏——刚进入陈家生活的颂莲,因为被老爷宠爱,再加上本身的年轻和曾今受过西洋教育的背景,她给人的感觉就好比夏天一样充满活力。在面对大家长陈老爷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旧式小妾邀宠的奴态,更多的是随意。这个从二太太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就可以充分的看出,她说老爷还自己脱衣服呢,到别房都是小妾们上赶着的伺候着。
秋——随着老爷五十大寿的到来,这个男人越来越像是一个老人了。颂莲也开始慢慢不在单纯,她意识到要想这个大宅后院里生活下去,必须得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老爷的衰老越来越不给她做母亲的机会了。颂莲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完全适应了小妾的生活,思维想法也越来越像曾经的二房和三房的两位姨太太。作为读者,开始在这个秋天,对颂莲可预见的人生感到悲凉伤感。
冬——在这个冰冷的季节,颂莲不光光失宠,曾经和大少爷之间的暧昧和那么一丝丝的温暖希望,也随着大少爷自爆是gay而结束了。再加上看到了二房姨太太被迫投井而死的惨象,成为了兔死狐悲的最后一根稻草,颂莲终于在绝望之中自己疯了。 ...展开全文
#收书人的苦与乐# 《白银谷》成一著 @懒洋洋书店
这部书有被改拍成电影和电视剧,但两者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都把三爷和老夫的感情拍成一个重点,而书里这段感情其实非常隐晦。全书最主要的两根明线,就是康家的生意和老夫人的个人悲剧。
这本书如果没有太多生活体验,你是看不出太多滋味的,只有实际经历,对一些作品很难有深刻的理解。
康家的生意,是现代银行的前身,当时叫票庄。 基于贸易繁荣,大量交易催生出对货币快速反应的需求。当时正值清末,朝廷看不起商人,而商人偏就要顶着这份轻视,做出一番事业,并且恰恰是这样的生意,在支撑着国家大大小小的经济 活动。
商人不仅要面对整个社会轻商的意识形态,还要面对自己的意识形态,这一点,电影版倒是拍的很到位,开场就问,茫茫天地之间,该如何定位自己。所以书里一开场,正好拿邱泰基做了个现成 (这也是我觉得作者特别巧妙的一个点),邱老 帮精明能干,便也有些飘飘然,被东家敲打一番,之后开始了贯穿整本书的自我反省和纠正, 我甚至觉得他是个比三爷都重要的角色。
总之,整本书让我最有感慨的还是生意这一块,做企业太不容易,以前觉得主要是产品和利润,现在才体会到,企业的核心还是在人。领导者自身的修养决定了他是否会识人以及如何用人,任何谋略最终都要靠人去实现。利润也只是这份修养的物化结果,很多老板已经很有钱了,可为什么还要奋斗在生意场上,以前我不理解,现在能够明白,钱不是目的,它是能量的现实体现,在物质游戏中也可以修炼物外之志,传统思想中的重仕轻商,恰恰说明对自己的物欲不够自信,只能用物理手段做隔离和排挤,真正的高手是可以玩 物而不丧志的。 ...展开全文
《鲍蕙荞倾听同行》
@懒洋洋书店
作者:鲍蕙荞
内容简介:
通过鲍蕙荞的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家们的成 长过程、他们的艺术生涯、他们对待生活和艺术 的态度,了解到艺术家们的奋斗精神和毅力,他 们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作为同行,鲍蕙荞还问 了一些有关钢‘琴演奏风格和钢琴教学方面的 问题,特别想了解专家们对我国钢琴学生演奏方 面所存在的问题,而一些外国专家很坦率地阐述 了自己的看法。鲍蕙荞的访谈对象还包括我国的 钢琴教育家和演奏家,让年轻一代也了解中国的 钢琴历史。
读后感:
同行是竞争者也是最好的学习者,鲍蕙荞老师的 这一系列倾听同行,让我们从每一位音乐作曲家 也好,钢琴家,教育家身上学到看到很多。我们 知道经验的宝贵,那每一位拜访者都有很多宝贵 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深思,越是伟大的音乐 家,越是低调与内敛,也越是谦逊,这本书值得 我们好好的拜读。
井音乐井艺术井古典音乐井我的私人书单井钢 琴万物皆可聊艺术 ...展开全文